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5-35
正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倪志福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段往事。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当即赶到北京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的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半瓶多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  相似文献   

2.
提起彭德怀元帅,人们想到的是横刀立马,百战沙场.1959年他因直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之失而获咎,有人批判他说:你是搞军事的,现在关心起经济问题来,有何企图!?关心他的人又埋怨他:你是管军事的,何必去管经济上的事?  相似文献   

3.
<正>周恩来为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被外国人称为"全天候周恩来"。他白天忙于开会,接待外宾,有时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带些简单的饮食在驱车途中用餐。深夜,是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大量文件、研究重大问题的时候,其时他的电话仍接连不断。当接通周恩来的电话时,定会传来那一贯谦逊的声音:"我是周恩来。你是哪一位?"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急事,周恩来都是极其负责、尽心尽责、不辞劳  相似文献   

4.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42年了,但天地间依然回荡着人民深情的呼唤:"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时我曾写过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的纪念文章。其中谈到周恩来为什么这样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缅怀和思念?正是他的大爱大德,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  相似文献   

5.
正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相似文献   

6.
到西柏坡接受特别任务 孙友余在石家庄中央统战部学习文件,熟悉党的政策,有三个多月。1948年11月初,中央办公厅通知,要他去西柏坡中央书记处,任弼时和周恩来有事要谈。刘少文也同时接到通知,到统战部来,与孙一同去西柏坡。 他们先到任弼时办公处,一进门,看见王治等在那儿。王治这时是中央统战部行政科科长,他说:“任弼时同志直接领导过我,不知这次叫我来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7.
正"对不起,叫你受委屈了!我是来向你作检讨的。"1949年3月25日晨,党中央迁入北平,下午将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接见工农商学兵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时近中午,周恩来找察哈尔省社会部部长、进城时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扬帆,想了解西苑机场警卫布置情况,可一连问了数人,都说没见到他。午饭后,周恩来看到了扬帆,批评他说:"你跑到哪里去了?眼下工作这么忙,找都找不到你!"其实扬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研究讨论话剧剧本《屈原》时,周恩来同志对历史剧创作的原则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完后,笑着问身边一位同志:“你的意见呢?”那位同志急忙答道:“没有意见,同意您说的。”周恩来同志听后很不高兴,严肃地对那位同志说:“怎么可以没有意见呢?遇到问题,你不思考吗?我不喜欢你们一来就同意我的意见,那还要讨论做什么呢?共产党员应该善于思考,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长征路上,在陕北窑洞,周恩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留着长胡须。是因为没有时间刮吗?诚然,时间对于当时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来讲是极其宝贵的,但周恩来留长须却另有原因。1927年,蒋介石在叛变革命时对周恩来说:“在黄埔时,我是校长,你是政治部主任。现在,我是总司令,你还是来当政治部主任吧!”周恩来立即说:“我劝你还是跟革命走吧!假如你把我抓住了杀我的头,我跟共产党走的意志还是不会变。你要靠国民党发家,如果我们把你抓住了,我就把胡子刮掉!”从那以后,周恩来一直留着长须。有人不知其缘由,…  相似文献   

10.
看看侧面     
看人看事,人们习惯于看正面。其实,有时候,侧面更能说明问题。王选院士曾撰文《不要迷信院士》,文中称:“有人见到我说,前两天又在电视上见到你了。我就说,一个真正有才华、正在创造高峰的科学家,哪有时间去频频上电视?  相似文献   

11.
择时慰问     
正局里有几家"三产",领导兴之所至要去视察,就美其名曰下基层。入夏后,局长要我做个备忘,记得带上降温品去慰问一线职工。眼看都要入伏了,那天,汇报完别的工作,我婉转地提起慰问一事。穿名牌衬衣,吹着空调的局长整了整领带,淡淡地说:"小黄,时机还不到。具体是哪天,我再通知你。"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2月27日上午10时半,一辆黑色“吉斯”轿车停在了北京饭店楼前,周恩来下车后急匆匆向西楼大门走去。周恩来是到此先理发,然后再去接见外宾,时间很紧。谁知就在周恩来快进大门时,前面有三个人慢悠悠走来,挡住了去路。警卫人员许岩和饭店保卫干部周树清赶忙打手势让他们靠边,让周恩来先进。周恩来立刻不满地对许岩和周树清说:“你们懂不懂礼貌,为什么不让他们先进去?”许岩说:“我们是让他们先进去的。”周恩来更生气了:“你明明打手势让人家靠边,还不承认。你不让他们先进去,我就不进。”说着就往后退。那三人忙说:“请总理先进去吧。…  相似文献   

