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有些滞后,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出以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先导向多层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双边向多边发展;贸易合作向全面合作发展,区域合作由内向外,内外结合的趋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要获得长足进展,应以投资合作为主要方式;进一步完善官民企三方合作机制;建立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高涨的大环境中 ,中国还处于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 ,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其经济合作政策的转变主要基于中国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大。中国正在强化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寻求投资转化效应 ;同时 ,东盟自身发展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以及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稳定等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选择的变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经济互补为基础的沿海域型合作模式;二是以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沿边型合作模式;三是次区域或增长三角型合作模式。这三种合作模式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虽然目前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合作仍会稳步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在下世纪初,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欧亚经济联盟是欧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也是新兴经济体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实践。从国际环境和新兴经济体的角度来看,欧亚经济联盟是在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双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盛行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欧亚地区应对世界贸易体系由多边化向分散化发展、由自由贸易主义向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有力举措,也是新兴经济体通过加强合作增强自身实力、谋求成为多极化世界中新的一极的战略选择,以及提高贸易地位、改善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沿边地区在21世纪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为此,文章提出,把建立区域经济市场作为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重点发展东北亚区域市场、中亚区域市场、东南亚和南亚区域市场,并针对我国沿边地区利用外资数量小,且多属小项目的不足,提出重视鼓励沿边地区公司、企业对周边国家投资的问题;强调发展沿边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好“外开”与“内朕”的关系,沿海与沿边地区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边贸与地贸、大贸的关系,现汇贸易、易货贸易及各种贸易方式的关系,并对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提出了体制保障措施和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俄边境铁路在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边境铁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双方铁路运输领域的合作也为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铁路口岸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在促进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东北亚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必将有助于打破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中存在的“瓶颈”,从而推动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7.
要提升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一是要全方位提升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水平,即在对俄农业合作、能源合作、科技合作方面寻求突破;二是黑龙江省应深度开发对俄边境旅游资源;三是黑龙江省应加速融入东北亚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 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是拉美出现“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外在必要条件 ,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其产生的内在推动力。拉美经委会在总结 90年代拉美一体化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思想 ,以指导拉美一体化继续朝着具有“开放性”的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 ,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拉同属WTO成员 ,这就扫清了双边贸易中的许多障碍 ,为中拉贸易创造了互利的外部环境 ,双方存在着扩大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中拉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同时 ,对中拉拓展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沿边开放城市的区域职能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沿边开放城市(镇),面临着加入WTO、区域经济一体化、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表现出以增长极职能和跨国影响职能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职能缺失。沿边开放城市增长极职能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小、城市体系发育不良、产业链短、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国际影响职能缺失的原因在于:城市在跨境城市体系中能级较低、经济结构单一、支持腹地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低。为此,策略性调整势在必行,要完成从沿边开放城市到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的转变,需要实现边境城市的规模扩张、功能发展和城市体系布局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振兴战略的4年中,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出现转机,发展速度全面加快,比重有部分回升。但这种变化具有恢复的性质。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总体上讲仍然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外开放任重道远。构筑东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国际经济贸易的客观规律,从国内外的环境条件出发。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二要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三要发展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四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提高对内开放水平;五要打破瓶颈制约,提高投资环境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云南省正积极推进河口-越南老街、磨憨-老挝磨丁、瑞丽-缅甸木姐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目前,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已初见端倪,但在贸易平衡、投资风险、产品竞争、产业对接、互联互通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紧密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消除影响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障碍,充分发挥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增长极功能,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尤其是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合作和深化改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本文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进行回顾,总结出9个方面的主要做法和5个方面成功经验,对全国各地开放开发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地区合作机制的创设能力不仅是大国崛起的一般性标尺,也是大国崛起的内在要求。参与和创设东亚合作机制是保证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有助于奠定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性根基,构筑平衡的大国关系,咒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中国的制度化行为也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缓解了地区安全困境,促进了东亚地区一体化。实际上,中国和平发展和东亚合作机制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领先发展的四个优势,并居于基础性地位,具有先行带动的示范作用以及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作用。同时,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也存在四个主要制约因素,影响它进一步快速发展。对此,提出了加大研究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完善经济一体化组织机制体系、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步伐、着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融资等五项具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呈现了多种机制和路径并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缺乏可以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力量和机制。这就为该地区次等力量、次等双边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凸显了它们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必将激起区域内各种双边关系的调整,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东盟与东北亚 3国的进一步联合,从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中韩政治关系良好,经贸相互依赖关系加强,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上有共同利益,建立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边境区合作创造了良好机遇。中国东兴市处在边境经济理论创新与跨境合作模式创新的前列,完全有必要和可能利用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越南发展推动"北部湾经济圈"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跨境共同市场与商贸服务平台。文章通过对构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国共市贸易区"的边境区合作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国共市贸易区"合作模式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制度化合作的程度反映区域一体化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各国经济、社会、政治诸多层面的合作状况和合作远景。后冷战时代,国际格局的变化为区域性制度化合作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国际组织和制度、跨国公司等一些新兴行为体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行为体对于区域制度化合作发挥了先行的效用。同时,东北亚区域制度化合作存在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干预,区域制度化合作本身制度遵守与网络形成等方面的障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将为这一地区制度化合作前景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8.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与理论诠释 20世纪60年代复兴的新自由主义使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地区性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濒濒发生.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最近的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如何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冲击?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这种趋势在21世纪初期已有加快发展的势头.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  相似文献   

19.
China has achieved a unique feat in economic growth, maintaining an China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nearly 10 percent for more than three average three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s a neighboring country joined by common mountains and rivers, China's prosperous economy is the bes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Asia and SAARC integratio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AARC have developed The develop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lthough there exist hurdles that impede Sino-SAARC cooperation. The Chinese leadership has put forward quite a few cooperative initiatives to further enhance Sino-SAARC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文化视角--打造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洪魁  李霞 《东北亚论坛》2006,15(3):115-11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共同的文化底蕴和互信、认同的区域文化平台的支撑。东北亚区域合作步履蹒跚,也反应出深层次上对地区文化认同的差异。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不可能整体突破,首先在中、日、韩三国间进行经济整合最可能成为现实,但也要经过艰苦的区域文化的构建过程。各国应共同努力打造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合作,不求一时之功,但求长远发展。中国也需建立自己面对东北亚的文化发展战略,以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本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