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岩春秋》2008,(4):77-79
桂园位于渝中区中山四路107号。原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将军的公馆。院内主楼前有两株碗口粗细的桂花树,桂园因此而得名。 1939年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的张治中,力主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抗战胜利后,在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时刻,为了实现战后和平民主团结建国,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3,(18):24-37
第25集命运决战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36分,476650号军用飞机在重庆平稳着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走出机舱。他头戴盔式太阳帽,身着蓝布中山装,神态平和安详。他与前来迎接的各界人士一一握手,短暂交谈后,乘坐一辆专车前往桂园,住进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这个中年人就是毛泽东。他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共商国是,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建国"。毛泽东此行,举世瞩目。战后的人们向往和平,对重庆谈判抱有无限的希望。《大公报》记者描述当时各界人士的激动之情:"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那么,重庆谈判能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和平梦想呢?战后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毛泽东敢亲自来重庆,这大大出乎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3.
<正>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举行了一系列和谈,其中最瞩目的是毛泽东赴渝直接同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具体谈判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签订了"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主要内容有:双方同意应坚决避免内战,以和平、民  相似文献   

4.
张治宇 《世纪桥》2005,(7):86-88
张治中是国民党政坛上独树一帜的人物。他在与封建军阀和对日作战中战功赫赫,显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然而,在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内战的风雨历程中,他是从未与共产党打过仗,却又代表国民党与中共进行多次和谈的将军。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可以说,这是对张治中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重庆谈判,国共两党领袖握手晤谈,中外瞩目.毛泽东涉险赴渝,一身系天下安危.毛泽东在城内的办公地点—张治中公馆“桂园”,一时间车水马龙,宾客盈门.仍然还是桂园简陋朴实的客厅.十来张湛蓝色朴素的沙发.百叶窗前,两盆兰花幽然吐香.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横幅悬挂南墙.东墙的条幅则是蒋介石手书的戚继光语录:“若谓战无不胜,固然欺人之谈,然劲敌从来未尝不败……”悬挂西墙的,是女画家红薇老人的一幅花卉.北墙却是一幅古画《秦淮夜泊图》,上书七绝云:“春风吹梦到天涯,人在天涯梦在家,梦到秦淮秋月夜,系船水阁听琵琶.”果真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13,(9):24-37
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36分,476650号军用飞机在重庆平稳着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走出机舱。他头戴盔式太阳帽,身着蓝布中山装,神态平和安详。他与前来迎接的各界人士一一握手,短暂交谈后,乘坐一辆专车前往桂园,住进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  相似文献   

7.
梁琨 《党的文献》2011,(4):117-118
不久前有人撰文称,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该文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文章最主要的根据是《大公报》的报道。它说,1945年10月9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张治中设宴款待毛泽东的消息。在酒席上,毛泽东作了希望建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板着面孔说:“今后切勿再提新四军,再提我也是不听的!” 1942年10月7日,林彪受党中央的委托赴重庆谈判,这是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13日午后,在重庆曾家岩张治中的公馆桂园,林彪和周恩来在张治中陪  相似文献   

9.
正正当适宜的礼品馈赠,是人际交往中表达情意、增进彼此情感的一种形式。重庆谈判期间,为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毛泽东广泛接触中外各界人士,多次赠送形式不一的礼物。毛泽东"送礼",不在乎名贵和形式,而注重于表达心意和实用价值,从侧面展示了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赠送国民党宪兵月饼、香烟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白天在城区的桂园办公、会客,夜间则住在红岩村。桂园是张治中将军的官邸,位于上清寺,离周公馆仅数百米之遥。蒋介石以"安全保卫"之名,指定宪兵司令张镇在桂园派驻一个特别警卫班。警卫人员由国民党当局精心挑选,并配备了专用汽车,规定了严格的工作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年谱》称,1924年3月11日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会会议,并在报告中提到中央党部组织部曾发出关于国民党党员重新登记的第一号通告。许多工具书和论著都引据《毛泽东年谱》的上述说法。揆诸史实,毛泽东11日出席的是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会议,在会上报告上海执行部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其中提到关于旧党员重新登记的通告是上海执行部组织部发出的第一号通告,而不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发出的通告。《毛泽东年谱》的这则史实错误应当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9月1日下午,毛泽东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前往中苏文化协会,参加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鸡尾酒会并参观苏联图片展览。马寅初以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身份应邀出席了这一酒会。这是毛泽东与马寅初初次见面。在会上,他们互致问候。会后,毛泽东邀请马寅初去他住处恳谈了2小时。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将军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进行的和平谈判。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为和平谈判亲自来到重庆,成为重庆的一大政治新闻。各界人士对这次和谈都寄予很大希望。以忧国忧民著称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和文化人奔走相告,欣喜异常。毛泽东的故旧及一些社会名流纷纷前往他的住地拜访。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三大”前后,毛泽东曾在长沙《大公报》和《前锋》、《向导》周报上发表了《省宪下之湖南》等六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没有被后人收录到《毛泽东早年文稿》、《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选集》中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14日,即在日本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蒋介石出人意料地向延安方面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随后,他又在8月20日、23日接二连三地发电相邀,一时显得“情真意切,急不可耐”。在此关键时刻,是谁向蒋介石献此良策,使其先拔头筹,暂时掌握了战后国共斗争的主动权?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既非张治中亦非赫尔利一种观点认为是张治中向蒋介石建议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顾清怡在其《张治中与国共谈判》一文中指出:日本宣布投降时,国共“两党摩擦日趋加…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183;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传略》是最早出现的论述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珍贵文献,其作者应该是高自立。主要有这样一些理由:高自立是共产国际七大的中共代表,是中华苏维埃一大、二大时期身处中央根据地的中共干部,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此外,《传略》中关于毛泽东的一些事例,由长期在毛泽东身边活动的高自立介绍,实属在常理之中;高自立在《传略》中以及在共产国际机关报上发表的《七年来的中华苏维埃》一文中,都使用了"九黑工友"这一较罕见的词语,这也可以窥探出《传略》出自高自立之手。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7,(11)
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毛泽东诗词研究,2017年7月26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与中共固原市委宣传部、中共固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宁夏固原联合举办了《清平乐·六盘山》词主题研讨座谈会。六盘山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中央红军长征即将结束时所作的一首词,也是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19.
将军风采西安事变爆发后,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应张学良将军的邀请,乘飞机到达西安,住进西安金家巷一号张学良公馆。当时,我在西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已近一年,8月末发生了国民党特务逮捕我和其他中共地下党员的“艳晚事  相似文献   

20.
一、《中共中央关于克服投降危险克服抗战困难的声明》的时间 该文献的时间被误定为1941年2月。其实,它是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的后半部分,发表于《新中华报》,发表时间是1940年7月5日。 二、《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通报第二号》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