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行政诉讼制度。两个不同时期的行政诉讼制度在审判组织、当事人、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其各自诉讼实践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与北京政府行政诉讼制度相比,国民政府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确立了特别机关审判模式,创设了司法性审判机关,建立了国家赔偿制度、判例制度、再审制度以及诉愿前置制度,推动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民国时期行政诉讼经验对当前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制度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强大力量和治理效能而提出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体现了制度自视与制度自信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现了中国之治与中国之制之间的辩证逻辑,反映了制度认同与制度自觉的价值要求。从价值应然逻辑来讲,作为价值应然的制度自信具有先验教育意义、价值引导意义和政治规范意义,从理念认识、价值导向、政治原则视角理解制度自信,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属性制度中的绝对优势。从经验实然逻辑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制度自信在时间范畴上的制度属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制度自信在空间范畴上的制度形态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了制度自信在文明范畴上的制度路径优势。从话语表达逻辑来讲,制度自信话语是新型制度体系、新型治理体系和新型道路的表达媒介,具有阐释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功能。制度自信话语是制度自信理论的阐释介质,制度自信认同影响制度自信话语现实建构,制度自信话语对制度自信理念起反塑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司法律制度无不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鼓励投资、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往往成为股东降低风险,获取利益的工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呼之欲出。因此,我国现行《公司法》也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文在此对这一制度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债之保全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之撤销之诉,债之保全制度产生之初并没有债权人代位权,而仅有撤销权。到了法国民法典时期,因为强制执行制度不甚发达,故创设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民法典继受了法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在强制执行制度发达的德国、瑞士等国家的民法典则不承认债权人代位权。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继受法国民法典债之保全制度,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债之保全制度亦有债权人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2000年8月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实施债权凭证制度若干问题》,2001年3月1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颁布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实施债权凭证制度若干规定(试行)》,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再执行凭证制度。这一制度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首肯和鼓励。此后一些其他地区的高级人民法院也仿效该规定在各自辖区规定了再执行凭证制度,如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实施债权凭证制度的规定(试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债权申请执行凭证管理规定(试行)》。一时之间,再执行凭证制度成了执行制度改革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在分析了再执行凭证制度的特点、再执行凭证制度的作用、以及比较了再执行凭证制度与中止执行制度之后,得出了我国并无建立再执行凭证制度的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李新天  郑鸣 《时代法学》2003,1(1):22-29
信托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诚信原则是信托制度的最高原则。本文在回顾了信托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界定了信托的基本内涵,指出了信托制度适用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诚信原则在现代信托制度中的主要体现。作者最后指出我国应根据诚信原则进一步完善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7.
方正权 《中国审判》2020,(4):108-109
“制度”一词,出自《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强调了以制度来规范事物、秩序。制度是治国之重器。中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并揭示了伟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暗合与差异——论亲亲相隐与证人作证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的重要制度,对亲亲相隐制度的优劣,历来争论颇多,尤其在刑事立法领域。本文一方面梳理了亲亲相隐制度的渊源,从词源的角度分析了该制度的含义,并分析了该制度产生的立法背景;另一方面,介绍了现行证人做证义务的立法规定和该制度产生的立法背景,试图从立法背景这一视角审视这两制度的暗合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居住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之后大陆法系各国纷纷仿效建立了居住权制度。我国物权法中没有设立居住权制度。但是本文认为我国存在居住权制度的立法空间。文中通过分析在我国建立居住权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应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公民实现其环境权提供了保障。英美等国都建立了各自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是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存在制度缺失。本文简述了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分析了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可借鉴外国相关立法模式,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环境押金制度概念、性质、历史发展,分析了环境押金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实施该制度的基本条件,对在我国实施该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司法终局性:我国司法的制度性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司法终局性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之后,指出了我国司法终局性存在的制度缺陷,在考察了这种制度安排的受制因素后,提出了重构我国司法终局性制度的基本设想:改造现行再审制度,确立判例制度和一事不再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经济帮助制度共同构筑起离婚时的权利保障体系。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客观地评价了家事劳动的价值,协调了婚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了法律真正保护个体权利的目的。但是,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其理论基础,进一步评析了现行立法在离婚时权利保障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4.
自由心证是连接抽象的立法公正和具体的司法公正的桥梁,但我国立法中没有规定自由心证,学理上对该原则也曾一度持批评态度。本文在肯定应当建立我国民事诉讼自由心证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心证和法定证据制度的比较分析,初步构建了自由心证制度合理性之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自由心证制度合理运行的制度条件,并对与自由心证制度相关的、在功能上制约或保障自由心证制度的若干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暂缓起诉在诉讼法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它是作为起诉与不起诉的一个衔接阶段,在整个诉讼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完善整个刑事诉讼制度,构筑暂缓起诉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分析暂缓起诉制度的含义渊源出发,剖析了目前在我国适用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借鉴该制度的意义,并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但是只规定了有限的证据公开制度,并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证据开示制度。本文从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公开制度的缺陷出发,提出了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规避作为法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法律规避制度在实践中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本文从现行法律规避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了实践中的困惑,然后探讨废除法律规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终结法律规避制度后相关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独立保证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其独立性原则,对独立保证与传统担保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独立保证制度的基本理论。独立保证制度是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确立独立担保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张力 《现代法学》2013,35(2):75-92
现代民法上的法人制度包含了为公司制度发展量身定做的"完人化"标准。公司制度借与法人制度融合获得了广义财产与基本权利,扭转了公司在传统社会组织身份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形成了对其他企业类型的制度竞争优势,但也带来巨大风险:公司异化为新身份格局中的"公司帝国"。法人制度在我国具有主要服务国有企业改革的功能狭隘性,加之官商传统潜移默化,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官商公司帝国",妨碍了国有企业实现公共利益。针对性地而言,应祛除法人制度的极端功利主义成分,重建国有企业承载公共利益的法人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不安抗辩权制度,这一制度的设计源自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和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我国立法者在考察了国外两种制度后,取其精华,从而设计了本国的不安抗辩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