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26年,毛泽东与郭沫若在广州相遇、相识、相知,其后两人之间的友谊延续了整整半个世纪。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应爱国民主人士之索,书赠1936年2月词作《沁园春·雪》一首,顿时轰动整个山城。词曰:  相似文献   

2.
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郭沫若无论是作诗,还是写剧本,常常是"妙思泉涌,奔赴笔下"。就是这么一位才子诗人、文坛巨擘,也是非常重视修改的。他写《孔雀胆》"虽然只费了五天,但改却费了二十天以上"(《〈孔雀胆〉的润色》);写《蔡文姬》"费了七天工夫。但其后在上海,在济南,在北京,都修改过多少次"(《蔡文姬·序》);而剧本《武则天》自初稿发表的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则"进行了很多次的修改"(《武则天·序》)。他认为"文章写好后,要翻来  相似文献   

3.
情趣郭沫若     
刘大为 《党史纵横》2004,(12):31-32
1958年10月,我国派出了一个由工农商学兵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访朝,参加当年在朝鲜举行的中朝友好月活动,同时代表中国人民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代表团由郭沫若同志担任团长,甘泗其同志为副团长。由于这个代表团要参加的群众活动较多,很多场合团长都要讲话,需要专门配备撰写讲演稿的人员,于是我和毛烽同志便以秘书的名义奉命参加代表团,担任专门为郭老起草讲演稿的工作。在与郭老朝夕相处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一代文豪的文思才情、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家风采,同时也近距离地看到了平常生活中一个充满情趣、诙谐幽默、乐观…  相似文献   

4.
翻开毛泽东与郭沫若半个多 世纪友谊交往的档案文献史料, 处处闪耀着政治豪情与文化浪 漫、革命理想与现实斗争、真诚友 谊与超人智慧的灿烂火花。 革命风浪中相遇 1921年7月,毛泽东作为湖南 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在上海前后 逗留月余。而此时,郭沫若为筹备 创造社的《创造季刊》第二次由日 本返沪,住在上海泰东图书局编 辑部的楼上。历史为两位巨人提 供了见面的机会,可惜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9月底,八一南昌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地区受挫。10月3日,南昌起义南下部队在流沙教堂召开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会后,首脑机关和后卫部队在向海陆丰  相似文献   

6.
五人生命寄一螺,怪事今霄意外多。漫道沙场征战苦,老爷车子费张罗。这是郭沫若1938年9月赴武宁途中口占的一首诗。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日本的郭沫若投笔请缨,回国抗战,于1938年4月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  相似文献   

7.
今年,又是一个甲申年。 60年前,郭沫若同志的一篇《甲申三百年祭》,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抗日战争必将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之花必将在华夏大地盛开。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全党应该如何应对? 郭沫若同志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8.
肖小华 《世纪桥》2009,(20):31-32
一、与井冈山失之交臂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这是无产阶级在反革命的血腥屠杀面前,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在这历史转换的严重关头,郭沫若表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坚定立场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8月3日,当他在九江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后,立即和李一氓、阳翰笙、梅龚彬一起奔赴南昌,加入起义部队。当时九江到南昌的火车已经停运,  相似文献   

9.
[原文]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与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木共车)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矛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相似文献   

10.
汤雄 《世纪风采》2011,(4):34-36
1926年初,时年34岁的郭沫若身穿长衫马褂,头戴同盟帽,与周全平、常云湄等人一起坐火车从上海出发,来到昆山县正仪站下车,  相似文献   

11.
1971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在北京故宫举办,首次展示了来自新疆的两件文书:一件是白居易诗《卖炭翁》抄件,署坎曼尔元和十五年抄;另一件是作于元和十年(815年)的三首诗《忆  相似文献   

