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红  王翔 《长白学刊》2023,(3):121-130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是我国社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组织结构性缺位与治理功能欠缺已成为制约其有效协同社区治理的主要瓶颈。日本社区营造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开启到发展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社区营造的实践逻辑来看,政府提供“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加强非营利组织培育发展以及促进市民参与等是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重要保障。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基本经验是注重对非营利组织赋能,并使其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力量。“新公共性”理念、《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及“协动政策”是日本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亟须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区公益创投与社区基金会政策创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与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晓峰 《前进论坛》2008,(12):12-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在重庆、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要在积极探索中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字社会创造了虚拟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依靠互联网技术,联通各终端用户,以平台形式畅通了信息要素的平等流动。从空间视角看,网络空间要素流动打破了城乡界限,呈现出数字社会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趋向。公平正义的网络空间为信息要素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空间环境,而促进网络空间统筹城乡发展有必要诉诸治理力量。借助治理的思想,本文通过对主体自身和要素流动的实际情况考察,明确了网络空间融合城乡发展尚需贯彻三种协同主体的理念,并推动物流建设和保障建设,以实现网络空间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宣布经国务院同意,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成渝两地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面对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重庆和成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一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中央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为推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非营利组织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志刚  胡佳 《前沿》2006,(5):212-21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构想,也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目标体系。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的第三方力量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着重要的协调、辅助和补充功能,其发展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但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内部不和谐、外部不和谐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组织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来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全力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江苏省东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了该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村工作情况。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检查组建议:尽快做深做细建设详规,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对镇村空间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包括建筑外形、建筑功能、建筑色彩、历史人文特色等进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2,(11):F0003-F0003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健全服务组织体系、完善服务网络,扩大服务受益面,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在深化统筹城乡改革中,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立足社区,积极探索以居住地为单元的社区治理模式,整合力量,调动党员、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参与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期、新阶段,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和优势,为统筹城乡发展聚力助推.是统一战线干部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统一战线成员肩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面对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历史机遇,统一战线要牢固树立一种意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国论坛》2004,(4):F002-F002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并以此统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局,将农民所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首要问题,突出“为民”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成都的进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寄语重庆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是党中央对重庆市的重托和期望。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强宣传工作,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南川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突出“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握重点,下移重心,开拓创新,真抓实于,使全区宣传工作形成了特色,呈现出全面推进、亮点鲜明的新风貌,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南川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沦支持、文化条件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世纪行》2006,(9):23-26
王生铁要求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认真履行职责;王生铁在武汉市调研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王生铁在荆州调研时指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副省长办提案;恩施州政协提案促成了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杰  肖卫 《中国发展》2011,14(4):60-65
该文分析了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城乡二元体制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公共投人等方面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深层次的约束。该文建议,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破除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创新农村各项经济制度,释放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力量;统筹城乡公共投入和服务,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彪 《湖湘论坛》2002,15(6):48-49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非营利组织快速增长,构成了多元社会中规模宏大且高度活跃的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力量,不仅对社会生活也对经济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面临各种困境。本文试图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作些探讨。一、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面…  相似文献   

16.
扩大城乡社会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浙江统筹城乡社会就业的持续供给,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评述了浙江统筹城乡社会就业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模式:以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开发配置、充分就业和就业优先为导向,以统筹发展城乡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和谐创业的岗位持续供给为基础,以统筹政府和社会提供城乡就业服务的积极劳动举措为中介,以统筹城乡就业规划、制度、政策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保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启示及上海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国内的经验主要有苏南“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以工哺农、城乡结合的大城市城乡统筹模式;中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点的嘉兴模式;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的重庆城乡统筹模式等几种。上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重点仍然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和加大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力争在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樊文 《中国民政》2022,(13):25-2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组织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本刊从6个视角透视十年来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组织的殷切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发挥社会组织在不同治理领域的积极作用,为加强社会组织工作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20.
可顺祥  张晓松  洪波 《创造》2011,(11):38-43
城乡一体、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各种资源快速地向城市聚集,城乡差距拉大。如何构建科学的城乡关系?已经持续了5牟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的红河州开远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市,开远市依靠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探索,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坚冰,为城乡居民寻找“幸福魔方”,奏响了一部强势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铿锵乐章。临近深秋,本刊记者特别走进开远,实地感受其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探寻5年聚变突破的内生力量,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