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进城务工经商,从事第二、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自身的素质及技能与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农民工培训不仅可以增强其岗位适应性,而且对国家、企业和农民工本人都大有裨益。一、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首要问题是有关方面对农民工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现行的城市就业体制将农民工划入另册,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并不重视,使农民工未能纳入城市职业培训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同…  相似文献   

2.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霞  魏丛东 《前沿》2005,(1):97-10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 ,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 ,就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在当前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杨燃 《广东民政》2011,(3):29-30
中国社会变迁和转型时期,大量农民必然从农村和农业中逐步分离出来,从而产生所谓的“农民工”现象。我国的“农民工”,绝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的民营企业。因此,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缓和社会矛盾,化解就业难题,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业促就业是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助推措施和创新性的举措,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拉动农村经济的再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民的自我价值。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如何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优势更优,更好的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建议,包括从建设有利于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的社会舆论环境,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保障制度,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优化政府职能密集出台相关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张秀娥  王冰 《求索》2011,(9):76-78
以创业促就业是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助推措施和创新性的举措,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拉动农村经济的再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民的自我价值。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如何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优势更优,更好的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建议,包括从建设有利于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的社会舆论环境,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保障制度,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优化政府职能密集出台相关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进城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他们的权益却往往得不到保障。只有通过政府部门、城市市民和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农民工更好地与城市市民一道为城市的繁荣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非常庞大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有1.2亿左右的农民外出务工,而且每年呈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不仅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力军,同时到城市(县城)务工的农民还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城市建设中几乎每一项建设项目都凝结着农民工的辛勤汗水。但是,很多单位或多或少地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不能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必需的安全生产条件。农民工的子女入学、留守子女、老人、妇女的保护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试对健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关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五年内减免农业税的决定,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农民受益,城市市民也受益;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就结合中学政治教材的有关知识,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一、减免农业税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在我国,农民的种粮收入十分有限。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首先,农业人口在我国所占比例过大,人均耕地面积小。这不仅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增加,而且人均收入也因此而大大减少。比如,我国农业与美国农…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群体。长期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权益诉求和政治参与方面也处于弱势。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农民工数量已达到两亿多人。有专家说,到二○二○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左右,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将会有一千三百万农民进入非农产业,融入工人阶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等基本素质方面,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势必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影响到城市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甚至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素质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农村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受到社会重视。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却常常耳闻目睹到许多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伤害。"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党总支书记李朝鲜指出,现在,全国的农民工总量达2.63亿人,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问题还将进一步突出。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城市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淑春 《前沿》2008,(5):82-8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形成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进城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也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农民工在进城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与城市的隔闽,弱化了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不仅会延缓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还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对立,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给予农民工应有的国民待遇,给农民工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我们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4.
试析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宜昌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与分析李淋,冯桂林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民进城打工,使都市形成了一支庞大而又特殊的新的社会群体。在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他们正在经历由农民到工人,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这种变化使得他们在双重生产方式影响下,...  相似文献   

15.
卢春华 《新东方》2006,(10):10-12
2006年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使农民工问题再次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对农民工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农民工、善待农民工,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农民工的作用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社会群体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独立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数量众多、作用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不仅包括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还包括他们对农村社会的适应。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不仅在对城市社会的适应方面存在重重障碍,而且对农村社会的适应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最近谈到,农民工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如何对待农民工,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如何对待农民就业转移权利的问题。农民工的背后是农民,前面是工人,因此,如何对待农民工,是如何对待农民的问题,也是如何对待产业工人的问题。崔传义指出,按照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现阶段最大的政治。农民工问题关系这个发展的大局。目前,一方面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又要解决“三农”这个实现全面小康的难题。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是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九亿在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强化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全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和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目前已经达到1.2亿以上。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2004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在全省乃至全国,农民工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产业大军,在加工制造业中农民工占68%,在建筑业中将近达到80%,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占据52%以上。因此,公平、善待、关心农民工的问题尤为重要。关爱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和任务,是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根基。解决和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树立牢靠的和谐平安云南的理念,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十一五”规划的建设,而且还有利于落实云南创建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光荣任务。今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民工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群体已经从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城市融合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谋求发展转变。本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背景探讨农民工的转型,认为农民工转型不仅指农民工的市民化,而且也包括农民工的新型农民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减产、倒闭,所需劳动力锐减,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挑战。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加速农民工的转型步伐。目标取向应为:从关心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基本权益保障,到关注农民工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