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桥》2015,(6)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作为我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是我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吸取马克思列宁唯物史观中关于群众史观的理论精髓,即: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理论内容,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得出的先进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李焱平 《党史文汇》2013,(11):10-13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到,他始终维护群众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既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伟大实践。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制定了若干铁的纪律;为了切实贯彻这些铁的纪律,他从严要求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并且首先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毛泽东不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奠基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领导思想的精髓。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一切为了群众,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领导活动的最高标准,是毛泽东领导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毛泽乐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禹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连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厂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乐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4—1095、1096页)领导活动怎样实施这个“最高标准”呢?一是,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乐认为,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解放生产力。当帝国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人的价值、人民群众的价值的论述足极为丰富的。毛泽东推崇生命的价值,认为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宝贵的”东西;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高扬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的创造者。与毛泽东鲜明的人民价值主体思想相联系的是,毛泽东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明确地表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价值论的视角来重温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指针。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但是有人把群众利益视为“小事”,漠不关心,熟视无睹,甚至有人以权谋私,严重侵犯群众利益,忘记了人民群众是我们生命的根。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我们采撷了几个他在延安时期的“小故事”,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折射出一代伟人与普通群众之间质朴纯真的情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从普通劳动者走出来的毛泽东最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欢乐和忧愁,幸福和悲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像毛主席那样,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那么,就一定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拥护和高兴。只有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安建设 《新湘评论》2010,(18):34-35
在毛泽东心目中,"群众"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词汇。他对群众曾经用过"民众"、"工农大众"、"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等不同称谓。毛泽东对此还曾有过更具体的划分。1942年,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安建设 《学习导报》2010,(18):34-35
在毛泽东心目中,"群众"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词汇。他对群众曾经用过"民众"、"工农大众"、"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等不同称谓。毛泽东对此还曾有过更具体的划分。1942年,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回顾党的历史,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到,坚持走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伟大实践。他用他的言与行,为我们树立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之所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那是因为他始终在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相似文献   

9.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等。新形势下,我们学习和弘扬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信访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新中国信访工作和信访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的信访思想是我国政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信访体系的构建影响深远。毛泽东的信访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信访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机组成部分,信访活动是促进党的目标实现的方法,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对待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文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简言之,即文学艺术的价值存在于它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具体地说,有价值的文学艺术必须符合三个基本原则:人民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人民性原则,是毛泽东同志衡量、分析文艺实践和文艺作品价值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毛泽东同志正是在争取和实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在同这种实践的内在联系中来观察文学艺术问题的,他的文艺价值观,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胸怀救国济民之志。他在长沙就读中学时,做了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中心是,中华民族几遭沦亡,根子在民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理论中,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他的理论内在地包括了他的以实现人民利益为目的(即人民富裕幸福)的思想。他的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一切进步的理论,都带有人民性。因为没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就没有理论,而不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理论,也就不可能真正具有进步性,成为真理。邓小平的思想和理论是属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它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相连的,它凝聚了人民  相似文献   

13.
李梦阳 《党史文苑》2012,(18):16-19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强调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注意解决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为群众谋取基本的政治权利,确立了文化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重温毛泽东的利民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革命和建设实际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的利益、群众的作用,强调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毛泽东的群众观点对我们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重要引领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真正落实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使人民群众切实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相似文献   

15.
何家银 《探索》2005,(2):14-16
毛泽东执政思想的四维论,由“赶考”论、人民民主专政论、人民群众论、反腐倡廉论组成,形成四维空间。人民民主专政论是毛泽东执政思想的总纲,人民群众论是毛泽东执政思想的核心,反腐倡廉论是毛泽东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措施,“赶考”论是毛泽东执政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如何密切党群关系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深入实践,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等思想.梳理毛泽东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汝秀 《探索》2004,(1):11-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民性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根本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怀。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现了其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根基的思想,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共产党产生和存在的价值是争取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要代表好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半个世纪前提出来的。他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是革命的队伍,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最集中和最高的表现。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  相似文献   

20.
李瑞环同志最近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的范例。在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中,凝聚了他的军事睿智和才干,汇集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吸取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总结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经验,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军事理论,也表现出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