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红 《党史文汇》2018,(4):13-22
正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刘胡兰的生命钟摆永远停在了1947年1月12日,大义凛然走向国民党反动派铡刀的她还不到15岁。毛泽东曾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然71年过去了,但她鲜活年轻的生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她"死也不屈服"的英雄誓言,彰显了共产党员信仰如柱的可贵风采。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解放军指战官兵和人民群众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英勇顽强,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涌现出以董存瑞、刘胡兰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人物。1947年刘胡兰在家乡文水县牺牲时,年仅15岁。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充分肯定了刘胡兰的革命精神。人们不会忘记刘胡兰,更不会放过杀害刘胡兰的凶手,文水县解放后的十余年里,人们陆续将杀害刘胡兰的凶手缉拿归案,严肃法办。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英雄的国家和民族,会失去重量,失去面对未来的力量。值此刘胡兰就义60周年之际,笔者特作此文,以志对英雄的怀念。  相似文献   

3.
正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40多天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任村妇救会秘书。在斗争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成长的她,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年仅15岁的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躺到阎锡山军队的铡刀下,英勇牺牲。毛泽东曾两次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年纪虽小,志气却很大。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读者,还记得英雄刘胡兰吗1947年1月12日,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位15岁少女昂头走向敌人的铡刀……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位不朽的女共产党员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面英雄的大旗在亿万人民心中飘起……而今,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刘胡兰女民兵...  相似文献   

5.
1947年1月12日,15岁的刘胡兰为了保护群众和党组织,在敌人的铡刀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2009年的全国“双百”人物砰选中,刘胡兰当选为“100位为新中田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6.
谷峰 《党史文汇》2022,(1):32-35
2022年1月12日,是刘胡兰英勇就义75周年.当今,我们纪念刘胡兰有什么现实意义?为此,我重读了《巾帼英豪刘胡兰》一书,这是一本由张俊山主编,刘胡兰的领导、战友、亲人及当事人、知情人亲笔撰写、亲口述说的回忆录资料汇编集.读后才深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敢于为革命牺牲宝贵的生命,与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英烈事迹,...  相似文献   

7.
文萃苑     
《先锋队》1998,(11)
毛泽东两挽刘胡兰1947年6月,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毛泽东介绍了一位杰出少年女性牺牲经过。毛泽东认真听着问:“她是党员吗?”“是共产党员,才15岁。她是自己走到铡刀下的。她在铡刀下还望着乡亲们说: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那是年初元月12日。”“刘...  相似文献   

8.
曹曦 《党史纵横》2003,(3):29-29
1947年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山西文水县。新华社记者李宏森随晋绥部队进入当时还是阎锡山军占领区的云周西村一带采访。村里的老百姓悲愤地向部队讲述了前不久在这里发生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1月12日,阎军来到云周西村,把村民们强行赶到一块空地上“训话”。阎军架了一把铡刀,把年仅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拉到铡刀前,要她答应今后不再跟共产党干事,不然就铡死她,并当场铡死了村民杨桂子等人。刘胡兰坚决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讲完,从容地躺在铡刀下。丧尽天良的…  相似文献   

9.
一株怒放在铡刀下的红梅,一位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战士,一曲色彩壮丽的革命颂歌,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演绎的刘胡兰的光辉事迹又一次在戏曲舞台上重新璀璨闪耀。  相似文献   

10.
1947年1月一个近似黑夜的白天一阵阵乌云墨一般翻卷翻卷着黄土高原翻卷着山西云周西村刘胡兰一个15岁的共产党员站在铡刀面前如磐目光对视着寒光闪闪眼不眨心不颤牙齿里迸出斩钉截铁的语言“不知道———”三个字一个词回答得多么有力简短却让许多人不能说出刘胡兰...  相似文献   

11.
董江爱 《党建》2023,(4):34-36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太行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奋战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慨然赴死毫无惧色,其感天动地的壮举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里。那么是谁下令杀害了女英雄刘胡兰?此文首次披露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月12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刘胡兰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纪念日。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反动军阀阎锡山的军队抓捕。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刘胡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么,杀害刘胡兰的主谋究竟是谁?他是如何落入法网的?知情的人却为数不多。近年来,有不少报刊刊载了杀害女英雄刘胡兰的匪首大胡子连长落网的文章。文中说:“杀害刘胡兰的凶手叫朱永生,是河南省内乡县赤眉人。”报载1954年8月的一天,内乡县赤眉区公演歌剧《刘胡兰》,当演到大胡子…  相似文献   

14.
刘胡兰是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是迄今为止唯一享受党和国家三代领导核心题词待遇的一位烈士。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的题词是:“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的题词是:“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相似文献   

15.
巍巍太行,雄踞华北。60年前,在中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这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篇章,培育和造就了太行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位于太行山脉的革命老区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瞻仰革命旧址,缅怀英雄业绩,看望老区群众。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在武乡县城外的凤凰山脚。7月29日上午,胡锦涛专程来到这里,参观“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大型主题展览。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份份珍贵…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月12日,是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2017年3月26日,是毛泽东为刘胡兰最早题词70周年。70年来,刘胡兰烈士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人民心中,她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并同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革命英烈铸就历史丰碑,新的时代需要再创辉煌。今天,站在时代新节点,面对"赶考"新征程,怎样从英烈事迹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何从优良传统中吸收力量,坚持"四个自信",凝心聚力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刊专发此篇《胡兰精神有传人》,并链接了《刘胡兰事迹简介》,以期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入学习和弘扬胡兰精神,进一步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新的精神风貌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投身于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伟大进程中。  相似文献   

17.
“太行奶娘”,特指一群在太行山上抚育过革命后代的根据地妇女,她们以英雄母亲的形象为大家所敬仰和追寻。硝烟炮火中,她们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接过来自革命队伍的认识或不认识的“奶孩”,以朴素的阶级感情和圣洁的母爱,艰难地哺育他们成长。“奶孩”长大了,革命成功了,生活在太行山僻壤穷乡的她们依旧默默无闻,甚至有些已然逝去。仰望巍巍太行,呼唤“太行奶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说过:我们追寻太行妈妈是在“追寻一种精神,追寻一种在和平年代我们难以体会到的情谊”,这是一种“我们和人民在艰苦岁月里结下的永远不能忘记的爹娘般的情谊”。2013年,本刊将陆续刊载一系列有关这些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力战斗和付出过的革命干部及其后代与太行奶娘之间的故事,试图重新唤起那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年代里最真切的回忆和感动.而这些承栽着理想与信念的鱼水深情,正是铸就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血肉长城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胡健  南航 《先锋队》2011,(19):36-39
尹灵芝:刘胡兰式的传奇英雄尹灵芝,在她短暂的16年生命里,见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在与敌人顽强战斗了15天后,英勇就义。尹灵芝出生在英烈之家,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很小就开始帮父亲和亲戚做力所能及的抗日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军阎锡山部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杀害了七名共产党员,其中有不到15岁的年青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的名字迅速传遍了晋绥陕甘边区。2月,《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了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毛泽东主席特为之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相似文献   

20.
尹君 《党史文汇》2018,(4):23-24
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1月12日,党的优秀女儿刘胡兰为了心中那神圣的信念,大义凛然走向敌人铡刀,用生命捍卫铿锵的誓言,用热血点燃火红的理想。她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坚贞不屈、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从刘胡兰身上,我们看到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的不渝追求,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回顾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如同倾听一代代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