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招生制度实施10年来,其对促进高考制度改革、为大学选拔优秀人才、引导中学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项新的高考制度设计,随着改革的深入,又在自主性、科学性、效率与公平等方面不断生发新的问题,成为自主招生改革的难点和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突破口就在于加强大学招生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本科生招生面试有着笔试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与标准化考试等其他录取标准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面试也是学生展示书面材料中难以表达的个性特点及才能的机会.复旦大学等此次自主招生试点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以往以高考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一考定终身"的招生模式,使得"人"(学生)真正出现在招生录取过程之中;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招生;从程序上来讲,面试是"自主选拔录取"的最后一道程序,并非单一的"一面定录取".复旦大学改革试点的价值及推广意义取决于这一模式的普适性、政府放权的限度、地方招生部门的通力合作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自主招生改革作为高考制度的补充与完善,试点10年还没有成为稳定的制度结构,并且在施行中饱受争议。究其原因是对于自主招生的公权力性质及要求认识不清,在政策设计上缺少统一的制度规划,在规则执行中缺少独立的考试招生机构的监督与制约。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应加强政府的主导性,拓展专业考试招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支持高校依法自主招生,鼓励学生在志愿选择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成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经过五年的探索,在本科生的多元招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审核”招生制度,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转专业制度,以及小班化、研讨式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不少可以推广的经验和成果.由于教育效果的滞后性,这些改革成果还需要在未来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全面回顾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实施十年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在引领社会观念转变、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推动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深入剖析了改革存在的公平性、定位和操作偏差、成本偏重和增加负担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教育部自主招生“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解读,提出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自主招生改革政策走向的预测,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体制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实行了对口招生。这种招生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仅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而且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可以起到检测、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对口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对口招生专业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招生制度的确立经历了单独招生、联合招生、统一招生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当前高校招生制度具有相同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组织实施相结合、注重教育资源分配公正性。二者又相互区别:时代背景迥异、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不同、考试科目与内容差异明显。比较两个时期高校招生制度,对当前的考试招生改革具有以下启示: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改进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探索多元评价与录取机制。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高考改革存在着许多两难困境,如统一考试与多元评价、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等矛盾.对此,未来高考改革的思路是:逐步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明晰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等的责权关系;按照"解放两端、稳住中端"的指导思想,探索自主招生的多元模式;有步骤地适时推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分类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研究生招生必须保质保量顺利完成。然而,招生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要保质保量、高效、顺利开展招生工作就需要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招生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并且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能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国家的长远建设和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强 《工会论坛》2004,10(4):90-91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体系 ,要对其利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并从历史、文化、社会角度剖析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产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 ,改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军官学校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名.在招生考试方面,他们重点关注考生的道德品质、自身条件、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采取社会化的考试,实施严格的提名推荐程序.美国军官学校在招生考试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职招生入学考试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为高校招生考试系统的重要环节提出对目前高等教育下的高职招生考试的设想;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是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必然联系。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本文对其改革发展方向做了简单概述。提出教师应不断地深入学习、更新思维理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才能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推进,学校之间的分层愈加清晰。湖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从培养人才的类型来说,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存在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从山东省情况来看,仅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院校是属于国家重点高校,剩下的院校基本都是山东省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地方高校在生源质量、生源结构、招生规模、人才选拔等方面与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必须主动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在招生考试中凸显区域经济特色,根据当地的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需求加快招生考试改革,才能扩大生源数量,保证生源质量,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单独招生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制约与阻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文中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力求以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制度。当前,学者们围绕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该不该体现国家意志、统一招考的利与弊、未来何去何从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多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审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今后,业内学者应该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对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研究,进一步系统厘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生成、制定与改革过程,解释与分析其本质特征,为改革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制度。当前,学者们围绕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该不该体现国家意志、统一招考的利与弊、未来何去何从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多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审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今后,业内学者应该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对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研究,进一步系统厘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生成、制定与改革过程,解释与分析其本质特征,为改革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武萍 《工会论坛》2003,9(3):78-79
目前我国以高考为核心的高校招生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和人口素质发展的需要 ,成为制约中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和障碍。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是 :由指令性计划向富有弹性的指导性计划转变 ,由目前的全国统一考试向院校自主考试转变 ,改革的根本出路是发展教育资源 ,实行教育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大类招生"以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已成为许多高校的主要招生模式。在此背景下,高校团学工作应通过以辅导员为主导,发挥育人管理的基础性作用;以社团为载体,将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网络为平台,通过新媒体手段凝聚管理学生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力配合好高校"大类招生"工作的开展,不断服务好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大类招生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改革的一种趋势,它打破了专业壁垒,是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实践。自由教育可以看做是通识教育的早期阶段,两者的思想一脉相承;永恒主义对于通识教育的影响是具体而全面的,它为我们今天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及设计通识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我们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