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路·爱     
<正>驻村不久,在调研走访中,全村地理位置最为偏远的大黑沟村民组引起了我的关注。大黑沟村民组位于安子沟村村部的西南方向,在群山环绕的山谷中散居着200多户村民。从村部到大黑沟有6公里的路程,先是一段依山开辟的石子路,上坡下梁,跌宕起伏。另一段路在山谷内,相对平坦,但开车也是坑坑洼洼,极其颠簸。雨后这里会天然地形成一条河道,没有桥,水大的时候人根本无法通过。沟里村民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状况好仁苏木,地处洮儿河畔,白阿铁路东侧。全苏木有十六个嘎查,四十三个自然屯,二千五百二十一户人家,一万七千三百八十八口人,其中蒙古族一万五千七百七十一口,占总人口的90.7%。全苏木土地面积为二千平方公里,有草场一百五十万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场一百万亩,育林面积六十四万亩。好仁苏木,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北纬47°,无霜期90——100天左右,是个多山的地区。四十三个自然屯都分布在纵横交错的山沟里面。这里有山,有树,有草,有水,每个嘎查都是两山夹一沟,沟沟有地,有草,有水,是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全苏木有耕地五万七千亩,  相似文献   

3.
正1929年,刘志丹曾多次来到陕甘一带播撒革命火种,宣传革命真理。他的足迹踏遍了陕甘两省的山山水水,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陕甘高原千条路,老刘走过每条路;陕甘高原山连山,老刘爬过每座山;陕甘高原沟套沟,老刘钻过每条沟;村村户户记心上,山山水水了如掌;行军打仗不用图,地图绘在脑里头;大家亲切称老刘,真是一张活地图!"有一次,刘志丹在周家硷地区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4,(4)
正四川省天全县始阳镇沙漩村四组位于"两山夹一沟"之中,农房依山而建,上面是山下面是沟,地势十分险要。四组后山有一条裂缝,是地质灾害隐患点,而大部分村民就居住在隐患点下方。遇到下雨天,大家晚上睡觉都提心吊胆,每次都得有人在外面站岗放哨。村民贾芳说,自打她嫁到沙漩村起,担惊受怕的生活一过便是20多年。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5,(5):i003-i003
峡口镇位于青铜峡市东南,南靠牛首山,西临黄河,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活动点鸿乐府和著名的旅游景点董府位于该镇境内,风土人情浓厚,乡情民俗淳朴。全镇有11个村,总面积3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总人口25000人,回族占75%。  相似文献   

6.
石梯子沟地处迁安市北部,长城脚下,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过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地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着返销粮,母鸡当银行",再贴切不过地描绘了石梯子沟的贫穷和落后.而如今的石梯子沟早已旧貌换新颜,人们这样形容石梯子沟"看高山绿树成荫,松柏盖帽,看低山果树缠腰,看山脚机器哒哒,路上运输车辆赛跑,库中绿水荡游船,晚上路灯照".亲身经历了这一巨大变化的石梯子沟村民不无感慨地说:"石梯子沟村能有今天,多亏了领头人史明星书记."  相似文献   

7.
宁县新宁镇井坳村坐落在三面环沟、一面临水的馒头形的山峁上,只有"井口"大的一块坳地,故称井坳,俗称"内陆岛".  相似文献   

8.
正"有了这条水渠,今年汛期终于不用担心房屋进水、菜地被淹了。"5月12日,龙里县冠山街道平西村下西边组村民陈先华站在沟堤上说。沟堤旁,是修葺一新的沟墙。过去,这里乱石凸起、杂草丛生,方圆3公里山上的雨水都流经这里。2019年9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冲来的泥石流导致望来所山洪沟改道,一到雨季,沟两边的房子就会被洪水淹。尤其是沟前的菜地和稻田,每逢雨季,沟里的洪水把乱石、杂物冲进菜地和稻田。  相似文献   

9.
50多岁的杨世泽,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岳家沟村村委会主任,分管人民调解工作至今已有十几个春秋了.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刚毅与果敢,言谈举止中表现出自信与乐观.从一桩桩、一件件调解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也明白了岳家沟村人民对他拥护和爱戴的那种心情.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党风党纪月刊》2002,(10):32-33
古蔺县古蔺镇党委、政府狠抓机关作风整顿,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一是全镇42个村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镇政府争取了扶贫资金150万元,在头道河、椒子沟、三道水、芭蕉、白沙坡村规划建新型生态文明新村。二是集中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较突出的问题100多件,解决遗留问题60多件。  相似文献   