12.
张家康 《党史文汇》2000,(11):30-33
他们是一对时代的孪生子,诞生在“大中华老大帝国最背时的时候”。过多的民族灾难,沉重的礼教包袱,使他们变得郁悒寡欢。当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主的文化人时,这种郁结沉淀的忧患意识,便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对历史和未来担当起道义的责任。他们在新文学运动中的突出表现,为推进中国历史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他们政治理想不同,人生道路也就不同。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思考空间。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1915年9月,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提出了中国文学革命的口号,他在一首长诗中说:“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当代诗坛,与毛泽东交往最多、切磋诗艺最勤者,当属郭沫若了。毛泽东与郭沫若同为文豪巨擘,诗词,则成了他们相知相交的纽带。以致郭沫若两次到韶山时,都充溢着诗情雅意。  1963年11月12日,身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等乘车从长沙经湘潭来到韶山参观。这是他第一次访韶山。是日,正值韶山秋雨纷纷,71岁的郭老游兴甚浓,在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革命活动陈列室后,执意攀上楠竹坨,满怀虔诚地拜谒了毛泽东父母亲合…  相似文献   

14.
赴南洋募捐之际,郭沫若突然收到陈诚的电报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从日本回到阔别近10年的祖国,抵达上海。1928年2月,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代主任的郭沫若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避难日本。10年后,在祖国危难之际,他毅然请缨抗战,秘密回国。行前,郭沫若作七律一首,以明其志: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此诗后被报纸刊登,传诵一时。在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郭沫若情绪激昂,铮铮之言掷地有声:“国势危殆至此,舍全民族一…  相似文献   

15.
[原文]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今,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汉书·杨震传》)[译文]杨震任东莱太守,他去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从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在昌邑当县令.王密前往拜见,至夜,从怀中取出十斤金子赠予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王密说:“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走了出去.[小议]行贿受贿,是一种肮脏交易,因而往往是在两者之间暗中进行.“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是这些人的一种普遍心态,以为没有第三者知道,行贿者不觉汗颜,受贿者心安理得,因而都有恃无恐.作为封建官吏的杨震却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种廉洁自律的品德是可贵的.  相似文献   

16.
古人有“一字师”之说,意思就是别人在一个字上指点了你,在这个字的意义上,他就是你的老师。其中,唐代郑谷改齐己《早梅》诗一例,流传甚广。《诗人玉屑》的记述是:齐己听说住在袁州的郑谷很有才学,便携带自己的诗作去拜访他。郑谷读到齐己的《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句时,指点他说:“数枝开”还不算早,不如改成“一枝开”。郑谷因此被后人称为“一字师”。  相似文献   

17.
严农 《党史天地》2006,(5):14-20
毛泽东与郭沫若,两位中国近代历史画卷中的风云人物,一位是伟大的政治家,一位是文坛巨星。联结他们的是救国理念、革命思想。他们之间,有思想的交流,有诗文的唱和,初聚江城农讲所,他们共同探求马克思主义;重逢山城重庆,他们共同谋求中国和平之出路。一篇《甲申三百年祭》,集中体现了二人对历史发展的共识,毛泽东不仅将它作为延安整风的文件,而且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在革命即将胜利之时,以告诫中国共产党人……他们之间有理解,也有误解,因为他们既是伟人,也是普通人。  相似文献   

18.
[原文]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录自《史记·循吏列传》)[译文]有个来访的客人送上几条鱼给鲁国的丞相.但丞相不肯收下.客人问:“听说相爷您是特爱好吃鱼的,现在我送鱼给您,您却为何不肯收下呢?”丞相答道:“正因为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不能接受.我现在是丞相,有经济能力买鱼吃;可一旦因为接受了别人赠送的鱼而被免职,那又有谁还会送鱼给我呢?因此我不能收你的鱼.”  相似文献   

19.
修改     
解放前,上海有一个叫盛锡福的制帽商。起初,他帽店的招牌是这样写的:“盛锡福帽商,制造并出售帽子,收现金。”第一个朋友看后,觉得“帽商”二字纯属多余,因为后面已有交代。于是盛老板去掉了这两个字。第二个朋友看后,觉得做生意收钱天经地义,没必要特别强调它,于是盛老板又去掉了“收现金”三个字。第三个朋友看后,觉得除“盛锡福”三字外,其余的字都显得累赘,不便传诵,建议也去掉。  相似文献   

20.
孩子剧团是在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的炮火中诞生的。这时,从日本回来参加抗战的郭沫若先生,担任了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得知孩子剧团成立的消息,非常兴奋。他给孩子推荐了一个稳妥的落脚点——上海第一国际难民收容所。所长姚潜修曾是东京左联分盟的成员,与郭先生很熟。 在郭先生主办的《救亡日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