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一批批有特色、有载体、有亮点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推出,荔波旅游,从内到外,逐渐演变成一部"厚重的书"。这里汇天地之灵气、集秀美之山川于一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这里有"活着的甲骨文"水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傩戏、瑶族猴鼓舞等文化名片,神奇迷离的民族文化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茂密的原始森林,书写着生命的神秘传奇;多彩的民族文化,记录着历史的交迭更替。这里是贵州荔波一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13,(12):F0003-F0003
亳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有着独特的民俗民风.众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都与这片土地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亳州那不一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0,(3):55-55
一个地区的文化气质,反映了这片土地的肥沃或贫瘠。多彩贵州高原自然的巧夺天工和气质,赋予了我们心灵的内在。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没有皇家政权的变迁,也没有官宦商家的兴衰。但从古至今,人类对这片土地的耕耘从未停止过。这里的人们征服自然,为自由而抗争。社会变革和民族文化的演变都被摄影师们一一收录在镜头里。  相似文献   

4.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推动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旅游是湘西发展的最大门路,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实践要求,切实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精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重点项目支撑,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正习水县坚持以文化为魂魄、以绿色为底色,致力于将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全力推动习水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纬28.3度线上面积最广、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把这里装扮成"绿"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潘小刚 《学习导报》2013,(11):17-18
大湘西地区包括湖南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及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江永县,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浓郁的民族风情、奇特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但是,在大湘西地区,存在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如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实现"1+1>2"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0,(13)
正逊克县依托优良生态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和独特中俄边境风情,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开发"春沐杜鹃花海、夏游激情漂流、秋望五花山色、冬赏雾凇美景"的四季风光旅游,形成特色生态游、冰雪文化游、边境风情游、知青红色游、民族风情游、旅居康养游等独具一格的旅游品牌。补齐短板,畅享旅游新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构建全域旅游,推动绿色发展,黄平突出生态优势,提升文化内涵,通过多景点串联、多业态融合、多品牌合力,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县。旅游总人数195.92万人次,增速66.16%;旅游总收入8.05亿元,增速64.29%——今年1至7月,黄平县旅游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多景点串联规划8月11日下午,尽管刚刚下过一场淅沥小雨,飞云崖景区仍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崖素有"贵州第一名刹""黔南第一洞天"之称,是贵州文献记述和游人题  相似文献   

9.
国保档案     
《当代贵州》2012,(14):56-57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这样的国保,在"两江一河"之畔、巍巍大山之间,一共有8处,它们是苗、侗等人民用智慧书写的黔东南和谐而美丽的历史人文景观,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10.
匈牙利散记     
苏伟 《红岩春秋》2011,(1):77-80
在参访匈牙利之前,我与匈牙利的“神交”不深,对这片土地的印象仅仅限于:或大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名篇;或因匈奴而与中国有说不清关系的言说;或1956年、1989年的两次“波匈事件”均“波及中国”的史事。如今身临其境,才得知匈牙利不但历史文化渊源非常深厚,  相似文献   

11.
正半年前,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负责人王均山从北京来到贵州,挂职任金沙县委常委、副县长。对贵州,王均山以前了解得比较少,当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他不禁被贵州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所折服,被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山川所吸引,也被这里淳朴勤劳的人们所打动。"偶然的工作机会让我和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希望能在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全域旅游"正式提出,至今时间虽然不长,但江西省婺源县从2000年开始,就按照"全域旅游"的构想,致力于把全县整体打造成全国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2001年,"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为国家3A旅游景区;2005年,把"中国最美乡村婺源"这句旅游宣传口号,上升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全县工作总任务;2008年,进一步提出把全县2967平方公里地域打造成为"世界文化生态大公  相似文献   

13.
张晶 《实践》2020,(5):25-27
一首从古传唱至今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也让"敕勒川"这个古老地名及其"阴山下"的地理方位,永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沃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富有魅力。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经岁月洗礼与雕琢的这片古老土地上,文明的光芒依然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4.
何士光 《当代贵州》2008,(20):54-54
我们不需要为茅台酒设置格外的企业文化,茅台酒始终与这一片土地的历史和岁月融合在一起,她始终与乡情、亲情和人情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她的无须言说而又无处不在的风范和秉性。  相似文献   

15.
1福建,祖国东南海疆的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山河壮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曾有过“昙石山文化”的骄傲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荣;也有过“五口通商”的屈辱和马江血战的悲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贫穷被欺”的历史在这一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林则徐、严复、林旭、林觉民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为了福建这一片生生息息的热土,曾献出拳拳赤心,洒下殷殷鲜  相似文献   

16.
<正>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开辟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全国特色小镇"。城川镇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延安民院教室灯火闪烁,蒙汉支队在硝烟中顽强抗敌,王震井的井水清冽甘美……这些都是这片土地的红色  相似文献   

17.
黄山市地处长江以南,皖浙赣交界处。全市辖黄山凤景区和三区四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47万。黄山市的前身是古徽州,早在秦时就置歙、黟二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诞生过称雄中国商界数百年的徽商,而且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黄山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为我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风景区。在黄山周围,人文景观密布,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递、宏村,有道教圣地齐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之友》2006,(11):64-64,F0003
枣庄市峄城区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正在成为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自西汉以来曾名为承、兰陵、峄州,峄县等,虽历经变迁,但历代都是地方的州县治所。而今因“中国石榴之乡”、“冠世榴园”,也使峄城这座古城有了“榴城”的别号。如今的峄城人,正在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上。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书写着历史的新篇章,这一方土地正浸润着历史文化的千古风韵,律动着灵山秀水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无论你走到哪里,历史都会庄严地告诉你,新疆从来就不是隔绝于祖国内地的一片孤城,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繁衍生息于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参与缔造了东方古国的历史。历史神圣地证明,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有着坚实的基础,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它动摇,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统一于祖国这个民族大家庭既是历史发展必然,也是各族人民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20.
黔南麻山腹地的"背篼干部",是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传统熏陶的结果,也是新时期黔南人民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精神的具体表现。走进黔南,你会发现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人文影响力,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力,有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亲和力,有着强大的时代精神感召力……带着"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如何认识黔南独特文化、自然资源"等问题,本刊专访了黔南州委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