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20,(7)
正袁吉六,新化洋溪区苍溪乡戴家凼村人,一生热心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先后任湘中各大学、师范、中学国文教员。1913年,湖南省公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四师范")创立,袁吉六被聘为第四师范教员,后转第一师范教员。毛泽东1913年考入第四师范,1918年在一师毕业,一直是袁吉六的学生。由于袁六吉蓄着长胡须,所以人们一般都称他为"袁大胡子"。袁吉六是精通文字学的国文教员,最重视古文教学,而毛泽东由于受梁启超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久经战阵,用兵如神,是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第一次用兵是在什么时候呢?一般认为,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是他用兵的起点。其实毛泽东第一次用兵布阵并且打了胜仗还是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 1916年,长沙一师以“激发爱国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军事学术,实施军国民教育为宗旨”,组织学生志愿军。全校编为一个营,由兵式体操教员任营长、营副,下设两个连。毛泽东在辛亥革命时曾在正规  相似文献   

3.
高成林 《湘潮》2012,(10):36-37
张际春是湖南宜章人。早在1922年,他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听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讲演,并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于1926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从1928年起,就在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政治领导工作。他很早就从事教育工作,从1925年起,就在小学和师范学校当教员。  相似文献   

4.
98岁高龄的张国基,1894年4月出生在湖南益阳县迎丰桥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追随毛泽东,创办新民学会,积极组织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7年4月,他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员时,由毛泽东、周以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中,担任中央独立一师师长。后来,被党组织派往南洋,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在新加坡、印尼一带,执教30余年,桃李遍及海外。1958年,张老回国定居,先后担任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校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5,(1)
毛泽东张恨水细诉名号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曾与著名报人、小说大师张恨水,进行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促膝交谈。毛泽东风趣地对张恨水说:"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位绰号叫'袁大胡子'(即国文教员袁吉六)的先生,曾嘲笑我的作文,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今天遇...  相似文献   

6.
正能堪此大任者,"非杭州陈望道莫属"1919年6月,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陈望道受聘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时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他与同校的夏尊、刘大白、李次九等三位教师大张旗鼓地革新国文教育,倡导自由平等思想,人称"四大金刚"。在校长经亨颐的支持和陈望道等人的言传身教下,一师逐渐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年11月,一师学子施存统、俞秀松等创办《浙江新潮》周刊,宣传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嘴里很少说钱的事,口袋里一般不装钱,平时也不亲手花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还曾多次向人“借”过钱。 借钱为帮助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毕业之后,毛泽东接到原湖南一师教员、后为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的恩师杨昌济的来信,信中谈到赴法国勤工俭学运动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他是让朱德和毛泽东首次尝到无线通讯技术甜头的人;他从建立红军的无线电台开始,一步步为我军的通讯建设付出了整个人生;毛泽东赞誉他和他的团队是工农红军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说"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从俘虏到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1909年7月3日,王诤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普通的农家。17岁那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通讯学科。毕业后,王诤参加北伐军第二军第四师,担任师部电台台长兼报务主任,后进入正在江西"剿共"的第十八师,负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斩荆披棘的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革命烈士罗学瓒也曾在此上学,他是毛泽东的同班同学。他与毛泽东相交相携的真挚友谊也为他短暂一生增添了亮丽色彩。立志在匡时罗学瓒,号云熙、荣熙,1894年生于湖南湘潭县马家河镇。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与毛泽东成为校友。四师并入一师后,罗学瓒与毛泽东同分在第八班,两人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学。与大多数同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8)
正王立庵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读书时的数学课老师。他对毛泽东的"偏科"现象给予了理解,并通过努力使毛泽东改变了对自然科学的看法。毛泽东称赞他是一个"知人善教的好老师",并与其一家结下了深厚友谊。知人善教的好老师1914年春,因一师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毛泽东到一师续读。在这里,毛泽东遇到了对他影响较大的老师杨昌济、王立庵等人。王立庵是毛泽东的数  相似文献   

11.
张干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校长,他们之间有一段十分复杂有趣的经历。1956年,我拜访张干在一师时期的学生———著名诗人萧三,他兴致勃勃地谈及这段往事。以后,我专为此事访问了毛泽东的老师王季范,张干的学生、邵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苏缙如等有关人士,并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这篇纪实文章。1945年,张干驰电毛泽东,“万恳应召赴渝”。盛夏,柳丛中的蝉鸣,使湖南省邵阳市省立六中的校园显得比往常更加燥热。一位年逾花甲、头发微白的长者,匆匆向一位教员的住房走去。他叫张干,是这所中学的校长。他站在房门前,掏出手帕,擦了擦额…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创建和主持过学校,直接从事过教育工作。1921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四个字。这表明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作自我批评时说:“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再次表露出他对教师职业的深情向往和当年那段教书岁月的美好回忆。直到晚年,他只接受一个称号:导师。他说:“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于1913年春至1918年夏、1920年夏至1922年冬,先后在湖南一师学习、工作了8个春秋。即便于1923年4月调党中央工作之前而两度不在一师的日子里,他也以母校及其附小作为自己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到教师再到职业革命家;二是由非凡的师范生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再到杰出的革命家。湖南一师印证着毛泽东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高勇 《党史纵横》2013,(3):60-60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都会想到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师生情,其实,毛泽东还有一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同龄人老师,他的书法就得益于这位老师的指点。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深为世人崇拜、喜爱。毛泽东在谈及自己书法生涯时,多次提到他的早年书法老师孙俍工先生。1918年,孙俍工在湖南省立一师担任文字学等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时任湖南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曾来旁听孙先生的课。孙俍工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特别是那手笔力遒劲、飘逸洒脱的毛笔字,深受毛泽东的敬重,从此两人来往密切。  相似文献   

15.
水新营 《党史文苑》2013,(12):28-32
萧华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苏区,17岁的萧华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和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铸就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非凡传奇。萧华在中央苏区的的成长进步.自然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对萧华的成长进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女乡长李凤梅出生在摆榔乡一个普通的布朗族家庭,是摆榔乡的第一个大学生。1992年从保山师专毕业后在摆榔乡担任了三年党校教员、六年副乡长,然后到县农业局任党总支副书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早在1936年就明确指出:办好一个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我们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毛泽东同志这个教导是完全正确的。培养一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理论教员队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闭幕及表彰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359旅等单位和王震等22位生产英雄、毛泽东视察南泥湾,双80周年;是359旅前身红六军团组建90周年;是359旅沿革2军5师改组为新疆生产建设第1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赴朝作战胜利,双70周年。359旅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是八路军最先编成的6个建制旅级作战部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站在时代巅峰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个性突出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因为一块肉就绝交——"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1913年到1918年五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对他的同学周士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20.
施组 《支部生活》2007,(11):37-38
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女乡长李风梅出生在摆榔乡一个普通的布朗族家庭,是摆榔乡的第一个大学生。1992年从保山师专毕业后在摆榔乡担任了三年党校教员、六年副乡长,然后到县农业局任党总支副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