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中国工业化是毛泽东一生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自抗日战争后期 ,毛泽东找到了一条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道路 ,即由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担负领导作用 ,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和尽可能争取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合作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 ,国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的实践证明了这条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本文还对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宝贵成果 ,以及毛泽东在犯严重错误、发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均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分析。毛泽东是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开拓者 ,他的成功与失误 ,都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夏远生 《湘潮》2013,(4):11-13
时人纷说“中国梦”,伟人毛泽东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中国工业化之梦。革命战争年代,他在延安时指出:“要使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需要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52年,他又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也是毛泽东一生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回湘,也特别关注湖南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整个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 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毛泽东对于在当时主要涉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①,进行了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我们今天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毛泽东认为,只有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有牢固的国防基础,使国家富强。1953年8月,党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52年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毛泽东对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我们必须深入探讨毛泽东对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关系的认识。一、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关系问题近代以来,每一个中国人都从百年屈辱中强烈地感受了工业化的西方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之间的差距。工业化并通…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人们通常是在两种含义上进行讨论。一是广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即把我国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般是用“工业化”的概念来代表替“现代化”的。二是狭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其含义仅指如何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关系,以加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多的是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工业化”这一术语的。本文仅就后一种意义上的工业化道路作以简要的回顾。一 1944年5月,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势已定,为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首次向全党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他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员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一年后,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系统化。至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有了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指出: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结束,中国人民久已期盼的这个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而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直接导演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戏的,就是素有红色掌柜之称的陈云。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而又曲折的探索。毛泽东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发展我国的现代工业,阐明了工业化的重要意义,论证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毛泽东的工业化道路思想对我国今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仍有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突破苏联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际原因  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弊端的暴露以及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封锁禁运,这是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走工业化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之路。毛泽东为实现中国工业化构想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做出新的贡献,真正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落实于工业化实践中,从而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推向前进。 一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能够实现工农业生产发展,又不同于西欧、苏联、东欧新型的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他讲的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从内容上来说,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发展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同时并举的道路。它的基本精神之核心,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较能符合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客观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孙占元 《理论学刊》2012,(3):26-31,128
毛泽东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指引,以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民族振兴为己任,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和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不懈的追求,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工业化,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思考新中国的建设时,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工业社会的构想。他明确地将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并且指出要通过解决土地问题、发展文化事业和利用资本主义为中国的工业社会建设提供劳动力、市场、技术和资本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其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回顾与剖析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是十分有益的。一、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地位和发展速度问题的认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毛泽东同志的夙愿。早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4.
梁柱 《党的文献》2011,(3):70-76
使社会主义中国既强大又可亲,是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性思考和追求,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既形象又具体的说明。对于实现国家富强的任务,毛泽东经历了一个从"国家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逐步深化和拓展的认识过程。在毛泽东看来,虽然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做到可亲,但不是自然生成的,还要靠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才能够得到实现。"强大"与"可亲"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使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可亲"关系建立在这种现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国家的工业化,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思考新中国的建设时,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工业社会的构想。他明确地将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并且指出要通过解决土地问题、发展文化事业和利用资本主义为中国的工业社会建设提供劳动力、市场、技术和资本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工业化道路是毛泽东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开创性贡献。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之路、依靠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主要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产生的原因,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导致社会制度的更替以及东方社会如何实现工业化。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运用到苏联进行积极的探索,尤其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不仅对苏联,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河,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雷儒金 《党史文苑》2005,(2):11-12,24
中国式工业化道路是毛泽东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开创性贡献.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之路、依靠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探索新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代宗师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 ,都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本文拟从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措施三个部分来阐述毛泽东对新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一、战略目标1944年5月22日 ,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首次明确提出 :“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①1945年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 ,毛泽东则从党的纲领的高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②所以说 ,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的工业化”始终都是…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在西方列强入侵的炮火中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工业化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毛泽东顺应历史的潮流,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探索成就,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考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工业化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始终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前期、部世界的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