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9年9月初,周令钊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泽东像。他选取的参考图像是毛泽东在北平和谈时的照片:毛泽东头戴八角帽,领口敞开,面带胜利的微笑,背景鲜红。那些天,周令钊夫妇每天天刚亮就带着一天的干粮登上城楼,一直画到天黑。9月30日,画作完成,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特地来看,评价道:"像!非常  相似文献   

2.
<正>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感叹:"用人难,识人更难。"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识人方略,为党和国家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周恩来看来,人才有一个从"潜"到"显"的发展过程。识人贵在善于在一个人未显之时识别其潜在的才能。1934年9月,丁振愈来到周恩来身边当警卫员,这个小战士机灵又勇敢。刚来的时候,写个"丁"字还要费好大力气。跟周恩来学习几个月,就能写家信了。长征以后,碰到打仗,总想冲到战场上去。遇到敌机轰  相似文献   

3.
雷锋的先进事迹,在1963年1月就已经引起周恩来的注意,并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赞誉。在这年1月的春节期间,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对文艺界人士说:“你们这些作家,应该大量地反映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东北有一个战士叫雷锋,他的事迹可以写一写……” 《毛主席的战士——雷锋》长篇通讯于1963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刊出当晚,周恩来和邓颖超就在灯下谈了这篇稿件。周恩来还亲自给《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打电活,他指示说:雷锋是个好战士,要估计到这个战士影响很大,需要很好地宣传这个典型。周恩来还叮嘱说:  相似文献   

4.
正1971年1月29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客人时提起了自己当年留学日本时的经历。他说:"我是1917年9月到1919年4月在日本,有一年半时间。我住的地方比较多,换来换去。"据笔者考证,当年周恩来在东京短短一年半,"换来换去"竟达八处之多,这在留日学生中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正开国大典前夫妇携手绘制毛主席像早在迎接北平解放时,周令钊就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带领学生们画宣传画、写标语,布置会场。他才思敏捷,成了中央美术学院有名的"快手"——构思快、动手快、干得好。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周令钊接受了上级交给他布置会场的任务。经过现场考察,周令钊利用会场里的8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了一个用木板制  相似文献   

6.
2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回顾了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后说,周恩来同志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周恩来,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1964年10月2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由周恩来总导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东方红》通过诸多艺术形式,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历程。以后又连演14场,笔者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以后又多次看过舞台纪录片。有人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源自"上海之春",而实际上有更早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正>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席间,周恩来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台儿庄大战,周恩来献计李宗仁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二集团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百岁高龄、七十年党龄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令钊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或许,周令钊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他的作品却家喻户晓:绘制天安门城楼第一幅毛主席像,设计共青团旗、少先队旗、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主笔设计政协会徽,参与设计国徽,参与设计第二、三、四套人民币……为中国造型,为人民设计,周令钊一辈子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潜心创作,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奋斗和坚守成就了不凡业绩。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自幼年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他光辉的人生历程中,周恩来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奋斗不息,鞠躬尽瘁,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起光辉的典范,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了中华之崛起幼年的周恩来由于家道的衰落,早早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对此,周恩来曾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  相似文献   

11.
正周恩来极富人格魅力,温文尔雅、谦和忍让,是人们对他的共同认知。抗战时期曾和周恩来多有交往的美国驻华使馆官员谢伟思说:"周是非常熟练的、敏感的、感觉力强的、明智的人。""我未见过周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静,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基辛格也认为周恩来"温文尔雅,耐心无尽,聪慧过人,机巧敏捷",是他生平所遇的两三个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人之一。就连周恩来自己也说:  相似文献   

