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10,(10):66-67
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是已故作家林语堂的故居。拜访林语堂故居的那天,台北正下着蒙蒙细雨。游客不多,庭院静谧,此时此景念先贤,通常肃穆多于景仰。然而,走在林语堂故居,讣人油然生起的却是闲适、恬然甚至笑意。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9,(7):61-61
在东吴大学,林语堂的英文课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每当学期结束前,要评定学生的成绩了,他便坐在讲台上,拿。本学生名册,轮流唱名,被唱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他则像一个相面先生一样,略为朝站起的学生一相,就定下分数了。  相似文献   

3.
胡遂  曹梦晶 《湖湘论坛》2010,23(1):82-86
王维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佛,其一生的文学作品中,对闲适生活的吟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形成了其独有的恬淡空灵的特色,究其缘由,与其对佛教的深刻造诣分不开。本文试从其闲适诗与佛教的交汇之处,浅谈王维的无念、无相、无住的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有着自己独特的都市文化理想 ,那就是“田园式”的都市。这一文化思想的形成原因很多 ,最主要者有三 :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基本原因 ;中西文化的滋养是第二个原因 ;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第三个原因。当然 ,林语堂并不愿意回归山野做远离都市的山林隐士 ,而宁愿做都市的“隐者”。  相似文献   

5.
金花子 《求索》2008,(11):194-196
改造“国民性”是晚清时期各种西方文明碰撞下所产生的最大思想命题,它从产生伊始就始终没有脱离开文化比较的视阂。西学背景浓厚的林语堂,早年追随五四先行者的足迹,看取西方价值观而致力于批判“国民性”以革新中国社会。三十年代以后,林语堂开始面对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文明,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中找到了建构新的“国民性”的理想途径。而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书写,又使他的表述陷入了“自我”的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6.
龚洁  龚健 《福建乡土》2006,(5):18-19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与厦门鼓浪屿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故事。这段情缘是围绕鼓浪屿一条小巷开始的。林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的香蕉之乡平和县坂仔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小品文的论争中,郁达夫对林语堂及其小品文观的批评是最实事求是的。他指出了林语堂身上“叛徒”与“隐士”的矛盾及其原因,揭示了其小品文观与这种矛盾的关系,进而分别对“性灵”“幽默”“闲适”加以分析,肯定它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匡正它们的偏颇。郁达夫之所以能这样,主要因为他对五四新文学与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认识比较清楚;且处于集团之外并具有非政治化思维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章武 《福建乡土》2008,(4):26-27
九龙江流贯我动荡的青年时代。 当年在漳州,我是一所师范学院的年轻助教。从校园所在地蝴蝶山和芝山西行不远,便是盛产天宝香蕉的天宝古镇。十里平畴,万亩蕉园,犹如无数妙龄女子在蓝天白云底下挥动翠绿色的衣袖,翩翩起舞。我常与三五好友骑车来此饱尝闽南佳果的甘甜美味,却始终不知道,你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命之根,就深深扎在蕉海深处。  相似文献   

9.
张青蔓 《前进论坛》2011,(11):57-58
说不清我这是第几次读林语堂先生的著作了,自从在安徽大学学生服务社的折价书摊上淘得《京华烟云》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先生的那本《吾国与吾民》每次读来都不免赞叹连连,且又会从字里行间发掘出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李宣奇 《传承》2009,(13):37-37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福建龙溪人。生性幽默,以至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以及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他也是妙语迭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所以,他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  相似文献   

11.
《人大建设》2012,(10):49-49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享年82岁,正是得益于他长期置身碧水蓝天、诗情画意的幽静环境中垂钓,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疏通了血脉,也延缓了衰老。林语堂爱好运动养生,如打网球、踢足球、划船、登山、赛跑等。不过,钓鱼是他的最爱。他还发表过不少跟钓鱼有关的散文。林语堂认为,钓鱼是一项高雅的健身活动。在创作之余,  相似文献   

