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致意并谨申述如下:近年来,台湾当局力图在文化、经济、贸易和科技交往等名义的掩护下,在已同中国建交的一些国家设立官方性质或实质上带有官方性质的代表机构,如商务处、新闻处、科技联络处等等,并拉拢这些国家也在台湾设立相应的机构。台湾当局还千方百计同这  相似文献   

2.
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二、各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领事机构、商务机构,驻华的国际组织机构和民间机  相似文献   

3.
7月11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由联合国机构驻华代表处、各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处的有关宫员以及中外记者参加的当前灾情和救灾工作发布会。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陈虹向与会者通报了安徽、江苏两省的灾情、救灾工作和灾区所面临的困难。并代表中国政府紧急呼吁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各有关方面,向中国安徽、江苏两省灾区提供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2月25日)尊敬的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齐玉书记,尊敬的各国驻华使节、驻华机构代表、企业和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外交部提供这个平台,感谢王毅国务委员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各位来宾出席山西全球推介活动。下面,我接着惠宁书记的致辞,继续为大家介绍山西。  相似文献   

5.
7月7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十周年大会.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出席大会并作主旨讲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应邀出席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主持纪念大会.国务院残工委成员单位、外交部、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国残联及部分地方残联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部分驻华外国使节、有关国际组织代表也应邀与会.  相似文献   

6.
《友声》2005,(4)
今年是象征着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觉醒,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对外友协于4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务委员唐家璇,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会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王运泽,亚非各国驻华使节以及首都各界人士代表200多人出席了纪念大会。唐家璇国务委员在会上发表了讲话。陈昊苏会长、万隆会议东道国印尼驻华大使库斯蒂亚、非洲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埃莱·埃利·埃蒂安、印度驻华…  相似文献   

7.
正保监发[2008]101号各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为正确适用《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的管理工作,我会结合有关监管实践,制定了《保监会关于适用〈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2月25日)尊敬的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尊敬的齐玉书记,尊敬的各位驻华使节、驻华机构代表,尊敬的与会企业家和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相聚外交部蓝厅,以"山西新转型、共享新未来"为主题,向大家隆重推介山西,增进了解和友谊,共谋合作和发展。刚才,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的致辞,热情地介绍了山西,阐述了2019年蓝厅推介活动的主旨,让我们深感激励。这里,我代表  相似文献   

9.
关妍 《中国减灾》2015,(7):25-26
<正>2015年3月14日—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这是国际社会在减灾领域自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以来的再次聚首:来自187个联合国成员国的2800名政府代表,42个政府间组织、236个非政府组织、38个联合国机构和私营机构的3700余名利益攸关方,共计65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不仅如此,来自国际社会的14.3万名代表参加了公共论坛,各国媒体也派出900名获得认证的记者出席并报道本届大会。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云集着世界各国使领馆、联合国驻华机构,同时还吸引着全球众多著名企业,对高品质安全服务的需求与日剧增。为了适应这一特殊需求,1996年,北京外事保安服务分公司成立,承担起部分外国驻华使领馆、联合国驻华机构、外资企业、商社、高级涉外花园别墅等的安全护卫任务。九年来,这支2000余人的外事专业保安队伍秉承“信誉至上、以德为本”的精神,努力塑造高品质的外事保安队伍,不断追求专业化的高水准,力求把外事保安这个主业做精、品牌叫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9年,公司被市政府、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一年十月七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民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共同举办了“纪念国际减灾日暨赈灾答谢招待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同志、新华社港、澳分社代表,部分减灾防灾专家、在京的捐赠单位代表、部分省驻京办领导同志及在京的联合国驻华有关机构和部分驻华大使馆的官员等计200多人;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12.
8日,副省长刘鸿庥出席各级红十字会庆祝“世界红十字日”活动。9日,省长林树森在贵州饭店会见并宴请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一行。10日,省长林树森在贵州饭店宴请以深圳台商协会副秘书长陈勇雄为团长的经贸考察团。※副省长、代表团副团长肖永  相似文献   

13.
聚焦     
《中国减灾》2014,(7):34-35
正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国际合作伙伴座谈会召开3月19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召开国际合作伙伴座谈会。邀请来自联合国驻华灾害管理小组成员单位,奥地利、英国、德国、瑞士、美国驻华使馆,亚洲基金会和壹基金代表约30人参会。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伊佩庄,联合国驻华灾害管理小组组长、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代表麦吉莲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4.
1993年6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处主任艾罗、朕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常驻代表兼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贺尔康及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驻华使节。朱副总理就中国的减灾工作及减灾国际合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与艾罗、贺尔康等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顾秀莲 《中国妇运》2005,(10):38-40
1995年金秋时节,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4万余人相聚北京,举行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妇会)。大会制定了加速执行《内罗毕战略》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各国政府对推进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做出了庄严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06,(5):F0002-F0002
5月23-25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3个专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9日,联合国社会性别主题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基于性别的暴力及研究"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主办,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来自联合国相关机构、双边组织和全国妇联、推动性别平等的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媒体的等国内外代表8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提高对收集基于性别的暴力的相关数据以用于政策制定、社会倡导和项目实施的重要性的认识.性别暴力研究领域的八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了近期关于性别暴力的研究成果与发现.中外与会者围绕着"性别暴力的国际研究"、"在中国进行的国际研究项目"、"中国关于性别暴力的近期研究"以及"性别暴力研究的数据信度和数据使用"等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已经2001年12月19日国务院第5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的设立及其法律服务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外国律师事务所设立驻华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从事法律服务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代表机构及其代表从事法律服务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格守中  相似文献   

20.
陈霞 《中国保安》2004,(9):36-39
从1986年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至今,北京保安已走过18年的风雨历程,其服务领域已延伸到全市各行各业。有联合国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外国商社、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大专院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也有居民小区、商场、集贸市场等。他们为全市8000余家客户单位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范服务,形成了覆盖全市、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的社会安全防范网络。北京保安已达5.5万人,他们已成为首都社会安全防范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