12.
正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相似文献   

13.
孟兰英 《世纪桥》2013,(2):10-13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党和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中心,是周恩来经常处理国务和外事的地方。这里发生和处理过的事情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从大会堂的每一个办公场所。到每一个厅室都留下了周恩来的足迹,倾注了周恩来太多太多的心血。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永远地镌刻在了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的心里,引起了人们众多的难以忘怀的思念和回忆……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看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看到对周恩来的扮演者王铁成的现场采访。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与生活中的周恩来一样逼真,人们都感到神奇,王铁成现场揭示了这个秘密。他首先谈到了周恩来的"修养",王铁成就是掌握了这一点,才出神入化。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一个人走路,慢了就显琐碎,快了就显得忙迫,周恩来从小就深得家传,步子是有节拍标准的,王铁成现场给观众演示了一  相似文献   

15.
正1952年秋天,周恩来到上海视察,会见了他的表姐、童年挚友、时任华东机关幼儿园保育员的龚志如。龚志如在向表弟讲述她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突然收住了话头,对坐在身旁的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说:"可惜你们俩没有个孩子。"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谁说我们没有孩子?我们一共有10个。"说着,周恩来还伸出右手,上下翻了一下,表示10个的意思。就在龚志如十分惊讶和茫然不解时,周恩来又严肃地说:"这10个孩子的父母为革命牺牲了,我们就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中国行将建立前,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北平那天,毛泽东对周恩来等几位中央领导人说:"今天我们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城后,有人认为掌权了,条件好了,应该盖一些楼堂馆所,搞得气派一些、豪华一些。对此,周恩来坚决不赞成,他曾对薄一波说:"连清朝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办公的地方也只有东华厅、西华厅;办事的大员只有四五个人,他的衙门总共不过十几个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告诉周恩来:对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看他们10天,叫他们坦白交代,争取从宽处理……”1971年9月13日,林彪率叶群等人出走几小时后,中共中央根据雷达监视的结果和从周宇驰等人的直升飞机上缴获的大量材料,初步判断出林彪等人是叛逃。当天,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紧急会议,宣布了林彪叛逃事件,研究部署应付各种情况的措施。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下令扣押了山海关没来得及登机叛逃的人员;通知广州军区,抓获了由北京乘火车到广州,为林彪另立中央打前站的“联合舰队”的十几名成员;…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2-42
正1982年初,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的时候隆重推出《周恩来传》。为编辑出版《周恩来传》,负责撰稿的李琦、金冲及等人决定前往西花厅当面聆听邓颖超的意见。邓颖超在接见他们时,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恩来的事,我不直接提意见。他不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建成之后,人民大会堂就一直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平时,大家只能站在远处观望这座宏伟的建筑。1978年,人民大会堂的解禁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在不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将人民大会堂向各界人士开放参观?有位高级领导人当场提议:"人民大会堂应该而且可以在不进行重大活动时,向各界群众开放。"人民大会堂开放,就这样变成了现实。1979年1月27日晚,一度中断15年的首  相似文献   

20.
安振常,山东泰安人,1969年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调入西花厅工作,担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厨师.1992年邓颖超去世后,回到人民大会堂,直到1994年退休. 周秉宜,周恩来侄女.为了多角度全面地了解周恩来生前的饮食习惯,并把它作为历史资料保留下来,2012年5月21日,周秉宜专程采访了安振常. 周秉宜:安师傅,1971年5月我从河北部队农场劳动锻炼回北京探亲时,到西花厅看望了伯伯和七妈(指邓颖超——编者注).记得那是第一次见到您.您是哪年去的西花厅呢? 安振常:我是1969年秋天进西花厅为总理和你七妈服务的.在这之前,给两位老人做饭的一直是桂师傅(指桂焕云——编者注),桂师傅是江苏淮阴人,1949年刚一建国他就进西花厅了.我去了以后,给总理做饭的主要也是他,我更多是负责你七妈的伙食.另外,像取菜、打扫卫生什么的,做点杂事.我刚去时,对总理和你七妈的生活习惯、各自喜欢吃的东西都不熟悉.后来,跟着桂师傅学习,自己也慢慢地摸索、了解,逐渐地也就熟悉了他们的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