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兵是显示国威军威的军事仪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对此十分重视。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先后组织过十多次国庆阅兵,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次。开国大典阅兵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三日在北平(今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典礼,然后举行阅兵。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兼平津卫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分别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筹备工作。受阅部队以陆军为主,刚开始筹建的海、空军…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9):116-11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进行第14次阅兵。尽管我军兵员素质大幅提高、武器装备不断升级、军容军威越发雄壮,但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因其无法取代的“第一次”,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10月1日60华诞,我们共举行了14次国庆大阅兵。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更是综合国力的展示。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最能积聚军心、民心。而胜利日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对英雄的怀念,又肩负着展示国家武装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连续举行了11次国庆大阅兵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1949年至1959年,中国连续进行了11次国庆阅兵。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盛大的阅兵仪式鼓舞了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成功举办,阅兵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笔者查阅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14次阅兵情况时,发现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有三项内容,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阅兵式,三是人民群众的游行活动,其中“开国大阅兵”是重头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进行第14次阅兵进行庆祝,尽管我军兵员素质大幅提高、武器装备不断升级、军容军威越发雄壮,但1949年阅兵因其无法取代的“第一次”,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这已经是属于历史上的一页了。时至今日,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兵,仍然还在清楚地记忆着,在新中国开国前后,曾参加过四次阅兵的事。第一次阅兵,是在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后举行的人城阅兵式,也叫人城式;第二次阅兵,是在这年3月25日,在北平西苑机场,毛泽东同志检阅了我装甲兵坦克部队;第三次阅兵,是在这年10月里日开国大典上;第四次阅兵,是在1950年Ic月1日国庆节,即第一个国庆节。这四次阅兵,这位老兵都参加了。这位老兵名叫朱和桥。从枪林弹雨中钻过,头部嵌着弹片朱和桥,山东省淄博市博兴县盐蛇乡朱家屯人。父亲鸿祥,…  相似文献   

7.
正阅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神圣而庄严的盛典,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1959年连续举行过11次国庆阅兵。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又分别于1984年、1999年和2009年举行了3次国庆阅兵。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日,届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这将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14次国庆阅兵。在此之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共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9.
阅兵,是传统的军事仪式。早在公元前,我国就有了阅兵活动。春秋时期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到了汉代,阅兵形成一种制度,受阅内容增加了一些打斗动作。至清代,督抚三年一次的阅兵叫“大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一向重视阅兵。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就举行过盛大阅兵式。新中国成立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0.
陈辉 《党建》2009,(10):56-57
从1949年到1999年,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从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举行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至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又相隔了15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09,(3):56-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12.
孟红 《党史文苑》2009,(5):18-23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我国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  相似文献   

13.
阅兵是一个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后,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共和国上一次举行国庆阅兵是1999年,这10年来,中国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84年,我国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的雄姿和阵容,反映了当时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水平和精神风貌,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开国大典、国庆5周年、10周年和35周年等4次国庆大阅兵,更具有代表意义.开国大典阅兵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盛大的阅兵活动和群众游行.举行开国大典阅兵,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以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的决定,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任主任,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5.
红军在长征前曾举行过两次阅兵.现在看来,当时的阅兵条件虽然简陋,形式也简单,但却意义非凡.1933年6月30日,项英以中革军委代理主席的名义发布命令,确定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之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举行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将每年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从此,八一就成为当年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国庆阅兵:开国大典中的最美乐章 1949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举行阅兵式.中共中央极为重视这次阅兵,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参谋长唐延杰为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1984年国庆,邓小平在天安门广场检阅海陆空三军将士阅兵,显示国力、振奋军威,是一件庄严而又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它是军人向祖国的汇报,是一个主权国家国威军威向世界的展示。正因为如此,国家大典上的阅兵更格外引人注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一共举行过12次阅兵。12次阅兵,十二分自豪。当我们用新旧对比的目光去回顾它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共和国的发展变化,看到人民军队一步步成长壮大的历程。12次大阅兵回眸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相似文献   

18.
阅兵,既是武装力量的展现,也是国威军威的显示,更是综合国力的展示。一个国家的强弱,在阅兵场上可以一览无余。从新中国成立到1999年,我国共举办过13次国庆大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国庆大阅兵。  相似文献   

19.
黎煦 《党史博采》2009,(10):24-27
<正>在新中国历次阅兵中,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给人们的印象也很深。但是,人们也许不知道这次国庆阅兵背后的许多故事。对是否搞这次阅兵一开始有争议自从1959年我国国庆阅兵之后,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9,(3):120-122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国威、军威和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建国10周年、建国35周年和建国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