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邵玲玉  杜维彦 《前沿》2007,(10):195-197
本文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导向鲜明。它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迫切期望,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崭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全面系统、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通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初步学习,我感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者、组织推动者和积极实践者。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抓住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建设的根本问题,坚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统一,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增强践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意义重大的时代课题荣辱观古已有之。“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长期执政背景、立足市场经济现实、面向…  相似文献   

5.
民主党派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社会优势和智力优势,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践行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议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主要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讲话立刻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随之引发整个社会对荣辱观的讨论并掀起学习热潮。各民主党派中央也雷厉风行,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各自党派的成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出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对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王广满 《党建研究》2006,(10):45-4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组织部门的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一、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增强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涉及理想信念、诚信明礼、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诸多方面,其中包含了荣辱观。荣辱观念,古已有之。“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于加强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共同愿景、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马钢深刻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认真对照“八荣八耻”标准,积极培育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企业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思想基础树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李振宇 《理论月刊》2006,(10):25-27
一个时代的荣辱观,是一个时代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荣辱观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倡导什么样的荣辱观,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当今,在时代变革、经济转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树立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意识,牢固确立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是百姓的殷切期盼,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李伟雄  李杨  李慧玲 《传承》2011,(11):38-39
江泽民同志虽未直接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概念,但他高度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法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论。学习江泽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乐元 《前沿》2007,(3):175-177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不但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褒扬先进典型等方式积极推进,更要通过无情揭露、谴责和批评各种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良言行来引导和匡正。大学教师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且与宣传机器和大众媒介的批评功能有很大不同,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配合部队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本期《政治教育》栏目集中编发八个专题的讲课提纲,希望能够为基层部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芳 《前沿》2007,39(1):185-18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揭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后,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积极按照办公厅党组的部署要求,组织机关青年、团员认真学习《“八荣八耻”党员干部读本》等读物,撰写心得,座谈讨论,交流体会,观看电教片,并积极融入省政协机关创建党建先进和文明单位,组织开展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使青年、团员充分认识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理解和把握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切实增强了学习“八荣八耻”、践行“八荣八耻”的自学性和主动性。初秋时节,在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陈新华,办公厅副主任陈澍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规律,即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根本任务相结合;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依赖于实践基础的规律。研究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规律,必须要研究社会需要和接受主体,即社会实践和"受体"层面;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的发展荣辱观取代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科学发展荣辱观取代发展荣辱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06,(9):43-43
第一,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他律和自律,亦即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的外部机制的基础。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些措施,已经勾画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的框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修养机制。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否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关键在于广大公民能否通过道德修养,升华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为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追求崇高道德修养的风气。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实践…  相似文献   

17.
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防止理解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不良倾向,进一步提高实效。主要包括: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突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性;坚持经济社会的进步,把握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与民众生活相贴近,提高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性;从思想文化方面问题出发,增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针对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体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向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推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8.
李瑞芳 《前沿》2007,3(9):129-13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官德以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的内容入手,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内涵一致、背景相同以及要加强官德建设,领导干部必须要首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过程按知、情、意、行进行,并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强化正确的荣辱认知,陶冶积极的荣辱情感,砥砺坚强的荣辱意志,养成良好的荣辱行为,是军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过程中几个互相联系、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揭示;通过考察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