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中央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做主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要求加强预算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才能切实加强预算监督工作呢?笔者认为,预算监督应当做到"四个到位",即预算编制到位、预算细化到位、预算公开到位、预算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2.
管住、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方面。上饶县人大常委会一直把财政预算监督作为重点,不断创新方法,努力寻求突破。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了预算执行经常性检查、部门预算重点跟踪、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有效对接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对财政预算的监督由程序性变为程序性与实质性并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财政规模不断增大。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8.6%;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45万亿元,增长7.1%。这么多财政资金是怎么安排的?用在哪些地方?效果如何?2015年3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集中审查了"国家账本"——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审查中,代表们认为2014年全国和中央财政的收支规模都迈上了新台阶,中央财政实现良性增长,这份成绩来之不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新一轮预算制度改革正拉开帷幕。作为公共预算改革的先行地,浙江省温岭市推行"参与式预算"已近十年。温岭的"参与式预算",即人民群众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协商讨论,人大审议政府预算并决定预算的修正和调整,实现实质性参与的预算审查监督。这一做法将协商民主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内属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新修改的《预算法》正式实施。1月9日闭幕的三林镇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镇人大《关于实施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这在浦东新区各镇人大中尚属首次。2014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确定三林镇为试点单位,并作了精心指导。在镇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扎实部署下,镇人大、镇政府联袂协作,着眼增强预决算审查监督效果,勇于探路,实现"三个率先":实施"刚性监督",率先作出重大事项决定短短803个字的《实施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是三林镇人大  相似文献   

6.
2012年初,广州表示近期拟建的20座过街天桥,平均投资接近1200万元的消息一出,引发一片质疑。广州市建委日前回应"天价"天桥质疑,称拟建天桥平均投资为500余万元,投资缩水过半。对此,广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财政投资的项目上,追加费用比较困难,所以上报时价格偏高。虽然广州市建委对预算经费缩水给出了回应,但这样的解释很难让人真正信服,反倒是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说明在业内",上  相似文献   

7.
袁雪梅 《人民论坛》2011,(11):66-67
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涉及政治参与的"组织性"和"结构性"两个变量,提高政治参与的结构性分析变量的数值,必将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在公共预算领域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结构性突破,应是公民参与政治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政府"四本预算"首次集齐亮相人代会——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人大履职第一年,预算审查监督即呈现多个亮点。亮点一:首年实现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批准今年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发现在预算报告中的"2014年预算草案"部分,除了往年提交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还新增了2014年"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9.
齐银昌 《前沿》2006,(3):22-24
在我国,"政府预算"与"国家预算"这两词通常是混用的,但它们又是根本不同的."政府预算"还是"国家预算"这一问题有很大的中国特色,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认为"政府预算"应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只是"转轨型政府预算".  相似文献   

10.
建立预算审查专家库、修改了关于加强市本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开展部门预算全程跟踪试点……这几年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推进预算审查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在"阳光预算"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没有一个记者问及公共预算,谢旭人亦未主动谈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注意到,中国目前没有明确的财政年度起止时间,大多数财务项目要12月25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预算制度是政府治理的主要财政工具,是现代政府强化支出管理、进行公共支出评价、控制行政成本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支出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预算软约束"。因此,应当适时推进公共预算制度改革,实现预算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精细化,不断提高公共资金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大》2015,(1):20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预算法是整个财税改革的"龙头法"。在跨越10年、历经三届人大、四易其稿、征集30余万条意见后,预算法首次大修尘埃落定,标志着我国在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方面迈出了坚  相似文献   

14.
[事件回放]2008年2月,温岭市泽国镇将2008年公共预算明细表公布于众,将人大代表、民众代表的民主恳谈引入到预算审议中,并将地方人大鲜有采用的票决制纳入到预算报告表决程序中,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预算监督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首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如此具体地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监督,严格对政府"钱袋子"的控制。近年来,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日益提升。面对现实中越来越复杂、难以治理的"三公消费"以及多年审计中披露出的政府预算执行方面"习惯性"用钱失控和暗藏巨大隐  相似文献   

16.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年中体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财政资金收入和支出具体情况怎么样,预算执行效果如何?2020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舒圣祥 《群众》2014,(2):69-69
<正>据报载,截至2014年1月23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召开"两会"。地方新一年"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数字上有一定降幅。广东、北京、湖北、上海、陕西等地下降超过10%,浙江降幅为30%。但是,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大部分地区"三公经费"预算下降幅度并不大。过去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相当严苛"的公务消费文件规定,吃、住、行、游无一例外不受限  相似文献   

18.
张斌 《重庆行政》2013,14(2):30-32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预算改革的浪潮,逐步启动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新绩效预算制度.相对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胡佛委员会提出的绩效预算而言,新绩效预算制度,不但强调"绩",即产出,更注重"效",也就是结果或者效果.我国对于绩效预算的研究起步主要在2002年之后.1998年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之后,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引发国债负担率快速上升,向国际警戒线水平接近,债务风险增大.我国每年大规模的财政投入虽然也使产出大量增加,但这种产出是以高投入为代价的,因此,效率十分低下,财政效率损失风险也在不断提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使得国家财政投入大,但效果却不明显,这也是我国只重视预算投入的合规性而忽视财政投入的效果所致.国家也意识到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缺陷,正在逐步向以追求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转变.中央政府逐步放松对预算投入的控制,在多个地区实行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各地方政府也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探索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先后出现了"河北模式"、"浦东模式"、"浙江模式"等多个有代表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但这些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与真正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相比,差距还很大,也不具有普及性.本文将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外绩效预算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以此来指导我国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预算国家”是通过预算的形式对政府公共收支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进而实现对政府活动范围、内容和程序监督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我们国家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扭转对预算监督的冷漠,尽快从“官方理财”走向公共财政,让预算问题,财税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加快走向预算国家。  相似文献   

20.
时下,部分人大代表反映对财政预算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针对这二难题,重庆市巴南区人大常委会探索"试水"部门细化预算办法,并作出"一年试点、两年扩大、三年全覆盖"规划,开启了虽化财政监督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