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的严重性近年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之中。拉美债务在六十年代并不突出,但从1973年石油提价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债急剧增长,由1975年的685亿美元猛增到1982年底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约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的48%。其中巴西(900亿)、墨西哥(800亿)、阿根廷(380亿)、委内瑞拉(320亿)四国即占拉美总债务的80%,占第三世界总债务的38%。拉美这样庞大的债务,已大大超过它们的财政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1982年,全部外债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债务危机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西方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截至1984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三千六百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世界外债总额(约八千亿美元)的一半。鉴于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拉美国家政府都把解决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拉美的债务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后果之严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探讨拉美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拉美国家为应付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举借外债促进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战后初期,哥伦比亚使用国外贷款不多,1961年公共外债只有6.28亿美元,1970年外债总额增长为19.3亿美元,到1978年外债总额达44.2亿美元。总的来看,在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前,由于哥伦比亚对借外债控制较严,外债总额相对较少,而且,在外债的使用上坚持了外债严格用于建设投资,也由于外债结构较为合理,资金主要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哥伦比亚的外债负担不大,外债形势相对比较稳定。但此后,哥伦比亚外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债增长速度加快。1979~1982年的四年间,国家净外债与出口收入之比从60%增加到150%。私人商业银行的贷款迅速增加,四年间,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到占贷款总数的2/3。外债指数恶化。1980年公共外债的偿债率  相似文献   

4.
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1983年年度报告,截至1983年年底,拉丁美洲地区所欠外债总额巳达三千一百亿美元,其中巴西欠债八百三十亿美元,占拉美外债总额的26. 8%,仅次于墨西哥(八百五十亿美元),居第二位。这个统计数字,只包括官方担保的公、  相似文献   

5.
拉美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兼评“布雷迪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800亿美元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债务危机。迄今为止,这场危机已持续了将近10年。虽然债务国、债权银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曾为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拉美国家的负债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1982年的3300多亿美元增至目前的4200多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拉美债务危机究竟有无出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似乎有必要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解决了债务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的外债不仅不会带来危害,反而有利于弥补内部资金不足和加快经济发展。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借了不少外债,然而  相似文献   

6.
一拉丁美洲是当前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地区。据估计,到1982年底,在发展中国家六千二百六十亿美元的外债中,有三千多亿美元的债务集中在拉美。按人口平均计算,拉美地区每人负债为八百多美元,按经济自立人口计算,拉美每个劳动者负债达二千五百多美元。目前拉美国家的外债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东盟国家的外债问题虽然没有象非洲国家那么严重,更没有酿成拉美国家那样剧烈的债务危机(菲律宾除外),但随着各国债务总额的急剧增加,外债负担日趋加重,债务问题亦变得越来越尖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美国政府进出口银行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认为,东盟国家的债务问题已发展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一、债务现状截止1986年底,东盟四国的债务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285.8亿美元的三倍多,偿债比率(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入总额的比率)亦由  相似文献   

8.
拉美债务危机目前虽有缓解,但4230亿美元的债务仍是它们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现仅就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向谈谈自已的粗浅看法。关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酿成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过快、借债过多、用债不当、管理不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贸易条件恶化、债权国和商业银行中止贷款等。拉美主要国家在60、70年代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国力,大举借债,70年代后外债猛增,从1976年的96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2880亿美元,有的国家债务年增长率高达57%。  相似文献   