11.
大寨,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大寨的地形是由一道道深浅宽窄不同的山沟和沟与沟之间的一道道高低长短不一的坡梁组成.大寨人种的地呢,不是挂在山梁上,就是挤在沟边上.  相似文献   

12.
三河火暖     
阿克鸠射 《党建》2021,(2):55-57
一个村庄的发展,映射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位于大凉山腹地,平均海拔2520米,山挨山、沟连沟,"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只见头顶四方天,不见远眺地平线。在漫长的岁月中,贫困犹如一条生锈的铁索,紧紧绑缚着这片土地,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5.97%。  相似文献   

13.
燕胜三 《党的建设》2009,(12):21-21
景木岔是通渭县碧玉乡雷岔村的一个组,有60户、257人,耕地969亩。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山大沟深,条件艰苦,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一直比较困难,1995年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98元,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景木岔作为一个试点,  相似文献   

14.
山·路·爱     
驻村不久,在调研走访中,全村地理位置最为偏远的大黑沟村民组引起了我的关注。大黑沟村民组位于安子沟村村部的西南方向,在群山环绕的山谷中散居着200多户村民。从村部到大黑沟有6公里的路程,先是一段依山开辟的石子路,上坡下梁,跌宕起伏。另一段路在山谷内,相对平坦,  相似文献   

15.
当你在医院的产房或自己温暖的家中,迎来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当你推着小车,带着宝宝徜徉在绿草如茵的公园或陪着孩子玩耍在欢声笑语的游乐场上,你可曾知道,在艰苦的东北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抗日联军的后代就出生在风雪之中,长在山林怀抱.本文的主人公一抗联三路军六支队十六大队长隋德胜和老金沟三路军被服厂厂长金玉坤的女儿隋杨兰--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件事就发生在1941年5月9日(农历4月14日)的上午9点-11点,地点在庆铁北部老金沟后堵的二道河子上游.  相似文献   

16.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09,(15):32-34
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西依贺兰,南托牛首,两山对峙,形成天然峡口,黄河穿峡而过,水光山色相映,宛如天然铜镜,“青铜峡”也由此而得名。青铜峡山川相济、沟渠纵横,沃野平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利、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青铜峡市是黄河上游的一颗明珠,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产粮基地,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塞外天府”之誉。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为锦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弦。"这是古人留给习水的动人诗句。走进习水,让人感受到的是一幅红绿相间的旅游画卷。绿的是自然生态景观。中国丹霞谷、中国杉王、飞鸽子、天鹅池、长嵌沟、清溪沟、漏仓沟、铜灌口等8大绿色生态景区,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一批批"避暑移民"和"养生移民"。走山路、采野菜、赏山花、摘野果、饮山泉、唱山歌,游客流连其间,乐而忘返。  相似文献   

18.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用充满禅机的一段语言来概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  相似文献   

19.
陈廷聿 《湘潮》2022,(10):25-26
<正>文物源起在浏阳市博物馆的库房中,保存着一封公函。它长26.5厘米,宽18.6厘米,为竖版信纸,函头印有“浏阳县人民政府第十七区公所用笺”,公函上有浏阳县砰山区公所和区长的印鉴。这封公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的一个缩影。它由收藏家金忠富于2021年捐赠,2022年5月18日经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1953年8月11日,时年16岁的在校学生陈笑怯收到了一件令他振奋不已的公文。这件公文是浏阳县砰山区公所签发的,是关于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在东乡县龙泉乡北庄湾村,一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赵国俊的名字,当地群众个个翘起大拇指,夸赞他为乡亲们办的件件难事、实事、好事。地处东乡县北部的北庄湾村,有8个社,153户,779人。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严酷的自然条件,使当地群众分散居住在一梁两沟中。在正常年景,当地群众还可勉强度日,一遇灾年,日子非常难过。生于斯,长于斯的赵国俊暗自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让众乡亲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党的“双培双带”的富民政策像和煦的春风吹进了北庄湾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圆了赵国俊带领众乡亲脱贫致富的梦。党有富民策,我有富民责。赵国俊带领群众发展羊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