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经济共同体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东盟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来源。七十年代以后,两个集团开始接触,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本文拟对两个集团之间经济关系的发展作一回顾与分析。 (一)七十年代东盟—欧洲经济共同体之间的经济“对话”在七十年代以前,东盟仍处于初创时期,尚未形成整体的地区性经济外交政策,欧洲经济共同体与东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东盟国家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在南宁成功地举办了5届,规模逐年扩大,结下了丰硕的果实.据统计,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接待东盟国家领导人10位,部长及部长级官员89位.另外,还有超过30家国外媒体记者82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纵横》2010,(11):112-112
1日,柬埔寨国会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金西童当天表示,这一协议是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于2009年2月在泰国举行的第十四届东盟峰会期间签署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地区主义便开始流行起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公认为一个很成功的典例。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却发展得很不顺利和不协调。在东南亚,东盟的前身是东南亚联盟(ASA)和马菲印邦联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1~31日)●1日,柬埔寨国会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金西童当天表示,这一协议是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于2009年2月在泰国举行的第十四届东盟峰会期间签署的。  相似文献   

6.
绪言本文主要探讨大体上从1972年年中至1976年年中这一期间,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与九国欧洲经济共同体或称共同市场之间的关系。第一部份概述这四年期间它们之间关系的重大发展,如共同体扩大时发表的联合意向宣言;东盟国家为达到改进欧洲共同体普遍优惠制所作的努力;欧洲共同体处理优惠制安排中未包括发展中国家贸易问题的主要法律文件;以及东盟——欧洲共同体联合研究小组的建立。本文第二意份,是从以欧洲共同体为一方,以东盟为另一方的政策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关系的发展,并指出  相似文献   

7.
●6月3~5日,为期两天的第十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4日在柬埔寨海滨城市西哈努克市结束。与会各方就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广泛共识。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和东盟10国及东盟秘书处高官出席了本次会议。柬埔寨首相洪森(前译云升)5日在首都金边会见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时说,中国的支持与援助为促进柬埔寨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月4~6日,为期3天的亚洲安全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4日在会议开幕式上表示,亚洲和欧洲没有任何政府会承认台湾独立,独立只会…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4月)3月1日,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在北京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特使、中央对外部部长黄平君。1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外长维文。1日,第7次越南—新加坡防务政策对话在新加坡举行。1~2日,越老陆地边界勘界立碑联合委员会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3日,第22届东盟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清迈市举行。按议程,本届会议重点讨论老挝201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优先目标,东盟经济部长经济工作小  相似文献   

9.
日本已摆开作为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引路人的架势。这点在吉隆坡召开的东盟最高级会议上已变得很明显了。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坚决要在它为计划中的五个互为补充的工业工程提供十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中附加上一个条件,即“每个工程都是作为东盟的工程而建立的”。当东盟的部长们在工业化和实现工业化的方法和步骤等优先考虑的问题上,以及在它们之间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速度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主要靠日本来提醒他们:要取得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东盟对话关系的成果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可追述到1991年。1991年7月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作为马来西亚政府邀请的客人出席在吉隆坡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中国对发展与东盟的互利合作关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随着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于200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并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十年来,其重要性日益增长。这本书是研究东盟全面情况的成果,汇集了1975年6月以来十一位研究工作者从不同领域对东盟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该书序言中指出:“执笔本书的十一位工作者各有不同的专业,研究东南亚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当他们在分析象东盟这种正在不断发展的新现象时,就很自然地会出现各种不同观点,这也是对东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喜现象。可以  相似文献   

12.
一、东盟加快经济合作步伐 1996年4月27—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第3次非正式会议,就加速推进区内经济合作做出一系列新的决定: (一)将经合领域从贸易扩展到投资。7国部长签署《东盟工业合作计划协定》,以取代收效甚微的《东盟产品互补优惠计划协定》和《东盟工业联营计划协定》。根据新的协定,参与工业合作计划的公司在东盟内部的跨国贸易可立刻享受0—5%的优惠关税(即提前享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待遇);各国政府对有关申请必须在60天内做出答复,而东盟秘书处收到参与国批文14天内必须给有关公司颁发资格证书。此协定不仅鼓励来自区外的投资,而且鼓励区内各国的相互投资。新加坡贸工部长明确表示,其主要目的就是与中国和印度争夺投资:1989—1994年,中、印在亚洲新兴市场中所占投资份额从23%升至59%,而东盟则从44%降至28%。  相似文献   

13.
8月3日 ,中国东盟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任首任会长。中国东盟协会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及热心中国与东盟友好的各界人士共同发起的全国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该协会旨在以民间形式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人员往来、组织研讨会和举办文化活动等进一步增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8月4日 ,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主管信息产业的部长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 ,讨论如何在东盟和中日韩 (10+3)框架下 ,促进各…  相似文献   

14.
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建立在东盟整体、湄公河流域国家和海岛国家这两大板块以及成员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三个层面上的关系,其对华政策也受这三个层面的影响。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欧洲经济共同体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近年来,由于苏美在欧洲的争夺加剧,特别是苏联的威胁日益增长,加之西欧国家经历了1973-1975年经济危机的冲击,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困境,这就促使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越来越把改善和发  相似文献   

16.
<正>3月30—31日,我院与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的"新起点、新机遇"——庆祝东盟成立5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我院副院长荣鹰、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菲律宾使馆临时代办戴鸳莺分别致开幕词,东盟副秘书长穆赫坦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多数成员为非伊斯兰国家且与以色列合作良好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现实在东南亚的投影,又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宗教转向”和东盟国家在伊斯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以色列实际上已成为东盟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成员国之间的宗教“柏林墙”。欧盟模式应是东盟可资借鉴的方向,东盟制度建设乃至维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一是加强东盟制度民主建设,二是东盟机构的“去宗教化”。马来西亚和文莱可以通过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宗教组织发出其宗教诉求,但东盟绝非在宗教上的合适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99,(2)
东盟地区论坛是在东盟的积极倡导下建立起来的,是以东盟组织为中心的地区安全论坛。1992年第四届东盟首脑会议决定,“在每一次部长扩大会议即将结束之时,再选择一个适当的空隙,召开一次东盟外长扩大会议,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行建设性磋商。”东盟将这样一个专门讨论地区安全问题的会议命名为“东盟地区论坛”(theAseanRegionalFo-rum)。参加东盟地区论坛会议的国家包括东盟的正式成员国、东盟的对话伙伴国、东盟的观察员国以及东盟特邀的贵宾国。参加会议的国家,除欧共体外,都是亚太地区国家。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向来是大国政治和军事角逐的焦点地区。东南亚国家为了保障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安全机制"东盟方式",这一模式在稳定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8 年东盟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出东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但在 2008 年 7 月以来柬埔寨和泰国发生的边境争端中作为不大,则反映出东盟安全机制的局限性。"东盟方式"在这两次重大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截然不同,正反映出东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1975年和1992年是东盟区域安全合作发展的两个分水岭。东盟在成立之初,并未考虑要成为一个军事同盟,成员国之间也基本上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合作。1975年的巴厘首脑会议通过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东盟在区域安全合作方面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此后,东盟成员国内部开始加强双边和三边的安全会作,但是这种合作仍然是在东盟这个机构之外进行的。1992年的新加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