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引用苏轼《赤壁赋》,他强调“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最为珍贵的这份苏轼情怀,是什么样的情怀?海南建设自贸港,应从中汲取哪些理念与思维?严明的制度设计:管好“纪纲”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中的一句话“纪纲一废,何事不生?”随后,  相似文献   

2.
孙勇才 《求索》2008,(12):120-122
余英时既反对极力维持传统文化,也反对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在余英时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表现。余英时认定中国文化是“内向超越”的价值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止”、“定”、“静”、“安”。通过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价值系统对人类最为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余英时既指出了中国“内向超越”文化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余英时提出文化重建必须以文化“自性”为前提、以文化传统为根本、以融合中西为起点、以严守学术为保证并且做“退而织网”的功夫。余英时在海外所做的工作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精神资源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余英时的文化情怀正是他的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滕朝阳 《今日浙江》2008,(11):45-45
人们注意到,汶川在地震发生之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得到极大弘扬,呈现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种波澜壮阔的景象,固然与地震造成的惨烈后果有关,但民生情怀与大局意识更是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撑。人们的民生情怀因巨大灾难而博大深广,  相似文献   

4.
邹万银 《前沿》2006,(8):218-219
《燃烧的情怀》是一部报告文学,纵观其书也可称是实用文体。所谓“实用”,是因其可净化心灵,慰藉精神故尔。其实,文章之始,多缘实用。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铸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古老的文章,是古人为了占卜、祭祀、征伐、契约等实际需要而作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用文体的种类日益增多。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复杂精细的社会生产,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以及新人新事的介绍而可借鉴有实用价值者,都可列为实用文体,但必须另具“五性”,即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新闻性。奉献给读者的这本《燃烧的情怀》,就是为适应…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铁路局赤峰机务段,只要提起“党员‘120’第一诊所”、“司机长标兵”、“机车养护标兵”的雅号,或是“技术大拿”等绰号,人们就会脱口而出:“那是咱段的白凤刚!”请看身边人物“一个蓝领专家的铁马情怀”。  相似文献   

6.
“三八”妇女节就要来临,而在每年三月上旬召开的全国“两会”现场,人们总会看到女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构成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她们那飞扬的神采、优雅的举止、精妙的谈吐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备受大众瞩目。她们是如何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她们关注什么话题?六位知名女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读者吐露了心声——  相似文献   

7.
李贽一生的著作颇多,成就最大的莫过于他的史论、史评,在这些评论中常常会发现“英雄”、“圣人”、“真汉子”、“真佛祖”等描绘英雄人物的字眼,形成独特的英雄情怀。笔者认为这和李贽孤傲、率真、敢作敢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勾凤诚 《群众》2021,(2):69-69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确立新境界、彰显新担当、展示新作为。有情怀,既要有内在动力,也要有过硬实力。要通过行动示范、教育感召、考核驱动、导向引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真挚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富有情怀的内在支撑,在于坚定为党做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对党忠诚、为党做事,既是党员干部的天然基因,也是党员干部的鲜明品格,这不是“自修学分”的选答题,而是“只能满分”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9.
党月异 《求索》2008,(9):227-229
清初士人浸透着个人恩怨的惆怅和苦恼伴随着明清易代的沧桑变迁而激起的满腔兴亡的感慨情怀,使他们处于前途无着的身份焦虑,如同一种时代的共同梦魇,蔓延在整个清初文坛。而清初戏曲以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极其深刻地反映了清初文人的身份焦虑,表现了他们忧国忧民的儒家情怀,以家国为重却又无路可走的苦闷与感伤。清初的很多优秀戏曲作品正是作家“焦虑”的儒家情怀的艺术产物。  相似文献   