12.
萧然 《台声》2006,(5):70-72
大陆重拍台湾十多年前拍过的《京华烟云》,在台湾与大陆都受欢迎,两岸人民重新发现林语堂的魅力。林语堂融合中西文化的智慧,让年轻一代惊艳。他的幽默及生活的艺术,与今天两岸民间社会所追寻的不谋而合。今年3月26日,是世界文坛传奇华人作家林语堂逝世30周年。而改编林语堂作品的电视剧及林语堂的书,都大受欢迎。此刻,“林语堂”成了两岸民间社会的关键辞。在台湾的奇摩雅虎网站输入“林语堂”三个字,出现150多万笔记录,而在大陆的百度网站,则出现60万笔记录。两岸新一代蓦然回首,发现这位上个世纪的“幽默大师”主张的《生活的艺术》,竟然…  相似文献   

13.
国林 《协商论坛》2012,(11):53-53
“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痴迷于文字好理解,但说他痴迷于发明创造,一定会令很多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4.
多年前,看到有关林语堂的演讲故事,当时自己好像没什么感觉。话说上个世纪60年代在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在林语堂演讲之前,有好多人都已经作了较长时间的演讲。轮到他上台时,已经快到吃午餐的时间了。于是,他站起来当机立断地说了一句影响深远的名言。他说:“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说完就结束了发言,还在愣神的听众领悟过来后便爆发出了会心的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5.
陈睿 《前沿》2005,57(4):173-175
林语堂晚年所作的《苏东坡传》主要描写了苏轼一生崇尚性灵的经历和故事,倍受人们喜爱。堪称二十一世纪“活着的苏东坡”的林语堂之所以能将该传记写得如此出色,是因为他在品行、才华和人生遭遇等方面与苏东坡大体相仿。因此在读此书的时候,我们总能从苏轼的身上找到林语堂的影子。正所谓:他传即自传也。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现代小品文的创作,既源于晚明小品散文,浸透着中国道家思想的精髓——闲适隐逸,是中国古典言志散文的继承和发展;又顺应了当时散文发展的趋势,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体现着作者的人文理想与思想性情;同时,还深受19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和情感表现主义等哲学与文学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夏雨 《传承》2009,(7):58-59
林语堂原籍漳州市天宝五里沙村,1895年出生于平和县坂仔乡一个基督教家庭。他十岁时离开幽静的山村,先后到厦门、上海等地求学。1919年,赴美留学并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接着到德国攻读,成为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林语堂1923年回国,1936年又远渡重洋去美国,从此成为海外游子。林语堂深受民族文化传统熏陶,无论走到哪里,都"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在向西方世界介绍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时,不时地宣扬古色古香的闽南文化,为故乡漳州走向世界作出了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8.
贺铁光 《人民公安》2006,(14):58-61
从法兰克福转向慕尼黑,绕道维也纳,翻越阿尔卑斯山,沿亚平宁山脉一路南行,穿行罗马,直抵地中海沿岸美丽的城市那波利。和煦的六月,记者参与本报新闻考察团出访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三国。一路南行,沿途景致美不胜收,仿佛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郁郁葱葱的巴伐利亚高原,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连绵起伏的亚平宁山脉,美丽的异域风光,迷人的欧陆风情曾有多少回在梦中萦绕,今天终于可以近距离直接感受那种慑人心魄的魅力。静候世界杯抵达慕尼黑时,离举世瞩目的足球盛会——2006年世界杯开幕战只有三天。此行本来就没有奢望能端坐安联球场亲眼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官方报纸不具备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在媒介缺失的社会环境下,公众舆论是如何生成和表达的呢?通过梳理林语堂先生《中国新闻舆论史》(英文版)的脉络和观点,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几次舆论高潮的发展和特点。有关中国舆情史的考察表明:如果提供合适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古代中国的政治批判精神就会兴盛,公共舆论就能够成为一种民主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华古国可称得上是散文的泱泱大国。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的散文创作都曾极为繁荣。单就现代文学而言,散文创作的实绩也比其它文学门类更卓著。而散文,就其文体、内容的发展轨迹看,大致可分为“载道”和“言志”两种不同的散文观念和创作模式。发轫于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