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要用商品资本循环公式资本在自己的循环过程中,要不断地经过三个阶段,并且相应地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这三种职能形式,都有自己的循环公式。那么,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要用哪一种资本循环公式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什么是资本循环呢?所谓循环,就是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即事物从哪里出发又回到哪里,从什么形式开始又回到什么形式。马克思所讲的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为了实现其价值的增殖,不断地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又由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实现条件马克思认为,产业资本的循环要能顺利实现,必须经常保持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在循环中不仅必须同时具备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而且这三种形式还要同时进行连续不断的循环,实现三种循环的统一。而要实现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就必须是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相似文献   

4.
前面几讲,我们学习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主要是以货币资本为对象,分析了资本在运动中所采取的各种循环形式以及它们的职能和这些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出产业资本运动中最一般、最本质的特征。从这一讲起,主要以生产资本为对象,从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着眼,分析生产资本的周转方式和周转速度问题,阐明周转时间对资本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水华  周红山 《前沿》2011,(3):164-167
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追求无止境利润的资本,对现代生态问题的缘起负有不可推卸的原罪责任。为了保证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资本必然不断进行以侵占自然、污染自然为前提的生产扩张和消费扩张,以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必要张力。通过对资本的生产扩张和消费扩张逻辑的揭露和批判,揭示现代生态问题的资本根源,寻找现代生态问题的解决路径,对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积银  孙月琴 《探索与争鸣》2023,(11):75-86+193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数字平台进行货币化转化的关键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用户的线上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具有生产性质的数字劳动。在数据资本化阶段,用户的行为数据成为平台生产数据商品的原材料,资本创造性地打破了雇佣劳动的剥削界限,通过对数据商品价值的私人占有,实现了对无雇佣数字劳动者——用户的剩余价值剥削。为确保数据要素的无限供给,数字平台在数据资本化基础上,不断加强资本数据化的进程。在数据资本驱动之下,平台不断拓展新形式的数据生产空间,加速迈向数据垄断资本主义,通过扩大再生产助推数据资本循环。面对数据资本化与资本数据化,中国应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积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635页上明确给积累下了一个定义:“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从马克思整个《资本论》中的意思来说,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论,就是资本家把得到的剩余价值再投入到资本的流通中去,使原来的予付资本量得以增加,即对  相似文献   

8.
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不仅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而且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的循环既然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以资本循环的全部时间就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与此相适应,还要花费一定的生产费用和流通费用。那么,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以及费用的多少,对于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会有什么影响呢?这就是本讲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就是从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对立统一中来阐述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实现条件和比例关系的理论。它的内容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二卷论述的。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  相似文献   

10.
前面我们着重研究了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也就是研究了单个资本怎样才能顺利地经过一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两个流通过程,由货币资本形式转到生产资本形式,由生产资本形式转到商品资本形式,再由商品资本形式转到货币资本形式,来实现循环的。但是,前面各讲对于单个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完全是从单个资本运动中所经历的形式变化着眼的,并没有涉及资本在运动中经历的物质变化。然而从资本的循环与  相似文献   

1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我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社会再生产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之间寻求再平衡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运动存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判断外资的运动是国内循环还是国际循环的标准,在于运动的过程和环节主要在国内还是主要在国外;马克思关于三种资本形式并存和继起的原理揭示了“畅通”是实现资本循环的条件,外资是畅通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纽带。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外资逐步转向并形成以参与国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并提出了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外资的载体和联动功能,利用外资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推动国内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 寄生主义和腐朽是在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很久以前就产生了的现象。但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资本是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形式,担心破产而进行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必须发展生产,将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用于消费。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获取利  相似文献   

