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选进将军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20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身经百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两年后,肖选进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四师师长,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他骁勇善战,主动亮剑,痛歼敌人,屡建功勋.  相似文献   

2.
正17年,足以让一名孩童成长为参加高考的学生。但17年来,辽宁阜新的康连喜一直在做着同一件事:高考。16年参加高考屡战屡败,但他心中的大学梦却一直没有放弃。今年,这位70岁的"爷爷考生"迎来他的第17次高考。  相似文献   

3.
正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中先后任营长、团长。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同年10月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担任军长,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任红4军第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1932年7月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不满27岁。徐向前元帅高度评价他:"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他的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五月的龙岩,骤雨初歇。10日上午,北京传来了噩耗:罗元发将军6时50分逝世,享年101岁。德高望重的罗老走了!罗老系龙岩市龙门镇龙门村人,16岁便参加了革命,1929年毛泽东率红军三打龙岩城,他参加了工农红军,随即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5.
正王汝申,1914年6月生于江西省瑞金下坝乡(今瑞林镇)里布村,他16岁时参加红军,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陇海、淮海等战役,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部警卫员,骑兵连排长、连长,第二团一营营长,多次负伤并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下坝公社副社长。无论是在战火纷飞  相似文献   

6.
李秉璧是山西省长治县南呈村人,1938年14岁时他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山东临清县和日本鬼子遭遇时,日本人的子弹从他左眼内角穿进去,至今他的脑子里还残留着侵略者的弹片.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爷台山"战役中,他是"奋勇班"班长,曾一下午打死过24个胡宗南兵.因功勋卓著,他出席了1944年陕甘宁边区的"群英会",被边区政府授予二等"杀敌模范"的称号.他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南泥湾大生产.1946年,李秉璧复员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农村,他改革农机具,培育、推广优良品种,1954年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红色土专家"的称号.1959年李秉璧出访苏联,1960年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975年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多年间,他以一名农村党支书的身份,与许多知名人士接触交流,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场面,并七次见到毛主席.最近,这位83岁的老人平静地向我们谈起了过去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从战士到团长 江燮元,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人,1915年1月出生于一个雇农家庭。青少年时代,他受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土地革命。1931年5月,年仅16岁的江燮元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他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东征和西征诸役。抗日战争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广阳伏击战,参与开辟微山湖西根据地和鲁南抗日根据地。在战场上,他作战勇猛,冲锋在前,先后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高虎老战斗、抗日战争初期的广阳伏击战等战役、战斗中多次负伤,其中负重伤4次。他的头部两次中弹,左颊下至右额下贯通枪伤,嘴翕障碍,右臀和胃部均有伤痕。 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独立旅第2团团长的江燮元,率部参加  相似文献   

8.
正百岁将军裴周玉,自15岁参加秋收起义、18岁参加红军,历经三次"反围剿"、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平津战役与抗美援朝战争,戎马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还与刘志丹共同战斗了四个月——1913年1月4日,裴周玉出生于湖南平江县龙门镇枫树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参加龙门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红军。参加过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1932年7月,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检查科科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历任红二十八军特派员,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锄奸科科长、师政治部锄奸部代理部长等职。随后,他带领工作队在汾阳扩兵,参与指挥击退日军的进攻,护送上万人次大  相似文献   

9.
正袁国平,1906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邵东县范家山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岁,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北伐战争开始后,袁国平提前毕业,随军北伐。参加了广州起义、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他智勇双全,多谋善断,被彭德怀称赞为"得力助手,杰出的政治家、鼓动家"。他是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的新四军高级将领之一。今年是袁国平诞辰11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新四军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0.
吴德胜是福建省宁化县湖村乡下埠村人。他1931年参加红军,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经历过大小战斗上千次,荣立战功数10次,6次被评为战斗英雄。但他缺少文化,始终没有出任过党和军队的重要职务。全国解放后,在军队所任最高职务只是山东省冀中南军区军械处处长。1958年,他因枪伤复发而逝世,年仅49岁。他生前多次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军队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林彪还曾为他改过名字。吴德胜1910年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原名吴兴旺。1931年6月29日,毛委员领导红一方面军来到宁化县,吴兴旺参加了红军。此后,他参加了第三  相似文献   

11.
题记:他13岁参加中央红军,经历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经过了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的磨炼,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物资部部长,见证了人民军队从红军、  相似文献   

12.
杨尚昆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党为人民整整奋斗了70个春秋.大革命失败后,他经历了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到在上海从事地下斗争,从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到参加万里长征;抗战期间,他在华北参加领导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46年之后,他连续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20年.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的开国将军、百岁老红军裴周玉,戎马一生,自15岁参加秋收起义、17岁参加红军,先后参加了三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对裴周玉老将军的采访中,得知他竟是当年刘志丹烈士牺牲时一直战斗在其身边的见证者与临终托付人。  相似文献   

14.
谢浩 《党史博采》2022,(1):58-61
开国中将曾绍山戎马一生,文武双全,军政兼优,屡建战功。他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期战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长征期间凭着钢铁意志三过草地,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太行区反"扫荡"等战役战斗,痛击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随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断开辟新的解放区,参加渡江战役,带领部队进军西南。建国后,他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担任第3兵团第12军军长,在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曾绍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8,(7):33-33
前不久,79岁的老人汪侠在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考点参加第四次高考。此前,他已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7年参加过3次高考,因成绩不理想未能被高校录取。图为汪侠老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准考证。  相似文献   

16.
正何涤宙,原名何兆昌,浙江临海人。何涤宙17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曾参加东征,后回校任第四期区队长。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军开展了对苏区红军的"围剿"。何在江西第四次"围剿"战事中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工兵营营长。换言之,他是"剿共"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土木专家"。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虽然毛泽东被中共"左"倾领导所排斥,但战事在朱德和周恩来等人领导之下,在一些战场上仍  相似文献   

17.
正1904年5月,孙毅生于河北大城,由于家境贫困,高小未毕业即外出谋生,先后在福建李厚基部、直系军队和冯玉祥部任职。他目睹军阀混战导致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人间惨状,逐渐产生了脱离旧军队、参加革命的进步思想。1931年12月,他参加董振堂、赵博生领导的宁都起义,加入红军,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平型关、晋察冀边区反  相似文献   

18.
霞飞 《湘潮》2010,(8):8-10
<正>傅连暲1933年正式加入红军,在中央苏区从事医务工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参加了长征。到延安后,他曾经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他是人民军队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孙瑞安  孙墨 《党史纵横》2014,(10):47-48
正张济民是1955年我军授衔少将中10位19世纪出生的老将军之一。他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江西军区独立第四团书记官、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三军八师政治部处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供给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供给部部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创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奉命奔赴东北,领导完成了东北解放战争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建国后,他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被  相似文献   

20.
正开国中将廖容标英勇善战,屡建奇功,朴实谦和,关爱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因作战灵活、纪律严明被当地百姓称为"菩萨军",廖容标被称为"菩萨司令"。这个称号还得到过毛泽东的赞许,他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山东八路军出了个‘菩萨司令’,他就是我们的廖容标同志。""我参加红军,从未考虑过什么官"廖容标,原名廖之秀,1912年出生于江西赣县韩坊乡水口村一户贫农家庭。他12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