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悲凉沉郁的历史和人生——读中篇小说《老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井》很有味。它写了太行山上一个打井的故事,但人们读到的是在坚硬的岩层下面,绵延不绝缓缓淌过的历史和人生。沉重的历史,自强不息的人生,这就是《老井》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内在伟力的反省、揭示。评论家们也是从这样的角度审视《老井》,品评旺泉、巧英。然而,实在的生活总是平淡的,只是由于作者独到的烹调,才制出了这脍炙人口的悲剧佳作。所幸,我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七年十月,中国电影《老井》在日本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这部影片的导演是吴天明.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初期.山峦重叠、土地贫脊的山西省南部,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老井村,村里的农民吃尽了缺水的苦头.祖祖辈辈流血流汗,打井不止,几百年间打了一百二十七个乾窟窿.这一年又遇上了大旱,为了争夺一口老井的所有权,老井村和邻村发生了一场几十年未曾有过的械斗.双方以锄头棍棒相击,打得头破血流,在紧要关头,回乡知识青年孙旺泉不顾自己死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宣部、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近日发表。《提纲》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4.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民政部党组中心组党史专题学习(扩大)报告会6月8日,民政部党组中心组邀请《苦难辉煌》作者、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少将金一南作题为《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探索》讲座,  相似文献   

5.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府城老井     
蒙乐生 《今日海南》2008,(12):44-45
老井是府城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一泓井录曾经映射出古城市井的历朝景致。工业文明的供水管道没有向闾里延伸之前,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大大小小的水井就有上百口之多。  相似文献   

7.
郭玉华 《青年论坛》2011,(4):126-129
文士与妓女婚恋类题材小说历来是文人写作的热门题材,白行简的《李娃传》与郑若庸的《玉玦记》在故事情节上可谓一脉相承。而二文女主人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李娃被塑造成一个有情有义的妇女,而李娟奴则因其歹毒得到了应该有的报复。促成两者命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男女人物性格、作者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是其重点。  相似文献   

8.
创造文苑     
《创造》2010,(1):102-102
《争洋霸海》:制海权与国家命运 对于中国而言,海权到底是什么?也许,你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国近代史中那100多年的民族屈辱,想到的是因海权丧失而导致领土被瓜分。所以,当我们自问“中国有海权吗?”这个问题时,我们一定会坚定地说:如果中国过去没有海权,那今天就必须要有。  相似文献   

9.
陈永磊 《今日海南》2009,(10):46-46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剧作。她演绎了1925年至1949年间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政治选择和感情纠葛,融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于一体,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生动的人物巧妙相融,集中展现了从黄埔时期的国共合作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政治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1,(1):90-91
杨家卿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5期撰文认为,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问题上,在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体显然是人类。因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在"中国梦"之民族国家价值主体关怀前提下,对价值主体人类形态的认同和高扬,是价值主体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化。中华传统文化悠久高远的"天下主义"人文理念和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所强调的"命运"旨趣,是理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般方法论资源,前者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导性原则,后者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性原则,二者结合起来则为"奉天承运"。在中国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中心的情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包含、代表、引领人类共同价值,提升和拓展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帮老井卖鹅     
王娟 《群众》2020,(8):56-57
“天泉湖镇有大量鹅急售,恳请好心人帮忙转发本条消息。”2020年2月14日晚,督查完太和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后,打开手机,偶然发现微信朋友圈中有一条这样的信息。看着图片里那黝黑的面孔,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三年前,那时我任天泉湖镇纪委书记。一天早晨,老井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直嚷嚷“哪个是纪委书记?我要告村书记,这种人根本不配当村干部”。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2,(12):46-47
<正>讲述"两弹一星"背后故事的29集大戏《国家命运》已在央视播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国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很薄弱,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却成功研发出了"两弹一星",这不仅让发达国家瞠目结舌,也大大提升了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两弹一星"也留给了世界太多的悬念、太多的不解之谜,《国家命运》以纪实拍摄的手法为观众揭开这一个个历史谜团。试验场苏联专家选址竟是敦煌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在罗布泊,但鲜为人知的是,最早的试验场苏联专家选定的竟是敦煌。后来中国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  相似文献   

14.
论战是由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引起的,论战的双方是中国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论战的内容包括制度文化、道德文化、思想文化,论战的焦点是关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其最终结果,已由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给予了最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民族事务治理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定位了民族问题研究的维度与视角,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方法与概念议题亦随之更新。概念议题的变迁是因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实际需要,这不是传统的民族国家或现代国家概念所能解释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应该成为新的理论方法。以此,才能解释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工具选择与政策意蕴。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为概念议题是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主题与方向,其内在含义是以政党为核心的文化政治共同体,以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发展为关键、以反分裂为底线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罪刑法定主义强势话语权的背景下,刑事习惯法是被绝对排除适用的,不管是民族学界还是法学界都不得不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之当然命运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正确回应。因此,只有以少数民族地区之刑事习惯法为视域,探索其在当地民族地区之实然解决纠纷之作用,引出法与法律、国家法与民间法、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三大范畴,才能客观揭示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之关系,进而揭示刑事习惯法之立法和司法命运。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三农”,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与农村改革和农民命运休戚相关的5个《一号文件》。从1982到1986,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一号文件》以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变了农业、农村的状况和9亿农民的命运,写下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篇章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一次用《一号文件》颁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规定》。时隔18年,9亿农民正在满怀豪情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再一次见到盼望已久的中央《一号文件》,其激2004.4动和兴奋的心情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但据我了解,…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规范构建的国际法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国际法向度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构建,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是物质基础,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是思想基础,实现国际社会正义是道德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构建应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即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道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包括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忠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为目标。国际法治是法治理念的国际实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应实现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协调与互动,明确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法在我国《宪法》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9.
曾早垒 《求索》2013,(10):167-169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们关于如何掌控命运的讨论中,英国重要戏剧家马洛的剧作《迪多,迦太基女王》表达了对个体力量的思考,通过对该部剧作与维吉尔原经典作品《埃涅阿斯记》的对比,可以看出马洛对原作品的改写和仿拟,剧作家否定了古典英雄角色的权威,其中对于命运的态度与同时期颇受关注的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相呼应,二者将政治世界中与人类相异的命运力量看成可以被掌控和驯服的资源,体现出个体在构建社会秩序时所作出的延展性努力,作为戏剧家的第一步戏剧作品,马洛也通过该剧建立了自己剧作家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但若换成:读一本好书,我就能改变世界——你信不信呢?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人曾写过一本名叫《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的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当然其中还有一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