9.
一、智利的外债概况 60年代以前,智利外债不多。1960年外债总额只有6.2亿美元;1964~1970年间,外债总额增长了113%,达到27.6亿美元;1970~1973年,外债总额增长到39.05亿美元。这期间,外债虽然不断增加,但还没有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1974年军人执政后的8年间,智利外债剧增,上升到172亿美元,增加了322.25%。其中1981年所借的中、长期贷款就有51亿美元之多,彼称为智利的“债务年”。据统计,1982年智利人均外债已达1523美元,成为拉美国家中人均外债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阿根廷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阿根廷中央银行公布,截至1979年12月31日,外债总额已达一百九十亿零三千四百七十万美元,在拉丁美洲债务国中居第三位。1979年年底的公共外债总额九十九亿六千万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按人口平均每人负债三百六十九美元。阿根廷的外债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注意。本文拟就阿根廷外债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其对民族经济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战后,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各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70年代中期,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拉美已成为第三世界中较发达的地区。然而,国家干予过多,国有企业激增和推行高增长的发展计划,使不少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失衡。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拉美地区经济的深刻矛盾表面化。1982年的债务偿付危机使拉美地区经济陷入战后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中,1989年的外债总额达422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1/3。通货恶性膨胀,1988年国内消费物价增长速度高达760%,1989年猛增到1000%。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8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2.
非洲国家的债务问题 1.非洲国家债务现状根据非洲发展报告统计数字,1980年非洲外债总额为1 233.39亿美元;1990年达2 887.73亿美元,1996年上升到3 385.10亿美元;外债还本付息额1980年为189.77亿美元,1990年为277.38亿美元,1997年上升为325.30亿美元.整个20世纪80年代,非洲外债总额平均年度上升9.1个百分点,债务本息支付额平均年度上升14个百分点.1大量的外债以及难以支付的巨额本息,日益成为严重制约非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许多重债国家"资不抵债".解决非洲国家的债务成为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进入80年代以来,外债成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主要障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是拉美国家的一大难题。一、形势严峻 1987年拉美外债总额已达4,100亿美元,约占拉美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自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而爆发了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以来迄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1982—1990年)。在这八年的期间内,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从1982年底的8310亿美元增大到1988年底的13200亿美元,六年内增大了4890亿美元,约增大60%。拉丁美洲地区甚至由于债务危机而导致到1989年初的政局与社会动荡,并迫使美国在1989年7月的阿尔及尔大国首脑会议上采  相似文献   

15.
哥伦比亚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面积一百一十三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八百七十八万,经济在拉美属中上水平,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为一千美元左右。哥伦比亚属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落后,且大部分是加工业,工业品主要靠进口。近些年来,总的来说国内经济状况不佳。以1984年为例;一、外汇储备从1983年的三十一亿美元减至1984年底的十六亿美元;二、财政赤字约为二十亿美元;三、欠外债总额达一百零九亿美元,其中公共外债占70%,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起,随着通货膨胀的加速,拉美的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跌到历史最低点。笔者认为,拉美经济的这种状况是各国为对付外债危机所实施的政策的直接结果。拉美债务的起因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外债的决定,使拉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商业银行意识到,由于70年代拉美地区大举借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拉丁美洲外债增长缓慢,债务危机有所缓解,然而外债还本付息负担仍然十分沉重,还债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一年来,拉美外债形势变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拉美国家外债增长速度进一步有限度地放慢。据拉美经委会初步估计,1988年拉美外债继续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而且明显低于1987年的增长水平。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相似文献   

18.
一、概貌根据世界银行《1988—89年世界债务表》的数字,1987年底向世界银行提供债务情况报告的发展中国家(共有111个)的外债总额为11695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区占4425亿美元(占38%,居首位);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占2021亿美元(占17%,居第二位);南撒哈拉非洲1288亿美元(占11%);北非与中东1075亿美元(占9%);南亚82亿美元(占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关注中美洲发生的政治危机,而事实上,中美洲不仅面临政治危机,其债务问题也十分严重。债务问题不仅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其和平进程的进展。本文拟就70和80年代中美洲5国(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债务问题的特点、原因及其解决前景作一分析。一、中美洲外债的特点 70年代中美洲5国的外债问题并不严重,1970年外债总额只有13.5亿美元,大约占当年  相似文献   

20.
沉重的外债负担是阻碍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债务问题,拉美国家在80年代都相继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经济调整,但它们所作的努力除使个别国家的债务有所缓和外,多数国家至今仍没有摆脱债务负荷的困扰。以巴西为例,自80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各届政府虽然进行了付出巨大牺牲的经济调整,但8年后的今天,巴西的债务问题不仅没有相应的缓和,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巴西政府所追求的缓解债务和稳定经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均未能实现。外债总额由1982年的750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1210亿美元,增长61.3%;偿债能力下降导致1987年2月和1989年7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