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颖 《湘潮》2012,(11):4-6
体育,是毛泽东毕生关注、倡导的一件大事。新中国成立后,他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确定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方向和任务,推动形成了热爱体育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中国体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是毛泽东财经思想的核心.这一方针是毛泽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提出来的.抗日战争转入防御阶段后不久,陕甘宁边区就处于国民党的包围之中,财政经济一度陷于严重的困境.然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在毛泽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引下,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研究毛泽东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思想及其作用,总结当时党和军队怎样在极其严重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经验,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体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体育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人民群众在题词精神鼓舞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群众性体育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北京市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增强人民体质,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谭博 《奋斗》2014,(1):29-30
正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重视文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他就对革命文艺进行了很多重要的理论概括。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里程碑。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简称"双百"方针),解决了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又一个里程碑。一、"双百"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伟大创造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对体育的酷爱和深刻见解在世界伟人行列中也是少有的。毛泽东一生以不断进取的姿态热爱体育锻炼。他从幼年开始直到晚年,从未间断体育活动。他倡导体育运动,研究体育理论,勇于体育实践。他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至今仍是中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严酷现实,毛泽东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方针。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后,针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现实,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武器先进与否,极大地鼓舞了全党的信心和士气。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先后粉粹了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和  相似文献   

7.
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而深谋远虑,作出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制定了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创建和成长壮大起了决定性作用。据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先后对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作过170多项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8.
青 年毛泽东从求学时代就立志改造社会、救国图存。为此 ,他勤奋研读中外典籍 ,并有意在体魄、意志方面进行刻苦锻炼。值得注意的是 ,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国真理的过程中 ,结合自己的体会而十分关注民族素质的改造、国民人格的重塑 ,认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1917年 ,他撰写长篇论文《体育之研究》 ,发表于当年4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1]。这不是一篇仅就体育谈体育的文章 ,文章的重心是把体育放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位置上 ,围绕人的“体魄”和“精神”的关系 ,阐发全面发展人格的观点。文章提出了“身心并完”(笔者注 :完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创建了以工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是这支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领导这支军队打败了内外敌人,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亲自组织下,这支军队的政治教育也有了许多重大的发展。在这支军队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毛泽东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也逐渐孕育、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而深谋远虑,作出了一系列英明决策,制定了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创建和成长壮大起了决定性作用。据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先后对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作过170多项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为实行对日作战,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军事战略方针。然而,这一方针当时并未得到全党全军的完全理解和认同。此后,毛泽东根据战争实践,丰富发展了这一方针的内涵,并在集中全党全军智慧的基础上将其重新概括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实行这一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毛泽东在这一战略方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正式把"四化"写进党章,并把这一要求作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总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北京市委领导各级党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提高全市干部队伍素质,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目标,也对北京市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一、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提出背景干部队伍"四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党的政治路线而提出来的。毛泽东曾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也就是说,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讲民主问题很多时候是从民主作风的意义上说的。毛泽东的民主作风思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第一,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关于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的理论观点,这是毛泽东民主作风思想的逻辑起点;第二,民主作风是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紧密联系的,掌握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是形成民主作风的前提;第三,毛泽东的民主作风思想内容丰富,指出了缺乏民主作风的种种表现及其危害性,强调了发扬民主作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发扬民主作风的方针、方法和原则。此外,从实践上看,毛泽东还是发扬民主作风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9,(22)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黑龙江省广袤壮阔的大地上,一代又一代满腔热血、奋勇争先的黑龙江体育人,奋勇拼搏,勇于超越,不断进取,砥砺前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展现龙江面貌,书写龙江速度。发展体育增强体质保卫祖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新中国成立后,为普遍增强人民体质,原松江省和黑龙江省体委作出了以学校体育为基础,以体育教师为骨干,团结体育积极分子,广泛开展以工、农、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青团》2015,(1):16-17
<正>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相关要求,面对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体育锻炼意识不够、体育活动氛围不浓、网络依赖度过高和"宅男宅女"、"低头族"等问题,团中央书记处给予了高度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7,(10)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半个世纪以来,"双百"方针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贯彻"双百"方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革命和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毛泽东一贯坚持和强调的基本思想。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和阐述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方针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和1948年4月,先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共产党人》2012,(Z1):20-21
正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事无巨细,亲自周详严密调查分析后,作出科学的判断,最后形成了指导我党的方针、政策。这种富有特色的调查研究思想,  相似文献   

19.
微·信息     
周友贵 《党课》2012,(11):128-128
@党课半月刊V:【党史上的今天】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当年唯一的体育刊物《新体育》杂志以整页的篇幅刊登了这一题词,并突出宣传了体育事业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江西领导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中央苏区,领导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各项建设,在他的直接领导和他的正确方针影响下,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军事"围剿"。这些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源泉。毛泽东正是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将军事斗争、党和军队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使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源泉,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