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探索的轨迹——新民主主义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研究》(以下简称《探索》)一书,是鲁振祥教授20年来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的汇集。该书收录了作者的20篇论文,按内容归类,主要围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领导人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及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些重大历史课题的思想轨迹这个主题。在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领域的研究中,这部书稿是有深度的。该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逐步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作为不同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过程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记忆文本。通过对《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的考察,不仅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服务对象、时代特征和历史主题、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的概况,还可以了解转变的动因及取得的成效,在新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落实十六大各项目标任务的时候,我们读到了一本理论创新之作:《社会主义和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新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凤海),纵观全书,笔者认为它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化,真可谓惊心动魄,扑塑迷离,充满了戏剧性,耐人寻味.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加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节节败退、"朝不保夕"的困境;而社会主义则捷报频传,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大有行将取代资本主义之势.20世纪下半叶,一切又颠倒过来了,社会主义步入低潮,苏东九国发生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却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面对这一变化,一时间,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众说纷纭,相当混乱."社会主义不行时了,马克思主义不管用了,资本主义香起来了"的言论到处流行,"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迅速漫延  相似文献   

5.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离不开彼此的交往与合作,这一社会生活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总要结成一定形式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社会联系的扩大,血缘关系的落部为地域关系的民族这一新的共同体所取代。民族一经产生,既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与接触,又因为民族毕竟是基于不同特征而形成,因而他们在交往与接触中必然伴随着差异、矛盾乃至冲突。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制度安排。尽管民族间的差异、矛盾将同民族的存在而长期存在,但其实质和解决、处理的途径却因社会性质、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目前  相似文献   

6.
由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吴爱英任编委会主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李凤梧任编委会副主任,组织省内长期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撰写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一书,近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具有较强时代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专著,是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立足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7.
吴俊平 《党史文苑》2009,(12):68-69
本文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着重阐述了课程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所共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百年要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用三百年时间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路程。因而。我们在不断取得伟大进步的同时。有可能以集中、凸显、紧逼的方式遭遇别人在三百年中出现过的经济发展失调、社会矛盾加剧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困扰及风险。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做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的高超智慧。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追求、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由此。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具有非凡的执政能力,并将获得极大的政治主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着重阐述了课程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20,(1):F0003-F0003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栏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学理性研究;2.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研究;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与贡献研究;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5.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动态新趋势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已有可能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经济学视角梳理有关社会建设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做法,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不断探索执政规律,创立和发展执政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完善执政方式、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方面来总结历史经验,为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是巩固和发展党内和谐的重要途径。党内和谐是党的事业成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纯洁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本人随同自治区劳动保障协会考察团前往昆明、成都、桂林等地对云南、四川两省和广西桂林的社会保险工作做了初步考察,所见所闻,很有启发。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区情比较云南、四川、桂林均属西部地区。基本情况见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建国后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并形成了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方针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80年来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历史经验进行探讨.最根本的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宗教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适应西方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历一百多年。它遵循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逐步由选择性走向普遍性。它有过辉煌,也出现过问题,认真考察其逻辑演变,对于我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完备性与实践创新性、科学真理性与革命阶级性、世界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等内在发展特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理论逻辑。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各种思潮的争论与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可能转变为现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剖析,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根本任务,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拉开历史帷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