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仕谋 《当代广西》2012,(11):56-57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好的地名能折射出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广西人杰地灵,以广西地名嵌入的楹联,常常为人乐道,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2.
地名这个“当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不仅给人民群众社会交往、商业贸易、交通旅游、邮电通讯、新闻出版等方面带来诸多方便,又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活力。地名既是体现古今文化演变和发展的一个方面,又是作为时代可行性信息载体的最好反映。它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社会发展同步并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地名工作者面对新区的开发,旧城的改造,该如何进行全方位统筹命名、更名工作,以利于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呢?本人提出几点看法:第一,体现时代特色。地名命名、更名要体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人们的新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既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绿色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意能成为产业,能拉动GDP增长,这已为许多地方领导所认识,不少地方都掀起了"文化创意产业热"。然而,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要问题来自政策的制约。从政策面来看,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  相似文献   

4.
1965年5月,创办于1919年的厦门双十中学被更名为福建省厦门第八中学。记得那一天同时更名的还有母校门前的双十路和与其北端路口垂直西去的民国路,双十路更名为镇海路,民国路更名为新华路。结束了十年动乱,复名潮成了当年拨乱反正的一个标志,或者叫做实际行动。一些在文革中被强行改名的地名、街名大都也顺势改回原名,如厦门市的向阳区复名为思明区,东风区复名为开元区等等。  相似文献   

5.
樊文 《中国民政》2024,(1):50-51
<正>车桥镇、卢滩村、大胡庄、横沟村……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地名,讲述着一段段红色历史故事,传递着催人奋进的力量。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淮安区以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为契机,不断深挖地名文化资源,加强红色地名保护,发挥地名产业价值。2023年,淮安区创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爱泼斯坦 《黄埔》2013,(2):45-46
如儿庄这个小城镇.在中国地图上毫不起眼。1938年春,这个地名却蜚声中外。、就在这个地方,中国士兵勇敢战斗,打了一个大胜仗,在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恳请将福州市科技园区更名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闽政文号)收悉。现批复如下:同意福州市科技园区更名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8.
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模式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地方价值链出现了巨大的分离与重构,以集群为组织形式的分工体系已纳入全球产业网络。因此,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充分挖掘内部资源与能力,更需与群外或区外各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互动,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控制全球产业动态变化,实现集群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真     
正全力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浙江省缙云县在做好全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同时,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一是成立专家组。对全县的无名路、新建楼盘、公园等进行命名,对城区的道路、住宅小区名称进行规范。二是以规范命名。重点从地名命名与更名的原则、地名命名与更名的申报与审批、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等方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请示》(鄂政文[1996]79号)收悉。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同意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13,(8):30-33
赣民字[2013]23号2013年2月27日各设区市民政局、建设局(委)、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江西省地名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我省地名管理,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及使用,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质量技术监督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重点、难点在产业振兴。没有产业振兴这个基础,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都将困难重重。从沿海相对发达农村到西部农村,各个地方创造了值得理论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一个做法:党在农村中的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杨红  吴振国 《学习与实践》2012,(11):135-140
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地名之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可以说某一地区的地名见证了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历程。武汉乃九省通衢之地,其地名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武汉地名涵盖了汉派文化、楚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等多维度的特征。汉风楚韵是武汉地名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底色。通过对武汉地名文化的多维度考察,了解地名命名的规律,能够对武汉都市化进程中新地名的命名和地名更名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地名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着不从实际出发,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地名管理条例的法定程序办理等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地名工作,在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依法按程序办理。严格按照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恪尽职守,认真开展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促进地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指法定的或未法定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当今社会,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被人们所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起来。地名管理工作的总量加大了,内容增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地区没有把地名管理工作列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上地方财政普遍紧张,致使地名经费相对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干脆革除了地名资金调拨项目。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日益严重的地名经费紧缺问题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发展地名经济。发展地名经济就是变传统地名工作的无偿服务为部分的有偿服务。其可行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16.
香山前区     
“香山前区“这个名字是我取的,事实上并不存在这么一个地名。叫作:有其地而无其名。我觉得,这个地方怪有意思。首先是内容丰富,可看的地方多,而又不大为外人所知,挺可惜的,应该介绍出来。其次,我曾多次光顾这些地方,而且差不多都是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去的,一去就是一天,甚至长时间地躺在那里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17.
汪根发 《江西政报》2008,(11):38-39
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手段之一。信江河谷带要想在江西崛起,一个可依靠的、能做强做大的产业就是金属加工(铜加工)产业。要实行跨行政区域谋篇布局,承接好浙江富阳为主的铜加工企业转移,从而使铜加工企业快速集聚,迅速形成铜加工产业,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喜欢贪多求洋,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今天招商引资弄进来一个,如获至宝;明天民营经济上一个项目,宠爱有加。在“油多不坏莱”理念指导下,这些地方产业发展变得太多、太快,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地方出现了“贪多嚼不烂”的现象,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到过多的产业,不仅拉长了战线、分散精力,还出现“东施效颦”,在一片发展声中任自己优势产业日渐凋谢而无觉察。  相似文献   

19.
正地名规划是对一定时空范围内命名更名、公共服务、地名文化等各项地名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设计。科学编制和实施地名规划,对于增强地名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进地名标准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新的思维和视角探索地名规划新路径,不断提升地名规划水平,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治理作为治理理论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改革的指导理念。地方治理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牵涉到地方政府等众多层面的利益相关者。随着地方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推进,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其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因此,回顾并整理地方治理理论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深厚理论渊源,探讨当前形势下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该如何有效作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