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是世界范围内哲学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也是当今世界被最大多数人认可的核心价值和制度模式。人类世界是被话语建构的世界,话语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谁主导了民主概念,谁就掌握了民主话语权。2016年美国大选使美国自由民主制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为中国建构自身的民主概念、确立中国民主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时机。然而,要想在民主理论领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概念"的要求,中国学者必须了解西方自由民主话语权的构建过程,了解西方学者构建自由民主话语权与反对人民民主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基于这一认知,中国人民民主话语建构必须建立在解构自由民主的基础之上,并对它的核心问题进行有效回应。与自由民主的反人民性不同,人民民主是真正强调人民主权的民主观,是对多数利益的维护,是民主政治公共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提升话语权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建构集体认同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关键。而集体认同的塑造既需要提出创新观念并获得认可;也要克服排他性的文化封闭主义,兼收各种文化优长;还要反对霸权话语宰制,处理好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关系,这样才能提高中国话语被各国认同的可能性。另外,中国需要通过主动设置国际议程,促进认知变化;引领国际制度创新,以开放的态度化解疑虑;通过共同行动促进合作,以实践检验话语权的能力等途径不断加强在制度建设中的能力,从而落实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最后,要重视研究各国社会和人民的心理,促进与各国精英和民众的集体认同,如此才能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今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应遵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瞄准学术发展前沿 ,打开认识视野 ,拓展思维空间 ,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 ,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 ,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方法创新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 ,是加强所属学科的理论建设。各学科理论的当代价…  相似文献   

4.
制度性话语权建设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转型和建立新型全球治理秩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中国在推动传统国际制度改革和建设新型国际制度层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秩序提供了新的路径。展望未来,中国仍然需要继续推动国际制度改革,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制度,增强自身国际制度传播能力,提高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以进一步提升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当前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友好、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崛起中的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需要民间外交的更多参与。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理论,是一个有待深入构建的开放的体系,也是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中国特色民间外交既有时代的使命,也有制度的需求与制度优势,既有人民史观的哲学基础,也有历史与实践的经验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深度嵌入以及行为体与外交对象频繁互动关系的推动。因此,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作为一种"中国话语"的构建,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6.
苏娟 《当代世界》2013,(9):75-78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紧密的交流,中国文化正在逐渐被世界认以和认同,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国际文化话语权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主导权,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能力。国际文化话语权已经成为表达、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权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符号化表达,它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话语地位与实现话语权力中不断定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包含了系统全面的话语概念和中国特色的话语范畴,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话语追求和话语立场,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指向。它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依托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向世界呈现出超越意识形态的文明价值。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当前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需要,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先后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反思,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中国道路。近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缺乏独立的话语体系,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误解、曲解依然存在。因此,中国当下迫切需要建构可以有力阐述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改变中国理论话语、价值话语和历史知识话语的弱势地位。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从构建中国特色理论话语入手,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打造最有穿透力的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2)
正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内与国际环境也已发生深刻变化。和谐社会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统筹和理顺各方面关系,维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话语权与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作为责任大国走上了国际舞台,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应对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的一种诉求,也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在国际事务中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的。如何正确定义国际话语权,提出拓展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调整和发展中国的国际话语,使得中国的国际话语和其国际地位相一致,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是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做的科学判断。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是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满怀信心做好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我们去创新,去提高。创新思想教育工作,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路明灯,也是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宝库,因而也是我们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的正当利益和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创造人类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服务。 本文以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编的年刊《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加强对国外前沿理论和思潮的跟踪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大势,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这就需要批判性地引进和借鉴国外社会科学的信息资源、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该刊在反映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学术动态,介绍国外社会科学最新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方面做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了解《前沿》的办刊宗旨和发展规划,日前我们采访了该刊主编王贻志和莫建备研究员,下面是他们同本刊特约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事,也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外交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也可以看到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中国需要认真研究它所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在与世界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外交工作。  相似文献   

15.
苏格 《当代世界》2018,(1):12-15
2017年国际形势跌宕起伏,乱象丛生.世界格局"变"与"不变"相互交织,处于重要转型期和深刻变革期,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持续"东升西降",世界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向亚太转移.美国将衰未衰,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中国将强待强,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议程设置权、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在变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我们最大的内生机遇;国际结构的重组与调整,是我们重要的外生机遇.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为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前途不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际话语权建设是当代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话语权的哲学基础源于福柯关于"权力与话语"的论述,此后辐射至国际关系、传播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合概念。追溯国际话语权研究的理论渊源,厘清其学科谱系,进而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将有助于对标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和自身的不足。针对当前国内研究中普遍存在战略性研究多于策略性研究、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理论不能与外交实践相结合的现状,本文以国际核心期刊《国际安全》为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聚焦领域、研究议题、作者分布等维度对该刊2012—2016年的涉华文章展开分析,寻求可操作路径,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对外援助事业随国际、国内形势而变化。近年来官方对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视不仅促成中国对外援助指导思想的转变,也为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奠定了理念基础。中国为发展合作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实践不断丰富:一是基于本国成功经验而开展的减贫国际合作成为重要公共产品,二是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合作方式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三是借助三方合作更好地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四是持续加强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供给。中国对外援助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经济、技术实力有限、援助项目可持续性不足、受援国国家治理与互不干涉内政之间协调困难、国际发展合作的话语权有待提升等挑战。未来,中国应注重从制度建设、资金筹集、可持续性提升、受援国能动性发挥、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做更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8.
外交安全智库是一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重要行为体。权力资源和权力运用是分析外交安全智库国际话语权的两个维度。从权力资源的维度看,智库拥有政策供给、理论供给、人才供给、平台供给与舆论供给五种资源;从权力运用的维度看,智库通过影响本国决策、影响他国决策、塑造国际议程三种方式来提升其国际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安全智库迅猛发展,但中国外交决策需求与智库供给间存在需求—供给差,智库在国际话语权方面的优势尚不明显。提升智库国际话语权,根本上要推动研究议程的转型升级,满足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对政策供给和理论供给的需要;推动组织形态和研究方式变革,提升政学交流、人才供给水平和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加强话语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对话平台,提升舆论供给特别是国际舆论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然而,当前提升话语权仍然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主要是话语主体能力有待提高、话语内容有待创新发展、话语平台效用有待发挥、话语外部环境存在一定障碍。提升话语权的路径包括强化话语主体,提升政党形象;优化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质量;搭建话语平台,传播中国声音;展示话语权力,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关于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的诸多讨论中,究竟要不要突出“中国特色”的问题逐渐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我认为,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必须突出“特色”。这既是由社会科学理论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又是理论自身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当前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起步晚、差距大、任务重这一现实情况的要求。关于“特色”问题的争论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能不能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将决定着下个世纪我国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