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映 《半月谈》2004,(2):65-65
我看一年中最忙的莫过于平日里上学、节假日又奔波于各种补习班的学生了。我在日本上学时,可没有这样的感受。随着父母回国上学后,发现同学们都是早出晚归,回家后完成了学校老师留下的堆  相似文献   

2.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连眼都不眨,随地吐痰、乱闯红灯之类,“小节”尔。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闯红灯吗?一不留神,“道德”与“教养”这亲哥俩打起来了,结果可想而知。2003年我去了一趟日本。期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该国的城市交通秩序。要论车多人多,我相信中国目前的哪个城市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青岛市残联赴日韩考察代表团在日本广岛考察学习期间,有机会与日本广岛轮椅舞蹈团进行了文化交流,并现场观看了舞蹈团部分演员的即席表演,他们富有心灵震撼的优美舞蹈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印象。日本广岛轮椅舞蹈团成立于1997年4月30日,属于社会福祉事业团体,团  相似文献   

4.
邱宝林 《创造》2004,(2):41-41
笔者曾于最近去日本旅游,住在名古屋旁一座小城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家中,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房东带我们游览了富土山、东京等旅游胜地.日本是一个美丽的岛国,到处青山碧水、绿树成荫.日本公民强烈的环境意识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随新中国基层工作者访日团到日本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研修,期间参观了一些日本的防灾设施和东京地袋防灾馆等防灾教育基地,日本人所表现出来的防灾减灾意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震动。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特别是地震灾害。在日本,4级以下的地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特别是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在日本人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因此,日本特别重视防灾的教育,在日本各地建有很多防灾教育馆,免费向社会开放。馆内通过图片资料、录象,特别是模拟体验,使参观者掌握防灾抗灾的有关知识及应急技术,提高每…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佛山2岁女孩小悦悦遭到汽车多次碾压,18个路人避而不救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无比沉重的记忆。同样深深刺痛我的还有,日本许多电视台对"中国小悦悦事件"组织讨论,一位日本东京的教授认为:"中国现在是一个金钱富翁,但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  相似文献   

7.
1993年10月我随江苏省消防赴日考察团对日本爱知县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业务考察访问,考察是短暂的,但东瀛之国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日本人强烈的消防意识,先进的消防设备,现代、正规的消防教育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爱知县消防学校是在1948年3月根据日本消防组织法第26条第一款规定建立的,始称“爱知县消防练习所”,1964年4月改名为爱知县消防学校,校址在爱知县尾张旭大市新居,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11820平方米,学校编制为校长、副校长各1人,下设总务处、教务处两…  相似文献   

8.
我和爱萍一同工作已有7个年头了,深深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作为农工党太原市委会的主委,她对党派的热爱,对工作的一丝不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美育与强国     
一次在日本京都车站候车,因下大雨,路被冲坏,直等了三个多小时才修复通车。就在这等车的时间里,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的印象: 一是日本人民的秩序和自觉。试想等了三个多小时,车站滞留了成千上万的人,车来了,挤着抢着上车的状况可想而知。但是不然,很有秩序。听不到牢骚漫骂,看不到你推我挤,大家都在自觉排队上车。而且上车前,每人都把随地休息时用过的饮料瓶、快餐盒,以及看过的报纸、杂志等杂物顺手拣干净,并按可燃的和不可燃的自觉分类,扔进了不同的垃圾箱里。人走后车站依然保持着整洁美。第二点难忘的印象是商品讲究包装美。日本的任何一件商品,无论贵贱或大小,都十分重视造型和包  相似文献   

10.
流星在天空中滑过,留下一条闪亮的轨迹;白鸽在云间飞行,留下一路悦耳的哨音;人在生活中走过,留下一段坚实的路。是呀,1988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不知同学们都有什么感受?通过我度过的十六个春秋的风风雨雨,给我留下唯一深刻的感受就是:只要你认准了一条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终点。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王晓维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6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千百万人死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屠刀之下,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起起血案给我们的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使我...  相似文献   

12.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中国各类史书中 ,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远度重洋 ,“冒万里而至者” ,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 ,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 ,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各类史书中,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适度重洋,“冒万里而至者”,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杨富珍进日本人开的纺织厂当童工的时候,她才14岁。“每天都挨那摩温的鞭子,不是人过的日子。”“解放后工人当家做主人了,我一心一意把本职工作做好,报答党的恩情。”是的,谁也没想到这位普通女工后来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劳模,更会在上海人大的发展进程中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她是上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沿革的重要见证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和凌兆枢同志都是当年参加1947年防城县“三、光、企”武装起义的一员。此后 ,无论辗战于十万山区的山南山北或六万大山之绝壁悬崖、险川激流 ,驰骋中越边境或东征高雷 ,在与国民党反动武装的殊死博斗和清除匪患之烽火硝烟漫长岁月 ,我们都同在一个团 ,他在战斗中的机警勇敢和对革命事业的尽职尽责 ,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现已离休了 ,总觉得应给人留下点什么 ,所以怀着崇敬之意 ,写下了这位革命战士、共产党员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6.
哈南 《文明大观》2003,(8):30-31
在日本的中国人要融入日本社会,首先面临的是卫生问题。比如说日本的垃圾要分门别类,按指定的时间放到指定的地点。挺简单的事情,但是中国人经常出差错,而且往往不能坚持。许多留学生在日本都读到硕士、博士了,却在怎么处理垃圾的问题上一直没有毕业。这类事情虽小,可是却留下话柄,成为许多年来中同人和日本人之问难以沟通的一层隔膜。  相似文献   

17.
我刚到日本时在一家传统的日本小面馆打工。老板大约三十七八岁,文化不高。按约定,我每晚6点至10点上班。第一天上班时,我不管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一看我还行,老板笑了,还跟我开了句玩笑:“中国人聪明。”他这么一说,我并没高兴,倒是提醒了我,我现在的一举一动在日本人看来都是中国人的表现。 为了好好表现,不给中国人抹黑,我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7)
正前几天,海峡对岸的亲人堂弟用手机发来一条微信,说叶家四房的福申叔叔寿终正寝了!看到这条噩耗,我顿时泪流满面,这是因为福申叔叔对我们在大陆生活的3兄弟有大恩大德!对我们3兄弟有着如父亲般的爱!1990年,我有幸获得国家教委的委派,到日本兵库县神户商科大学担任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我按照老父亲留下的有关台湾老家的情况材料,写了一封家书试投给一位叔叔(后来才得知当时那位叔叔已经过世)。家乡的亲人一看是一封来自日本的书信,感到十分好奇便拆开了此信,这  相似文献   

19.
情系丽江     
人人都说丽江好,我久已心向往之,直到今秋才偿夙愿。短短十天对丽江的游历,虽说很不深入,但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丽江之美实在名不虚传,纳西文化着实令人惊叹,使我大长见识,大动感情。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5)
正李登辉在《余生》中表示,蒋经国看上他,是因为他有"日本人的特质",对工作有责任感、诚实做事、不说谎。真的如此吗?其实,李登辉完全没有武士道精神,也缺少日本文化中应有的忠诚,他一生都在背叛、欺骗。到了晚年,李登辉选择在日本而不是台湾的历史中留下定位。李登辉一生都不诚实,没有责任感。李登辉曾骄傲地说,他是用血书宣示加入日本皇军。他效忠过日本天皇,加入过共产党,后来又背叛同志,加入国民党,因缘际会担任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