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育儿技能     
女儿长到十岁后,我就没有资格再给她当参谋了。无论是时装、音乐,还是游乐场上的社交礼仪,我都无法干涉。女儿上高中了,她最近选了一门育儿课,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听听  相似文献   

2.
1 5岁那年我从幼儿园回来,就看到了妈妈怀里的她,小小的,黑黑的,如一个丑丑的玩具,我想摸她,妈妈不许.我想依偎在妈妈怀里,但妈妈怀里因为有她而没有太多的空隙.妈妈刚要给我喂饭,就听到她哭.然后丢下我就去看她.她是我的刚出生的小妹.那时,因为她的出现,仿佛妈妈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于是,我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3.
那时小雯比我大4岁,和我家隔着一个院子。她家是全村最奇特的家庭,小雯是随着妈妈来到这个家的,她妈之前已经改嫁过两次,而小雯也不是她妈妈的亲生女儿,她是妈妈改嫁的第二个男人的孩子。此外,她妈妈还带了个亲生女儿,比她小5岁,再加上现在小雯爹的两个孩子,这一家人姓了好几个姓。  相似文献   

4.
我曾有过一次短短的令人难忘的经历。那是几个星期前的一天,我正在卧室里给我最小的孩子换尿布,我4岁的女儿艾丽莎跑了进来,扑通一下跳到床上,靠在我身边,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我猜她正在玩什么富于想象力的游戏,于是假装很合作地回答说:“我想我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好妈妈。”“你不能干那个,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你还想干什么?”“那好,也许我会当老师。”“妈妈,不行,你已经是老师了。”“宝贝,那妈妈就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妈妈,你只要回答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就可以了,你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  相似文献   

5.
爱那么重     
引言 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她16岁时毅然辍学去深圳打工,一直供到他考上大学.当她怀有他的骨肉时,他扮演了陈世美的角色,无情地抛弃了她. 她不顾亲朋好友的百般阻挠,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成为孝感农村首例未婚妈妈.在保守的80年代末,这条新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方圆十里炸开了.  相似文献   

6.
窝窝 《新青年》2015,(3):58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1.《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作者:金子谦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名篇推荐:让孩子爱上旅行适合0-16岁孩子的家庭,教会父母最实用的教育智慧和技巧。作者培养的"00后"儿子非常优秀,会使用英、韩、西班牙3种外语,擅长跆拳道、围棋和投资理财;曾4次跳级,有过韩国、美国游学经历,13岁即高中毕业并成功申请美国大学。她的教子方式有规律,可借鉴可模仿,将会改变许多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人生经历的错不计其数,但有些错是不可忘记和重复的.他和她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儿,也算青梅竹马了.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个班,一个桌.  相似文献   

8.
割舍爱情     
女主人公叫惠惠,如今已经是一个4岁女孩的妈妈了。惠惠至今也说不好那算不算她的初恋,因为从赵辉的嘴里确实从没说过那3个字。赵辉是惠惠的高中同学,其实高中的时候赵辉与刘欣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刘欣算是惠惠的铁哥们儿吧,她们可是中学同班6年,无话不谈。更何况她们并肩长大,成  相似文献   

9.
提起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大家并不陌生,但说起吴小莉大陆同父异母的哥哥及她至今仍健在的78岁的妈妈,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弹指30年     
他和她同年同月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3岁的时候,他和她玩过家家,他当爸爸,她当妈妈。7岁的时候,他和她牵着手一块去上学,并且成了同桌。她从家里拿了一块锅巴,总要分一半给他;如果谁欺负了她,他也总会去为她报仇。9岁的时候,像班上的所有其他学生一样,他和她不再说话,但经常互相彼此望一眼,会心地一笑。11岁的时候,他常常挨老师批评,而她却总能考前3名。12岁的时候,他和她到5里地以外的公社读初中。他每天都在村子外头等她,然后用自行车带着她一起去上学。俩人说说笑笑一路,总是觉得路程很短。14岁的时候,她再看见他时,…  相似文献   

11.
辛迪住在旧金山,是一个单亲妈妈,她的儿子名叫德里克.几年前,她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了孤弱的她和嗷嗷待哺的德里克.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骨子里不屈的精神敦促她自力更生.很快,她凭借着自己美容的绝活和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拥有了一个美容沙龙.儿子德里克活泼可爱又不失懂事,这样的她虽然是单亲妈妈,却也是一个成功的单亲妈妈.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2003,(10)
雨姐姐:我是一名初中生,今年15岁,现在在初中二年级读书。我现在最犯愁的一件事就是我和我妈妈的关系问题。我妈妈今年39岁,以前她是个很慈祥的母亲,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原因我也不清楚,大概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吧。我以前在非重点中学读书,后来,我转入了重点中学。可是,自从我上了重点以后,妈妈对我的态度从此就不一样了。妈妈会因为我不收拾屋子埋怨我一番,会因为吃完饭我不收拾碗筷而唠叨。而每到放假,妈妈就变得更加“可怕”,每天她都会找出理由骂我一顿,原因分别是:早晨起床后光顾着自己梳头没帮她干活;地上脏了路过那里没擦,可是…  相似文献   