13.
程远航 《理论月刊》2023,(11):66-73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资本生产过程使传统财产所有权的权利体系难以为继,催生了数据所有权的新形态。以平台资本主义数据资本的运生逻辑为线索,可以发现数据所有权的三重转变。在数据资源价值化过程中,以用户消费性的无偿数字劳动生产形式,实现从数据所有权到数据使用权的转变。在数据价值资本化过程中,以平台对数字资本的剥夺性积累形式,实现从数据所有权到数据掌控权的转变。从用户的数据使用权到平台的数据掌控权,意味着传统的所有权由权利束集合裂变为单一的数据所有权,形成了“数据鸿沟”中的隐性剥削。消除平台资本主义的隐性剥削,需要在数据资本公有化中推进从数据确权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4.
蓝拟现实:认识的第三种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维度,探讨了虚拟现实的本质,认为虚拟现实是人脑对现实的认识或反映借电脑的延伸或外显,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背景下人的认识的第三种形式或形态———虚拟形态或虚拟认识,属于波普尔的“世界3”,即客观知识的世界;文章还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虚拟认识三种认识形式的联系和区别,认为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虚拟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从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虚拟的具体的过程,或从直接具体到间接抽象再到间接具体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第三阶段即虚拟认识阶段是对前两阶段特点的辩证“扬弃”,表明人对事物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真实;文章也探讨了人在虚拟现实中活动的特征,不同意学术界把虚拟现实看作实践(或虚拟实践)的观点,而认为是一种借助电脑进行的思维操作性活动,即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活动,而且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活动所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乡农民工子女是近些年来受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新兴社会群体。本研究以湖北省Q乡镇中学为个案,探讨了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的实践过程与逻辑。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他们在不同场域型塑的不同惯习以及在各场域中获得资本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乡土适应进程。适应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返乡农民工子女返乡面临着语言、生活、学习、乡村社区、人际关系等方面不适应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竞夺,进而形成实践性惯习,从而从初期的"水土不服"阶段,到中期的"随遇而安"阶段,再到后期的"如鱼得水"阶段,最后成功地融入了乡土社会。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西方福利社会建设"表面现象"、资本关系全球扩张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了修正剩余价值概念的趋向,并以"剩余产品""经济剩余",或者"剩余利润"等取而代之,导致当前资本主义研究的主要范式中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即以国家的作用和以流通领域为中心来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到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再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最后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历史文本回路中,考据经典文本,为剩余价值正名,是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今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与资本运营资本的定义有很多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为 :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本身没有姓“资”姓“社”之分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马克思认为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在运动中资本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 ,其获利越多 ,生命力也就越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机关后勤改革中 ,我们也必须解放思想 ,树立起“资本与资本运营”的新观念。资本运营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的是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 ,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 ,使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实现扩张。兼并和收…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范畴及其特殊和一般什么是资本?资本从来就是多义的。在马克思界定资本含义前后都有关于资本的讲法,比如说,资本是本钱。我国在解放前,就常有小商小贩说道:“我的资本很小”、“我没有资本”等等。这实际上指的是本钱,并不是真正的资本。马克思定义的资本是货币所有者从市场上买到了劳动力这种商品,从而从劳动者身上取得剩余价值的时候,货币才成为资本,或者过去那种本钱才成为资本。这样,资本的定义就是谋求并谋得剩余价值的价值。当然,资本离不开货币,但也可以是物的或其他非货币的形式。对此,马克思定义说:“资本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资本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劳资关系理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劳资关系理论,是研究<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劳资关系,体现着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的本质.人格化的资本和被异化的劳动,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劳资关系的本质不是平等,而是雇佣;不是自由,而是专制.  相似文献   

20.
三、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直线结构直线结构又称简单结构 ,这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其特点是 :组织中各种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 ,全部管理职能由各级行政领导人负责 ,不设职能或参谋机构 ;命令从最高层管理者经过各级管理人员 ,直至组织末端(工人) ,是直线式地流动 ;组织中每个成员只接受最近的一个上级指挥 ,仅对该上级负责 ,并汇报工作 ;一个人一个上级 ,彻底贯彻统一指挥原则。其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一般适用于那些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以及组织处于初建阶段、组织所处环境较简单且易变、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