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战期间,沁源军民在中共坚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两年半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将妄图长期占领沁源、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日军彻底打败,使沁源围困战成为人民战争的光辉战例。1944年1月17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毛泽东也称赞:"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笔者分析认为沁源围困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有以下3点。一、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是取得胜利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2.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期间的著名战役,抗日战争八年,围困战争两年半,英雄的沁源军民付出巨大牺牲、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毛泽东主席给予"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的高度评价,是沁源人民世世代代引以为豪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潘泽庆 《党史博览》2007,(12):17-22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的指导和推动下,广大敌后军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斗争,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等一幕幕精彩的战争活剧,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沁源围困战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沁源以沁源围困战的胜利名震中外,沁源军民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沁源围困战精神的内涵包括在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在极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面对强敌、面临绝境时表现出的牺牲奉献的精神。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邓焕彦 《先锋队》2012,(19):9-10
出身于雇工家庭的刘开基同志,是沁源县沁河镇城南村人。他16岁参加革命,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赶马车的汉子逐渐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政委,领导沁源军民取得了沁源围困战的辉煌胜利。他被誉为"抗日模范县委书记",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他与周恩来副主席编在一个党小组,周副主席手把手教他写字。1944年1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人民治理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同  相似文献   

6.
正《八月的乡村》是著名作家萧军创作的抗战文学作品。小说真实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展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小说于1935年7月问世后,产生了非常大的轰动效应,被誉为"抗战文化的奠基石"。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对上海地下党送来的《八月的乡村》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赞这部小说对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相似文献   

7.
李立功 《先锋队》2012,(19):7-8,1
像《深植于泥土的松柏》,在人们心中亭亭玉立。刘开基同志 16 岁参加革命,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赶马车的农民,逐渐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中共沁源县委书记,领导沁源军民取得了沁源围困战的胜利,被誉为"抗日模范县委书记",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以后,他先后担任过省农工部部长、副省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他曾组织领导了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黄河天桥水电站等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为我省农业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涉县的赤岸村、王堡村紧密毗连。抗战时,这里先后是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政治部的驻地。1942年冬天,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们在这两个村子,为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50大寿庆祝活动。"庆寿筹委会"亮相《新华日报》1942年12月初的一天,《新华日报》(华北版)上突然刊登了一则新闻:刘伯承庆寿委员会筹委会成立,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参谋长李达、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等人为发起人,向抗战军民征集祝寿作品,定于12月16日为刘伯承举行庆寿大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英勇顽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独立。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形成的"亮剑"精神不仅为当时的中国军民的斗争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而且成为战斗中克敌制胜的精神武器,同时也对当代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11.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作家冯志以其抗战时期在敌后武工队的战斗经历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描写了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同日伪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讴歌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那么,这部影响广泛、享誉中外的红色文学经典究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震撼人心的雄壮战歌,充分表达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在抗战期间流传甚广,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为抗日救亡歌曲的典范,《大刀进行曲》吹响了全民抗日的号角,深切鼓舞了全国军民奋勇抗战的斗志。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就是牺牲在战场上的音乐家麦新。  相似文献   

14.
1941年是世界动荡最烈、中国抗战至艰之年,就中国新闻事业来说,也是最难经营的一年。《大公报》以坚毅的精神,除办好重庆版、香港版外,年前又开拓桂林版,鼓励全国军民  相似文献   

15.
正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抗战,多数媒体甚至教课书中都是"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算起,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而很多学者历史学家则认为,抗战不止8年,因为东北军民抗战经历14年,是从日本关东军制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5,(11)
从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到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再到2015年7月7日习近平参观《伟大胜利历史贡献》抗战主题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本文分别从"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功勋与伟大贡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7.
1945年 8月 15日,在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前20小时,蒋介石发表抗战胜利对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回顾了抗战八年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与牺牲,同时禁止对日本人施以报复,强调“不念旧恶”、“与人为善”。后来,此报告被称做  相似文献   

18.
广闻博览     
<正>【抗战数字】3500万人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1995年统计的最低限)。1945年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做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帖》指出,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不可胜计。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1000多万军民所受伤亡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7,(7)
九一八事变起,面对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东北军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救亡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本文试图探析东北十四年抗战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焕发的独特精神内涵,并阐明其时代价值,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部发函要将全国教材中"八年抗战"概念改成"十四年抗战"的消息,令众多抗战历史研究专家非常欣慰。1月1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听到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消息很振奋。早在2014年,汤重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八年抗战"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十四年抗战"。汤重南说,东北军民为抗战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