10.
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牟宗三认为宋、明儒的“道德理性”有三层含义,即:由“践仁知天”对应一个圣者的生命人格而一起顿时接触到的道德性之严整而纯粹的意义;由第一层含义同时“充其极”,因宇宙情怀而达致其形上意义;同时即在“践仁尽性”的工夫中,表现此既独一无二又异地而皆然的道德性。他并主张,其中的第一层含义即能融摄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所说的一切,亦即“践仁知天”即具有“截断众流”的能力。牟宗三并没有解决“践仁知天”如何“截断众流”,本文主旨即在对此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1.
寇准以其性格的“刚直”而著称于世,然而在其从政的后期,却越来越多地掺杂了投机的成分.随着仕途的磨砺.寇准对权力之追逐愈加明显,为其政治生涯抹上了污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寇准的“恋阙情怀”,其所体现的广阔社会背景则是宋朝士人作为参政主体积极性的高涨而导致的对于权力的普遍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是我们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又是世界范围内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智慧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它包含着教师成长和发展中的多种因素,涉及到“教师成长的历程”、“教师发展目标”、“教师成长的条件与途径”、“教师的专业修养”等多个层面。其中,博大而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坚定而执着的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们结合新课改,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人格教育有机结…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中国社会能够培养欣赏纳兰和王家卫的人,的确令我们欣慰,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玫瑰;而那个叫做“BOBO”的新族类,又把“小资”提升为“有艺术理想、人文情怀和叛逆精神的富人”———哦。一个社会新阶层就是这样慢慢崛起的。  相似文献   

14.
负笈远来的台湾年轻学子吴和珍,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台湾风情画展”,在观众面前展现了宝岛台湾带着海潮薰风的熙攘生活。吴和珍毕业于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是今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届届毕业的台湾研究生。吴和珍对家乡台湾充满深情,她创作的反映台湾文化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油画,“竹楼”、“采茶”、“农家小院”、“新故乡运动”等,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台湾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文明,传达出一种真诚、自然、浓烈的乡情,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回归情怀,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回归乡土、回归自然进人们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安居”、“乐业”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追求。从孟子的“居者有其屋”到杜南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再到当今社会愈困难愈强烈的安居情结。日寸代不同,但情怀依旧。  相似文献   

16.
江群 《青年论坛》2009,(3):134-137
乔伊斯一生在欧洲大陆“东行”,而在《死者》结局中,被认为其影子人物的加布里埃尔顿悟到“该是他动身去西方旅行的时候了”。加布里埃尔的思想发展经历了融合、觉醒、顿悟后妥协三个阶段。文章结合爱尔兰殖民历史背景和乔伊斯早年流亡经历,探讨乔伊斯“东行”同加布里埃尔“西行”之间的矛盾,揭示出乔伊斯作为殖民地里的爱尔兰人和国际主义者双重身份的痛苦,展露出乔伊斯长期被误解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融入“铁人精神”是对马克思价值观的践行,也是对新时代石油类专业学子劳动情怀的涵养,更是构建专业职业教育的桥梁。文章分析了新时代石油类专业劳动教育与“铁人精神”融合现状,提出要通过树立“互融性”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打造“多维度”的师资队伍、“丰富化”“第二课堂”活动等举措在加强石油类专业劳动教育中融入“铁人精神”,以期更有效地开展高校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丙戌春节来临之际,为纪念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发表11周年,旅奥华侨华人以及各社团组织负责人举行座谈会。“本是同根生,何以分两地?”“峡的那头,岸的这头,无尽情怀,泣血相望。何以无桥相接,空余思念之泪?”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一直是我  相似文献   

19.
刘小兵 《求索》2014,(2):125-128
魏晋之际的阮籍经历了痛苦、挣扎、抑郁和绝望的心路历程,其“穷途恸哭”的情怀在唐代士人群体中激起了深刻的共鸣;而阮籍从“隐于竹林”到“隐于朝市”的隐逸轨迹,也给同样面对出仕与隐逸两难困境的唐代士人以历史的启示。从唐代士人对阮籍隐逸方式的接受与改造,可以部分体察中国古代士人心态之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深感“为民”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爱民为民的坚定情怀,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坚定不移践行宗旨,矢志不渝为民履职。一、为民需要“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的公仆情怀。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首位,能不能做到为民,思想认识和情感起蕾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