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论坛》2010,(5):F0003-F0003
土楼是福建的一种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的永定、武平、上杭及福建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2.
福建土楼,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客家土楼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楼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3.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10,(11):49-49
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1日上午,永定县政协5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政协委员们认真听着《客家文化与永定客家人》的讲座,并不时记录着。会后,委员们纷纷向主讲人、县政协学习宣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苏志强提出意见和建议。11月28日,他将带着永定县政协的重托,远赴新加坡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与永定客家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蔡戎  赖德成 《政协天地》2012,(Z1):44-46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7.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专程到闽西考察后,认为“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乡村建筑模式”。当我们走进这古老的圆形土楼,发现楼中有楼,环环相套…  相似文献   

8.
2010年2月13日,正是农历大年三十,一场春雨下得细而柔,缠缠绵绵。下午三点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绵绵春雨来到永定客家土楼,与土楼里的乡亲们一起辞旧迎新,过一个欢乐喜庆的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9.
中华建筑奇葩:客家传统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文 《台声》2005,(7):74-75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同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一、坚固性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相似文献   

10.
意外的收获我原计划从福建省漳州市出发,向西前往土楼分布最为集中的永定。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拉人力三轮车的老师傅告诉我:如果要看最有代表性的土楼,应当去华安县仙都镇,那里的一座大土楼最被专家看好。我不放心地问:“不是说永定的土楼最出名吗?”他反问:“你是要看多,还是要看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土楼一夜     
傅翔  韦凌影 《福建乡土》2010,(4):8-10,38
到过永定多次,每次都要见那圆圆的土楼,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地楼上楼下瞎转一圈,然后留下土楼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说孤单,是因为它作为民居太大了,太高了,而里面的人实在太少了。每次急匆匆走过,心里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次又到了土楼,有了一次货真价实的土楼之夜。  相似文献   

12.
永定土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时期,土楼建筑更加兴盛,家家户户建土楼,以至于形成永定现有千万座群落的蔚然奇观。永定土楼的种类十分奇特。圆楼、方楼、五凤楼、走马楼、五角楼、府第式方楼、纱帽楼、吊脚楼等,争高直指,美轮美奂,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庞大的土楼群不仅有很好的防御功能,而且适应崎岖的山地形势,成为防匪防盗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从2月14日开始,"两岸客家土楼过大年"活动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侨福楼"举行。做年糕、做包子粄、写春联、贴春联、学习"勉学歌"、吃年夜饭、看"春晚"、发放压岁钱、听客家民间故事、客家风俗拜神和开门……来自台湾、深圳、梅州、厦门等地的30余个客属家庭110多人,和当地土楼客家乡亲欢聚一堂过大年,体验传统客家过年习俗,传承客家文化。来自台湾的杨刘雄,这次也是带着一家五口来永定土楼做客欢度春节。谈到在永定土楼吃年夜饭的感受时,他说:"圆土楼名不虚传,在这里吃年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卫星扫描到八闽大地崇山峻岭中依山傍水间的一堆堆圆形、不同组合形式的建筑物,成了美国科学家心中的疑团是什么军事基地、军事设施?到后来,才知道这是福建土楼。  相似文献   

15.
两头大肥猪换来10个野鸡蛋在福建省永定县境内,分布着闻名遐迩的客家土楼群。土楼之乡的湖雷镇蓝屋村,生活着几十户姓蓝的人家,故事的主人公蓝招衍就生长生活在这里。蓝招衍,1984年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县医院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很快就成为医院里的一块招牌。其弟蓝招宝1988年高考落榜后,立志创业,先是种药材,接着养鱼、办工厂,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形态独一无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努力为"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一川风流     
黄,是闽西永定土楼的主色调。无论你走进哪一个村寨,从哪个角度张望,一座座或高或低的土楼,或方或圆的墙体,总会在光与影、明与暗的交叠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灰黄、淡黄、中黄、橙黄和赭黄。这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黄,使人想起山的高大与沉稳,土地的质朴与深厚。  相似文献   

18.
永定县地处福建西南部,东临厦门,西南接珠三角,是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重点矿区、新兴旅游区,全国重点对台工作县和福建省重点侨县。近年来,永定围绕"建设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经济强县、教育强县、旅游强县"  相似文献   

19.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来,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20.
在华安县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60多座土楼。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