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大国,农村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全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关注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村民自治后,由于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原因,农村基层的廉政建设问题就成为经常引发农村基层干群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所以,农村基层“村官腐败”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村官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是“村官”权力失控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继续深化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党中央每年关注的头等大事。农村稳,国家稳;农业好,国家好;农民富裕,国家富。"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三农"问题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村官问题。从位阶上说,村官不算什么"官",但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村干部的地位、作用不容小视,出现问题也不可小觑。近年来,司法反贪部门查处的村官贪腐案件中不乏小官巨贪。有的村官贪腐案甚至酿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事件,真可谓村官不好,地动山摇。  相似文献   

3.
高嵩  李波 《法制与社会》2010,(10):222-222
“村官”是生活在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却是广大农村最基层的管理者,村民的大事小情要靠“村官”去解决,党和政府的声音要靠“村官”去传达,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村官”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村官”的行政行为,影响着农村稳定和持续发展。“村官”虽小,但其犯罪行为不容忽视。本文结合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践,简要分析了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村干部职务犯罪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被称为“村官”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情况日趋严重,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村官腐败”已成为农村的“内伤”,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5.
王春 《法制与社会》2011,(10):16-18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在一段相声里如是说。在国家行政编制里面,“村官”并不是公务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正如那台词里说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上世纪90年代,曾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中国数亿农民的命运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那时,尚未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村支书为首的村官们“催粮要款”,管理村里的公共事务。村官更像管理者,而不像村民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垫江县人民检察院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进村入户加大检务公开和举报宣传力度,鼓励村民举报提供线索,查办“村官”职务犯罪取得了较好成效。垫江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对这一情况,该院审时度势,把乡村作为宣传主阵地。  相似文献   

7.
“硕士村官”缘何败走麦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晶 《政府法制》2008,(18):46-47
1992年,硕士研究生、28岁的杨本伦主动放弃了国家人事部的工作,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支书,成为我国首位“硕士村官”。6年后,屡屡受挫的杨本伦伤心地离开农村南下打工。最近,已经弃政从商的杨本伦对笔者畅谈了自己当村官6年的收获与失误。“当村官,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经历,至今没有后悔过。”他说,现在我国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农村和大学生都是双赢之举,但愿他的经历能够对大学生村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联村,这个全国知名的先进村的村官刘宏球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在三联,我就是皇帝”。这一想法在中国不少的村官中甚为流行。这一心态也凸现了中国五千年农业文明所滋养的封建官僚文化仍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相当的影响力。“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其中一些人在“官帽”和地方宗族力量的荫蔽下,在“小庙”里干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腐败”来。近年屡屡爆出的许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贪污大案,令各界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领导群体,他的腐败将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但是,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高潮中确立的村民直选,村务公开等等一系列制度已经初见成效。日前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有必要深入调查目前村级干部的腐败现状,以利于完善现行基层民主制度的缺漏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摸底“村官”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联村,这个全国知名的先进村的村官刘宏球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在三联,我就是皇帝”。这一想法在中国不少的村官中甚为流行。这一心态也凸现了中国五千年农业文明所滋养的封建官僚文化仍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相当的影响力。“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其中一些人在“官帽”和地方宗族力量的荫蔽下,在“小庙”里干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腐败”来。近年屡屡爆出的许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贪污大案,令各界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领导群体,他的腐败将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但是,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高潮中确立的村民直选,村务公开等等一系列制度已经初见成效。日前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有必要深入调查目前村级干部的腐败现状,以利于完善现行基层民主制度的缺漏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联村,这个全国知名的先进村的村官刘宏球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在三联,我就是皇帝”。这一想法在中国不少的村官中甚为流行。这一心态也凸现了中国五千年农业文明所滋养的封建官僚文化仍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相当的影响力。“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其中一些人在“官帽”和地方宗族力量的荫蔽下,在“小庙”里干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腐败”来。近年屡屡爆出的许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贪污大案,令各界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领导群体,他的腐败将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但是,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高潮中确立的村民直选,村务公开等等一系列制度已经初见成效。日前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有必要深入调查目前村级干部的腐败现状,以利于完善现行基层民主制度的缺漏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统计,目前全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在内的“村官”,“村官”群体十分庞大。“村官”职务虽小,却拥有广泛的权力,管理农村的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职权。而近年村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频发,  相似文献   

12.
“村官”虽小,但权力不小,而且一旦产生腐败,其社会危害性往往较大,也是引起农民越级上访和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2007年河南省鄢陵县检察院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196件,其中,反映农村干部经济问题158件,占受理总数的80.7%。涉嫌贪污120件,挪用30件,其他8件,反贪部门立案16件。通过对2004—2007年本院办理的村官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梳理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检察资讯     
《中国检察官》2011,(18):80-80
曹县检察院: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六项教育” 曹县检察院开展“六项教育”.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一是加强党性教育。采取邀请老党员讲课、座谈交流等方式,增强他们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采取邀请老干部、老战士回忆的方式,教育引导他们献身农村的经济建设进程。三是开展法律教育。检察官结合近几年来农村职务犯罪情况,通过讲解、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四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现有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业、农民、农村是我国的主要问题,农村稳,天下定。历年来,政府都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因为它不仅是重点,也是热点,更是难关。然而在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甘溪镇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农村人口多,农业底子薄,农民增收慢,“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和阻碍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短板”和“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核心在增收。只有创新新型农业经营方法,探索现代农业增效方式,开辟多元化增收渠道,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6.
《公民与法治》2006,(11):56-56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农村经济日益繁荣。“村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的现象日渐突出。南和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本县实际,从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大局的高度明确职责.把预防“村官”职务犯罪作为检察机关服从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的切入点,集全院之力认真开展农村预防.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苏东旭 《法制与社会》2012,(26):161-162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身份定位不明确、工作无法展开问题.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修改完善,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但理论与实践、具体实施与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完全统一,“政府雇员”说①与“荣誉村民”说②的不适用,村官工作的不明确,让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依旧举步维艰.因而明确其身份定位,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作为,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热门名词,本文旨在分析,了解中国目前大学生当村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为中国当前推行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提出参考依据和建设性的建议。使这一政策能够有效的得以实行,能够使大学生在短期的服务中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钱蕾 《中国监察》2008,(24):42-43
浙江省桐乡市开展“村官廉洁工程”以来,普通村民脸上露出了踏实的微笑:村官干净干事,农民生活也越过越滋润。村干部们同样露出了坦然的微笑:该拿的拿得安心,该做的做得实在。在“村官廉洁工程”中,我们看到了桐乡新农村建设中一张张踏实、会心的笑脸。日前,我们走进桐乡农村,在一组组小角度视觉里,感受、体会着“村官廉洁工程”在基层的实践经历——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在农民,关键在村干部,村干部的作用举足轻重。包括书记、主任、委员等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在内的村干部,俗称“村官”,他们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官”。虽然他们的职务不高、“人不了品”,但是权力不小,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也是广大村民利益的直接代表者,村官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党的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