13.
史学成 《江淮》2011,(12):50-51
"管理处有规定,每月可以给首长领些招待烟和茶叶,张仲瀚政委不让我去领,他说公家每月发给我的工资就包括这些花销,领导干部招待多,你工资也高嘛!……管理科有个谢会计多次对我说:‘小鬼,只见你给首长借出差费,从来不见你来报销差旅费,你和首长在外出差,回来后是可以报销差旅费的呀。’我给张政委汇报后,张政委说:‘我们出差坐的是公家车子,  相似文献   

14.
正1911年,周恩来在沈阳一所小学读书时,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1915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所写的作文中不仅誓言"振兴华夏",而且认为"兴邦事伟"。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去日本留学之前,回沈阳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他写给同学郭思宁的赠言是:"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那里写的一篇著作《论反对日本帝国  相似文献   

15.
一个猎人捕 获了一只鸟。“放 了我。”这只鸟说: “我将告诉你三条 忠告。”猎人答应 了。鸟说:“第一条 忠告是,做事不要 后悔。第二条忠告 是,如果有人告诉 你一件事,你自己 认为是不可能的 就别相信。第三条 忠告是,当你爬不 上去时就别费力 气去爬。”然后鸟  相似文献   

16.
正问:您记得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的情景吗?答:1936年8月,我所在的红一军团驻扎吴起镇附近。一天上午,军委参谋处的一个参谋来找我,他说:"小鬼,走,我送你到周副主席那里。"我没见过大领导,很紧张,半天没反应。他催促说:"你快点收拾收拾,跟我走啊!"我赶紧跟着他,走不多一会,他用手一指说:"你看,那就是周副主席住地。"我看见一间小土房,一个人坐在门  相似文献   

17.
正王炳南,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中的佼佼者。从1936年"西安事变"起,他便跟随周恩来从事党的外事、外交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十分欣赏王炳南的才干,由衷地称赞:"炳南不仅是我的左右手,他还是我的耳朵和嘴巴呢!""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王炳南与周恩来相识于和平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非常善于从微小的事情中发现问题。他的厨师曾披露过这样一件事:平常周恩来的伙食都由厨师掌管,月底厨师将支出情况向他详细汇报。有一天,厨师向他汇报采购食品的明细帐,周恩来认真听着每个数字。汇报完毕,他笑着问问厨师一个奇怪的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大?”厨师思索了一下,回答说:“当然宇宙最大!”周恩来哈哈大笑,然后一摆子:“不对!宇宙算得了什么?正确答案是:世界上属眼皮最大!”厨师大惑不解。他风趣地说:“你想呀,眼皮这么呱哒一阖,把整个世界和全宇宙的事物全挡住了,你说这眼皮有多大!”  相似文献   

19.
正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下榻北京钧鱼台国宾馆。在宾馆,当田中看到周恩来伸出受过伤的胳膊脱风衣有些不太灵便时,便抢在工作人员前面,主动帮助周总理。周恩来说:"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来替我脱风衣呢?"田中讲了一段充满感情的话:你把我安排在这里,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就是我最尊贵的客人,我应该为你服务……  相似文献   

20.
《千笑集》里有一篇题为“厕吏”的笑话,讲的是一个县府小吏,生性贪婪且不择手段,几乎没有人不吃他亏的。有人讽刺他说:“如果让你去管厕所,大概没什么可贪的了。”这个小吏回答说:“我还是有办法。如果有人急着上厕所,我拦着不让进去,他自然会贿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