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彭真曾长期主持我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拟分立法、执法、法律监督及政法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来探讨彭真的法律思想。  一、立法思想  首先,关于立法原则。彭真主张,1.立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立法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在1982年宪法修正草案报告里,彭真指出,宪法修正案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宪法在序言里肯定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1992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立法权,揭开了深圳特区廉政立法的历史。一年多来,市人大、市政府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宏伟目标,在坚持以经济立法为主的同时,积极进行廉政立法准备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1993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击公职人员携款潜逃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得收受礼品礼金的规定》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标志着深圳特区廉政立法已经正式起步。但是,与飞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相比,与惩治腐败和廉政建设的要求相比,深圳特区的廉政立法工作有必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李利 《瞭望》1998,(51)
银行法、保险法早已出台,证券法的出台也是呼之欲出,我国金融四大支柱中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的立法已定其三,今后金融领域最重要的立法就是信托法。据悉,我国信托立法工作早在1993年即已开始,与证券法起草相隔时间不长,1996年曾提请审议,但之后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内法规体系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需要在理解百年来党领导立法工作的组织化进程的基础上,明确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的关系定位与形成过程,并力求推进党领导立法工作现有制度格局的细化和优化。目前,党领导立法的工作重点应在职权配置上实现由“法制部门立法”向“领域立法”倾斜配置、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配置,并在程序上建立健全党内程序与立法程序的双向闭环系统。这不但有助于党领导立法工作更加缜密,规范呈现其组织化过程,也为理解党与立法的关系提供新的解释可能。  相似文献   

5.
“两会”特别报道当一年一度的“两会”又要召开之时,人们自然而然地在挖掘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年工作的“新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步伐加快,监督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工作稳步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副局长郑允海给了我们一个总的概念。立法步伐“内涵式”的加快 郑允海介绍说,1999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3件,其中通过了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24件,比1998年增加了4件。 数量的增加,还不足以反映立法步伐的加快。从这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和通过的合…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走过了本届任期的第 3年。人们高兴地看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负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民主求实,开拓进取,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立法工作呈现两大特点 立法是重要的国家活动,行使国家立法权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重要职责。但是,要为全社会制定规范的立法活动,它自身也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而保证制定出的法律的公正性。去年 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宪法为依据,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近 20多年来的立法工作经验,参考借鉴国…  相似文献   

7.
刘书祥 《求知》2008,(11):8-11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立法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立法经验,无法可依的现象基本消除,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立法取得的成就,梳理30年立法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与法制》2000,(11):36-36
鄂振辉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撰文探讨了我国现行法律监督体制改革问题。我国立法活动的监督模式,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1.享有最高立法权的机关同时又是行使立法监督的重要机关。2.全国人大常委会实际承担着立法和监督国务院及省级和较大市的立法活动的双重职责。繁重的立法工作使其监督立法的能力大大削弱。  相似文献   

9.
《行政与法制》2000,(9):40-41
由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15日通过,并于7月1日施行的《立法法》,从立法主体,立法形式、立法程序、立法内容等各个方面对立法行为本身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范。这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的产法工作,乃至于建设全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摘登的,是我省部分法律院系教师,谈《立法法》意义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面对"十二五"关键的一年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起点,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应该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方面.2012年,省人大民侨外委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方面主要安排了四项工作1.做好制定《辽宁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修订《辽宁省旅游条例》的调研论证工作;2做好审议、帮助民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3适时举办第十一期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培训班;4做好本届委员会期间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成效总结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郑杨 《瞭望》1997,(50)
今年我国经济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郑杨1997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二年。在这一年中,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上海市启动了本市职代会的立法工作,并将《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纳入了市人大2010年正式立法计划。目前,市人大、市总工会正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法制办、市工商联和市企联等部门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组成立法调研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展立法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万其刚 《民主》2005,(11):20-21
一、在立法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立法工作中比较注重实行群众路线,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实际上是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早在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谈到宪法草案时就指出:“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  相似文献   

14.
张怀西 《民主》2009,(9):34-36
1997至2007这十年.是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和民主党派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我担任过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和第一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回想这十年的经历,无论是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还是全国政协和民进中央的参政议政工作,都有许多值得总结吸取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1,(20)
目前教科文卫方面的法律已有24件,本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起草和审议的教科文卫方面的法律草案就达15件之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近期有望交付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有关民办教育方面的法律明年有望出台年有望出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教科文卫领域立法研讨会上透出的信息表明,适应改革发展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最高权力机关将进一步加强教科文卫领域的立法工作。据透露,本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起草和审议的教科文卫领域的法律草案将达15件之多。有关专家分析说,目前涉及经济领域的立法项目仍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经济运行法制化,20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经济立法工作,加快了依法改革的力度,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增强法制意识、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修改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李长城 《行政与法制》2002,(12):11-12,16
学理上的立法完善,一般是指国家立法机关的工作机构和非立法机关、组织、团体和个人对法和法的条文所进行的解释、整理和汇编。这类立法完善的结果在法律上是没有约束力的,不是立法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有权立法的国家机关进行法的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和编篡等立法活动提供学理上的依据和参考。学理上的立法完善一般有以下3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武俊 《团结》2011,(4):35-36
"地方立法工作要强调法规内容的公平性,政府部门特别要处理好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防止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这是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河洁在近日召开的该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会议上作出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制定5年任期内的立法规划,对于实现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统一立法还是地方分散立法问题,是我国当前法制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具有重要实际价值的理论课题。这里我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意见,求教于同行,并希冀对立法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一、统一立法与地方立法之统一而非对立有人认为统一立法与地方立法两者存在尖锐的对立,非此即彼,而旗帜鲜明地赞成前者,反对后者。“统一”强调统一立法,反对地方分散立法的理由概括而言有下述几条:①根据我国的历史和现在的国情,我国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必须是全国统一的。因此,这个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定的法律也必须是统一的;②我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