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月1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0周年的日子。《告台湾同胞书》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文告的方式,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第一次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20年来,这份文告在对台工作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实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并且正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而继续奋斗。对台方针政策发展中的里程碑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  相似文献   

2.
王鲁宁 《唯实》2022,(1):62-63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2021年5月,《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对于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对台工作...  相似文献   

3.
宋淑玉 《前线》2009,(4):13-14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宣示两岸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科学判断标志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阶段的开始。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意涵,揭示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民族复兴的辨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讲话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全面展望与规划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奋斗》2021,(5)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文刊载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两岸关系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全面阐述了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策主张,是新时代指引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国家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视野     
中央对台工作的三大新动向据《半月谈》报道,近期,中央对台工作三个新动向尤其引人注目。一、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摆到更为突出韵地位。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  相似文献   

6.
尽早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关于两岸关系的研究蔚为风气,推出了大批有关两岸关系的著作。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王功安和毛磊主编的《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即为其中分量较重的一种。该书从酝酿、写作到出版,历时近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如今展示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计20本、近600万字,记录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认识国共关系、了解两岸关系发展进程的不可多得的读物。该书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学术价值。围绕实现祖…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要宣言,开启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坚冰从此渐渐消融,涓涓细流最终汇成大江大河。  相似文献   

8.
时政要闻     
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建议双方首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当天下午,全国政协就此举行座谈会。邓小平在会上  相似文献   

11.
陈云1983年12月25日与一位香港商人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被整理成《从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实现祖国统一》发表。在这次谈话前,1979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提出的"叶九条"和1983年邓小平同杨力宇的谈话,比较系统地对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做好对台工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大政方针进行了说明,陈云这次谈话正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的。这次谈话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警惕和防范世界上某些国家对中国统一的阻挠和破坏。这则史料集中反映了陈云解决台湾问题、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所谓海峡两岸的半官方交往,即海峡两岸以民间面目官方实质形式进行的交往。这种交往开始于偶发性事件,随后逐步发展成为两岸交往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对结束两岸对峙、隔绝局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两岸“尸通”与“华航事件” 两岸交往,自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因两党长期、紧张的对峙,而一直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月,大陆发出《告台湾同胞书》后,两岸关系虽有缓和,但由于台  相似文献   

13.
对话与谈判的背景历史进入80年代,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出现了对话与谈判的新局面。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摆脱了长期困扰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左”倾指导思想的束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轨道的同时,也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台工作的经验教训D,确定了“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战略方针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重申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呼吁海峡两岸通过商谈,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军事对峙状态”,早日完成祖国统一这一使命,共创“我国前所未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神圣职责,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要宣言。  相似文献   

15.
正1978年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建议两岸实现通商、通邮、通航。  相似文献   

16.
王毅 《求是》2012,(20):26-28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对台工作不平凡的10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对台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一、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创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新局面10年来,尤其是2008年5月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台海局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和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台湾与大陆断绝来往,两岸处于敌对状态。海峡两岸渔民在海上捕鱼,相遇也不打招呼。大陆个别渔民偷偷拿些渔货交换一些台湾日用品,也不敢声张,被人举报就会被以"通敌罪"判刑。这种状况,直至1979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才有所改变。接着台湾也开放回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开始逐渐缓和,海上贸易也逐渐活跃。由于两岸货币不能通用,只能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大陆渔民用海产品和土特产向台湾渔民交换当时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是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0年来对台工作的实践证明,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重温这篇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10年来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1995年以来的10年,是台湾局势发生重…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这是对同胞之爱、手足之情的生动表达,也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理念和主要措施,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00年5月20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陈水扁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决”,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等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一再宣扬的他在对待两岸关系问题上秉持“善意和解”的原则是缺乏诚意的。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仍充满坎坷。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后来邓小平又逐步完善发展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从那时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和平统一仍然未能实现,障碍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