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逾百年时间内,英美两国共有7位少数族裔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近获奖者总数的40%。文章结合这些少数族裔作家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分析了他们的文学主题和创作视域,对其文学创作中的诸多异同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少数族裔作家频频获得诺奖委员会的认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他们在创作题材、创作技巧、文学视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反映了诺奖委员会在诺奖评选中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表明,人类正以更加包容的姿态面对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鲍焕然 《理论月刊》2004,(5):129-13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阶段和不同流派的现代民俗小说作家在各自的文化意识和小说文本中流露出不同倾向的创作心态,包括文化选择心态、社会功利心态、人性观照心态和文体探索心态。这些创作心态又在民俗小说创作中衍生出不同的表现方法,即浪漫抒情方法、现实批判方法、诗化写实方法、文化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运恒 《理论月刊》2006,4(6):126-128
鲁迅和余华作为他们各自时代的先锋作家,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文化承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他们对人生的终点--死亡也就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这样在小说创作中他们对人物"死亡"主题的表现也就不同.本文试图对两位作家小说中的"死亡"主题作一对比分析,从而探讨他们对"死亡"意义的不同开掘和思考,进而启发人们关注"死亡",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4.
伍西明 《求索》2010,(11):217-219
中国新时期大部分小说创作,尤其是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就是以探求民族文化象征的集体无意识主体——原型为手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各种态度,有全盘肯定,有全盘否定,亦有辨证反思。作为一次自觉的文学运动,作家借反思传统文化原型表达了对新时期文化建设乃至国家、民族文化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由于作家的创作心态与作品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研究作家的创作心态,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主旨.对于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我们也应该做如是研究.通过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以及他自己的表述,吴梅村的创作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事俱按实心态、抒愤寄托心态和自我娱乐心态.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学的人类立场,要求今天的中国作家既要超越民族主义,又要避免唯西方世界马首是瞻.当然,强调世界文学写作的人类立场,并不是要抹杀不同文化世界的作家创作的内部差异,而是主张在世界文学的框架下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寻找到彼此能够感同身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类立场.这也许正是日本作家给中国文学界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7,(6):43-44
作家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作家的桥梁和纽带。近些年来,我们坚持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服务理念,引导湖北作家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8.
罗勋章 《理论月刊》2005,(4):124-126
作家的心理经历即其观念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作家的心理特质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既有其气质的因素,亦不排除客观环境的作用.它是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的不断顺化又同化的结果.其间,作家气质的社会化过程亦即情感的发生在作家创作心理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独特的童年经历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台湾文坛出现了一批创作风格鲜明的新乡土作家。他们着力描写乡土人物,再现台湾典型的社会环境,洋溢着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体现了台湾乡土文学发展的趋向。宋泽莱就是其中一位令人注目的青年作者。宋泽莱,台湾省云林县人,1952年生。在台湾乡土作家中,宋泽莱的创作堪称独特。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在《试评〈打牛湳村〉》中写道:“他似乎一直在尝试着不同的创作路线和形式。”这个评论确切地概括出宋泽莱的创作个性。他的创作既没有滞于  相似文献   

10.
张纪 《求索》2013,(6):178-180
对艺术问题的探索一直是俄国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艺术理念:艺术的产生、艺术与现实、艺术与永生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观念渗透着作家对艺术创作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