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俄罗斯与20世纪以前相比,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日趋下降和减弱。为此,以塔·托尔斯泰娅为代表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创作中以解构和重构的方式阐释出俄罗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其长篇小说《野猫精》的分析解读,力图透视出后现代作家视野中的俄罗斯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教育水平处于一直世界领先地位,自古至今俄罗斯都拥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精英巨匠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知识财富,并且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探究其发展轨迹,东正教无疑是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扮演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东正教神学思想虽不够丰富,但正是其造就了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俄罗斯文明,影响了一代代俄国人教育。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在东西方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文化。这种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俄罗斯民族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个性,因此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双重性格。从介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入手,从俄罗斯气候、地理环境、宗教、经济和历史因素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俄罗斯民族个性形成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李娇 《学理论》2011,(16):51-5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继承国不仅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领土,而且还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上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独联体国家不同的是其外交也带有强烈的传统色彩。在俄罗斯的外交中总能体现出一定的大国观念和强国意识,这种思想对以往俄罗斯的外交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自普京上台以来,这种大国观念正在不断地引领着俄罗斯向真正的大国迈进。  相似文献   

5.
普京是近年来俄罗斯政坛上最受群众支持的政治家之一。 叶利钦曾当着普京的面说,他作出辞职的决定是“因为人民信任你”。普京之所以能如此赢得民心,其根本原因是俄罗斯人民从普京身上看到了重振俄罗斯强国地位的希望。 普京对俄罗斯的现状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他是把准了俄罗斯当前的主要脉搏,从而从心理上和感情上靠近了他。在俄罗斯的民众看来,普京心中的俄罗斯就是他们看到的真实的俄罗斯是有前途的俄罗斯,而不是掩饰的俄罗斯。 普京不仅从历史角度指出了俄罗斯产生现存危机的根源和受害的严重性,而且还指出了俄罗斯…  相似文献   

6.
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主权地位,其经济在这二十多年中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在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中,经济关系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俄罗斯也逐渐形成了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经济外交政策。对俄罗斯的经济外交进行分析,既可以借鉴俄罗斯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外交的发展,也可以为中俄经贸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经验,推动中俄经济向更深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7.
陈杨 《理论探讨》2008,(1):58-61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俄罗斯哲学首次开创了自主的精神生活空间和独立的哲学思想领域.在20世纪俄罗斯哲学不仅与西方哲学并进发展,而且还获得了世界性的意义和国际影响.俄罗斯哲学的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哲学史上的"瑰宝"和"后起之秀"呢?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第一,俄罗斯哲学对经验概念的独特阐释;第二,俄罗斯哲学对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独特理解;第三,俄罗斯哲学对集体主义的独特关怀;第四,俄罗斯哲学对真理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8.
贝文力 《党政论坛》2012,(22):47-47
在俄罗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伊的《陌生女郎》可谓家喻户晓。原作悬挂在收藏俄罗斯艺术品最多的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其复制品几乎随处可见。对俄罗斯人来说,这一形象已是那么熟悉,但同时,其神秘性从问世至今去口丝毫未减,依然是位“陌生女郎”。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重整大国地位王崇杰种种迹象表明,重整大国地位已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外交举措,在其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关注,甚至产生轰动。一、明确宣布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有着“特殊利益和特殊责任”。1月中旬俄罗斯官方就对...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浓烈宗教情结的民族.东正教作为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深深根植于俄罗斯民众的意识之中,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历史与现实.从沙皇俄国到苏维埃政权,再到今天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东正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其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统一、规范民众道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别尔嘉耶夫在1915年到1917年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俄罗斯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论文。他认为,俄罗斯的民族性中包含着多层次的二律背反,只有创造性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俄罗斯精神,才能使俄罗斯真正走向伟大之路。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应该是一种世界主义,应该超越西方和东方的矛盾,超越极端的斯拉夫主义和极端的西化派思想。上述观点对分析中国的情况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其重视民族精神中的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俄罗斯,"向传统复兴"在充当俄罗斯社会价值标杆的同时,引领其哲学关注和研究"新欧亚主义"和"新俄罗斯思想"。向"传统复归"是俄罗斯哲学复兴的标志,但这种"复兴"不是回归原点而是注入了西方普世价值观。复兴中的俄罗斯哲学,以更多理性和更大包容显示了研究的多元:不同于社会对斯大林及其体制的激烈争论,而持相对客观和中性的立场;一改一度对列宁哲学的不闻不问,从多个层面做出了探讨;在深入更多文本,延伸更深层次的多学科综合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尚月 《党政论坛》2011,(2):24-24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15.
汉城专电 6月1日至4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作为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继去年11月访问美国、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中国之后,完成其4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 韩国于1990年9月同前苏联建交,1992年,同俄罗斯签署了《大韩民国与俄罗斯联邦基本关系条约》。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与朝鲜有特殊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根据朝俄友好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朝鲜在受到外来侵略时,俄罗斯自动介入。俄罗斯在发展同韩国关系的同时,也维持着同朝鲜的关系,推  相似文献   

16.
朱卫兵 《学理论》2013,(10):40-42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着这个民族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俄罗斯文化传统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其生成、精神特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就其本质而言,既存在优秀的一面,又大量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就十月革命后实践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俄罗斯文化传统中负面成分的影响。列宁在其晚年特别是新经济政策之后对俄罗斯文化的落后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最终产生了列宁"遗嘱"时期崭新的文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丁铭 《瞭望》2005,(34)
日益改善的俄罗斯经贸政策与市场环境,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平台。中俄经贸合作互补性强,但以往对俄罗斯投资环境的诟病较多。随着近年来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调整,其投资环境大为改善。作为毗邻俄罗斯的发展中大国,抓住这一商机对我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5)
目前,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也身处其中,面临既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又要维护自己民族认同的双重挑战。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苏联解体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民族经历了痛苦的自我审视过程,民族认同问题不可回避。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认同问题,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旨在构建新的俄罗斯国家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9.
杜晓梅  田桂馨 《学理论》2009,(20):135-136
尽管马特廖什卡的产生才百余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复杂的制作程序,极高的制作工艺,憨态可爱的形象,因而深受俄罗斯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套娃的发展与传播和俄罗斯历史、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俄罗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套娃文化,象征着多子女的母亲、家庭的温馨、愿望的实现以及表达爱情的方式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斯托雷平在1906—1911年进行的土地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末期最有影响力的一场改革。向西伯利亚的移民政策是其土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的积极宣传鼓动,引发了移民高潮。斯托雷平的移民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促进西伯利亚开发的同时,俄罗斯工农业亦获得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