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0年5月下旬,国民党蒋介石同冯玉详、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爆发.军阀混战,给革命势力的发展形成了有利条件.为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6月上旬,毛泽东、朱德在完成了为期3个月在闽赣边界的游击之后,率红四军第三次从江西出发入闽,首战武平县,并胜利攻克武平城,毛泽东和前委机关也进驻武平县城染山书院.  相似文献   

2.
1930年5月下旬,国民党蒋介石同冯玉详、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爆发。军阀混战,给革命势力的发展形成了有利条件。为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6月上旬,毛泽东、朱德在完成了为期3个月在闽赣边界的游击之后,率红四军第三次从江西出发入闽,首战武平县,并胜利攻克武平城,毛泽东和前委机关也进驻武平县城染山书院。  相似文献   

3.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4.
孙伟 《党的文献》2018,(4):54-60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岁月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丢失过两次。第一次丢失后,毛泽东考虑到井冈山的物质条件、东固的斗争经验和赣南、闽西的实际情况,决定红四军主力不打回去,留在赣南闽西发展,由彭德怀率小部分兵力打回。第二次丢失后,毛泽东考虑到形势与之前相比有较大不同,如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日趋形成,赣南、闽西的红色区域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央已经同意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创建大块革命根据地等因素,决定不派红四军主力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大小五井等地。上井冈山是正确的、合理的,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下井冈山也是必要的、符合历史趋势的。  相似文献   

5.
<正>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发,2月20日在瑞金大柏地歼灭了尾随之敌刘士毅团800多人,打开了进军赣南的良好局面。随后,红四军  相似文献   

6.
正从1929年2月上旬首度进入瑞金地界,到1934年10月上中旬离开此地,毛泽东在瑞金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六个年头。六年里,中国苏维埃运动盛极而衰,毛泽东个人境遇也每况愈下。然而,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以下几则故事,或许能略微表现毛泽东的伟大、过人之处。"瑞金是个好地方"1929年1月14日,为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下山向赣南游击。由于人生地不熟,为正面避敌,红四军专拣人迹罕至的赣粤  相似文献   

7.
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入党。1927年11月担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主席,1928年10月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被指定为统辖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9年3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谭震林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导致了他在古田会议前后与毛泽东共沉浮。 一、古田会议之前  相似文献   

8.
曾山、陈毅,都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农出身的曾山,早年主要从事农民运动;陈毅是知识分子,先后从事学运、工运和军事斗争。他们先后聚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出生入死,团结奋斗,共同为我国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一曾、陈相识相知,始于1929年春。其时,为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围剿”和极度的经济困难,毛泽东主持的柏路会议决定以两个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前委率四军主力进军赣南,以“围魏救赵”的策略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四军…  相似文献   

9.
这件鲜为人知的革命文物(如图),系毛边纸毛笔手抄文件。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消灭福建军阀郭凤鸣旅2000余人,解放了闽赣边的重镇长汀县城,建立了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红军在汀州活动半个多月后,于4月1日返  相似文献   

10.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11):19-20
正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史上光辉的里程碑,它像光芒万丈的灯塔,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隆重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之际,重温这段光辉历史,搞清楚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几个细节,对于我们深入探寻历史昭示今人,透彻领悟和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月来信"与中央特派员1929年春季,蒋桂军阀混战爆发。毛泽东审时度势制定了"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方针。已转战赣南的"朱  相似文献   

11.
李虹 《党史文苑》2012,(1):34-36
对中共党史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有所研究的同志都知道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布告》及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两份文件应该是红四军主力1929年1月中旬撤离井冈山根据地前形成的最后两份文件,同时也可视为红四军主力开拓赣南闽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直至创建中央苏区的最初两份文件。  相似文献   

12.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全国先后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1928年9月,中共崇安县委组织领导了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暴动;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入闽,揭开了创建中央苏区(福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一、上杭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两次入闽,特别是5月的第二次人闽,三打龙岩城,消灭地方军阀陈国辉后,初步开辟了以龙岩、永定、上杭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此后,由于上杭古田、蛟洋一带党组织、群众基础好,再加上有利的地理条件,中共闽西特委把机关驻地设在苏家坡,这样,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从1928年起,福建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起义,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入福建长汀后,各地群众焕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创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开辟了闽西、闽南、闽北、闽东和闽中等革命根据地。为纠正克服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  相似文献   

15.
傅连暲早年曾是福建汀州英国教会办的福音医院院长。当时军阀混战,他痛心于国家的衰弱和封建割据,便以基督教义来填充自己的心灵,用行医来救治被疾病折磨的人们。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之时,他曾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度寄希望于北伐革命的成功,盼望中国能就此兴旺强大起来。结果,等待他的是迎头泼来一瓢冷水——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然背叛  相似文献   

16.
第三回毛泽东用兵如神邓小平主政瑞金且说红四军在闽赣边界分兵游击,群众发动起来了,一片一片的土地由"白色"变成了"红色",毛泽东信心百倍,春风得意.革命浪潮的蓬勃发展,惊动了国民党南京政府.1930年8月5日,蒋介石密令陆海空军总司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  相似文献   

17.
<正>88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套正规军服诞生在福建长汀。"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赣南进入闽西。"长汀县博物馆党史办原主任王其森介绍,随后,毛泽东将部队进行整编:全军共3个纵队(团),每个纵队1200人、500多支枪。此时,制作统一的红军军服被毛泽东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红四军接收了一个服装厂,有12台缝纫机和一批布匹。二是当时长汀县城人称"小上海",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手工作坊遍  相似文献   

18.
红四军入闽     
1929年3月,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独立营计3600余人,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下,由赣南进入闽西。14日,在长汀县长岭寨歼灭守敌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2000余人,击毙闽西三大军阀之一的郭  相似文献   

19.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相似文献   

20.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