13.
姥姥     
陈华 《新青年》2007,(1):8-9
姥姥不是妈妈,却给了我无边的母爱。她也不是母亲的母亲,她在40岁那年才抱养了母亲,因为,她一生不曾生育过。为这,姥爷背着她在外面又娶了妻并且生了二男一女3个孩子,还一直守着那边的妻儿过了一辈子,一直到死。而姥姥从26岁姥爷离开家门到88岁去世,自己生活了62年。母亲生下我  相似文献   

14.
影像记忆     
正我至今忘不了她——我的曾外婆。她的百岁的人生历程,应该有许多故事,可我并不全部了解。当我想起她的时候,想起的是和她和我之间的往事。恰恰就是这些往事,让我在想她时,将略带感伤的怀念和悠远的思念跃然纸上。"想我的时候,就把你妈妈当成我。"她这话曾让我无法理解。我难以判断她说这话的初衷。但分明又理解她对我失去她以后的日子的担忧。她这话,仿佛将压在箱底里的东西翻腾到箱子外面,让人在异样的气息中沉醉于一种想象。  相似文献   

15.
时尚老妈     
程吴 《新青年》2005,(1):14
老妈今年54岁了,1951年出生,属兔。以前老妈并不时尚。她早年插队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场,以后随夫工作江西,尔后随夫工作苏州、上海。她的经历注定她不时尚,不追求时髦。她的人生约制她简朴、务实、上进。即使至改革开放,她依然“涛声依旧”,不尚首饰,不画眉涂唇,尽管在1975年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外婆给了她锁片、项链、手镯、戒指,她藏得严严实实。直到社会上流行首饰,父亲手中拮据,感到愧对老妈,说:“结婚到现在,我还没给你买过首饰纪念,是不是今年我们省一点,买个戒指?”老妈这才给老爸说:“不要,我出嫁时妈妈都给了我,留留纪念而已。买这不实…  相似文献   

16.
惠紫 《新青年》2005,(8):37-38
升入高中的那一年,我16岁。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全封闭的私立学校,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于一个16岁的女孩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小学初中时代的无忧无虑结束了,老师动辄用“中考成绩不好,就不能升入大学”的话来吓唬我们,这使得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长大的我们,过早地面对了人生竞争的残酷。从小学初中时的三门主课,一下子变成了八九门,而且科科功课的成绩都会影响到在班级的名次,所以哪一门功课都不敢马虎,16岁的我,好像变成了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在这样紧张的生活中,惟一能够带给我快乐的是体育课。第一次上体育课,我看到一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男…  相似文献   

17.
谁伴我成长     
她叫吴敏枝,我13岁那年,在我们家卧室那张大床上,她取代了我妈妈的位置。妈妈收拾好东西走的时候,那个叫李国庆的男人说,“默默,你以后跟我们在一起好不好?”他说的我们,是指他和吴敏枝,我不想说话,妈妈走了,我也回到我自己的房间,狠狠的关上门,但是,仅此而已。我不敢有别的举动,因为妈妈表明了不会带我走。  相似文献   

18.
月亮和饺子     
阿三 《新青年》2004,(4):10-11
月亮这个名字是妈妈给她起的。后来她长大了,妈妈跟她说,生她的那天白天妈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妈妈领着她赶路,月亮特别的圆,高高的挂在天空,满天都是清冷的月光,他们走得很急促,后来妈妈嫌她走得笨拙,就把她抱起来,娘俩就疲惫地向前奔跑……月光还是那样的清冷。妈妈说,天上的月亮一直在给她照亮,要不在那黑夜里妈妈得摔多少个跟头。  相似文献   

19.
吉安 《新青年》2007,(1):2-3
1韩小代是个恶俗的丫头,从小便是。5岁的时候她就知道臭美,拿妈妈的胭脂把自己的脸蛋抹得像猴子屁股;还处处留情,见到漂亮的小男生,就骄傲地瞥人家一眼。这一眼的魅力,不是谁都能抵挡住的。用韩小代的话说,我就是这么被牢牢粘了去做她的跟屁虫的。但她却又拒绝承认我是个漂亮的  相似文献   

20.
岳勇 《新青年》2002,(8):2-3
男孩的妈妈死得早,他是父亲一手带大的。男孩也争气,19岁那年高中毕业,考上了省城医科大学,成了村子里开天辟地以来惟一的大学生。全村人为此骄傲了好一阵子。父亲砸锅卖铁辛辛苦苦供儿子读完大学.原本希望他能分配到一份好工作,但由于缺少门路,儿子读完大学又回到村里,重新扛起了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