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民政》2015,(2):44+46
<正>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抓住机遇,不断探索,破解了地名工作诸多难题,地名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地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2011年该市荣获"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成为湖南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城市。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破解地名工作"推动难"问题地名工作是民政部门的重要社会管理职能,涉及到发改、公安、规划、房产、城管、建设等多个政府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湖州市紧紧抓住民政部确定该市为全国数字地名示范城市这一龙头,带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两者良性循环,开创了湖州地名工作的新局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3.
正地名不仅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专名之一,更是民族文化的化石,凝结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外语地名的汉字译写是广受关注的一项工作。译得好了,会成为经典而千古传颂,为人称道。译得不好,也很容易引起社会的批评。由于地名是中外交流中必然涉及的基本信息,所以只要有翻译活动,就会有地名翻译的问题。实际上,对外语地名汉字译写规范化的探索是与翻  相似文献   

4.
切实加强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作为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广泛使用的媒介,与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它涉及内政外交、军事国防、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新闻出版、测绘制图等等众多领域,各种社会活动与交往都离不开地名。经济社会越发达,交通通讯手段越先进,人们交往活动越频繁,地名使用的频率也就越高。特别是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地名工作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建立的.历经多年的地名工作,积累了为数众多的地名档案.地名与地名工作关涉面极广,作为地名工作的结晶,地名档案的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地名作为社会基础地理信息,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更加凸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对地名工作特别是地名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森 《广东民政》2008,(10):24-25
民政部李学举部长指出:“地名是古今中外都要广泛使用的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是任何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的交流工具。”地名管理与信息化服务工作要有效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职能发挥作用;必须找准自身在经济社会中的位置,挖潜其应有价值;更要与市场接轨、与社会相容、与群众贴近,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4,(11):61-61
<正>一、活动目的为加大地名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对地名工作的认知和关注,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地名管理、公共服务和地名文化建设各方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特举办此次活动。二、活动组织主办方: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承办方:中国地名学会三、活动内容及方式1.活动内容。设置100道题目,每道题目附5个答案选项,正确答案五选一,每题1分,满分100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的实现,管理的强化,基层工作量越来越大,低保专干应运而生。但由于专干的来源渠道不同,素质不一,教育管理滞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低保工作。为加强低保专干队伍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住入口,择优录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它的工作重心在基层。低保专干直接与百姓打交道,是低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低保享受者进与出的把关人。应该说,且前低保制度还不完善,现有的条文操作性还不强,“人治”的氛围还很浓。因此,把住用人关是做好低保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就某些地区来看,低保专干一是来源于社区居委会干部,二是招聘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三是社会其他人员。总的来说,用人渠道不规范,随意性较大,难免有三亲六故现象。由于专干的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简史》西柏坡,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辖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平山县中部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11.
李光 《西部社会》2003,(8):18-19
银川市地名管理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从起步之初的单纯普查统计地名,到20世纪末强调规范管理,再到2003年被列入市政府的20件重点工作之一,地名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在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地名工作的情况下,规范地名管理自然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银川市地名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地名文化,是伴随着人类进步及社会文明的进程衍生而来的。地名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以自然地理范畴与人文地理范畴为研究对象,紧随时代发展的脉搏,通过观察、分析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归纳上升为一种文化样式。地名文化具有载体多样、应用广泛、大众认可的特性。因而,地名文化有着广泛的社会认知性、宽泛的辐射性及高频率使用度。发展地名文化,不仅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政治、  相似文献   

13.
汪永健 《群众》2007,(7):61-62
动迁工作涉及民生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动迁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十一五”期间,我们常州市天宁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以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指法定的或未法定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当今社会,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被人们所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起来。地名管理工作的总量加大了,内容增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地区没有把地名管理工作列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上地方财政普遍紧张,致使地名经费相对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干脆革除了地名资金调拨项目。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日益严重的地名经费紧缺问题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发展地名经济。发展地名经济就是变传统地名工作的无偿服务为部分的有偿服务。其可行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2日至25日,我们赴浙江省督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调研地名文化建设情况。督查组深入地名普查一线,认真查看普查资料成果,现场考察地名标志设置,详细了解当地地名普查进展和地名文化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地名工作人员共同研究相关推进措施。一、地名普查工作成效明显浙江省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将其作为深化改革发展、服务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工程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文化为主线,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渊源和社会发展变迁。节目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地名文化"旋风,为增强地名文化建设活力、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各级民政部门是地名文化建设的职能机关,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吐鲁番市在圆满高效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一定研究难度的地名故事调研和重点地名的考证工作,撰写了20余万字的系列地名考证《吐鲁番市地名故事集》,成为新疆第二次地名普查标准化工作的示范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地名工作特别是城市地名工作日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更与群众的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连。人们不仅需要传统的地名标牌导向寻址,也需要通过地名追寻文化的足迹,还需要通过准确的地名电子信息获得导航、定位等"互联网+"的优质服务,更需要通过精准和现势的地名信息为  相似文献   

19.
台北的地名     
不久前,我随北京市西城区社会教育考察团赴台考察。虽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却感受颇多。尤其是台北地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湾的地名很有意思,细想之下觉得也很科学。横贯东西的仁爱路、信义路、忠孝路,是台北有名的绿色大道。且不说它们绿得那么  相似文献   

20.
<正>地名是行政管理和社会交流的基础媒介,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地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十年来,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地名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地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探索?地名信息服务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本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刘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