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蓉 《世纪桥》2009,(10):52-52
1904年4月28日,黄浦江的一处码头。 一位15岁的少女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向“高丽号”轮船。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放慢脚步。她知道,她的父亲紧跟在她的身后,她不能显示出一丝的犹豫,要不,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揽着她退出登船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2.
微尘之歌     
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 她,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群体; 她,是一滴久旱的雨点; 她,是一股寒冬里的暖流; 她,是一把衡量荣辱的标尺; 她,是一曲文明和谐的正气歌; 她的名字叫微尘。  相似文献   

3.
一位65岁的老大姐,早年研究中医药,后来办企业,积攒起数目不小的财富之后,她又将其用于公益事业,投资兴建了一所又一所老人公寓。她是独身。当我问起她做这一切的原因,她说自己的生命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曾经对她说过一句关键的话。  相似文献   

4.
许思仿 《求贤》2007,(12):26-26
她站在台上,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意地大叫一声,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相似文献   

5.
小李是某商厦的广播员,团支部委员,入党积极分子。她工作积极,待人热情,口才和文笔都不错。一次聊起入党的事,她竟滔滔不绝地说起没完。她说。商厦里什么社会工作都有她,一到发展党员就没她,从领导到群众都说她“个性太强”。  相似文献   

6.
超越自我     
崔永琦 《奋斗》2005,(8):14-16
她是一位女性,她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她还是一名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7.
樊茹慧  梁钰 《实践》2011,(8):47-48
在雄浑苍茫的塞外高原上,滚滚的黄河奔腾而过,留下一片人间净土。她传承了游牧民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她古往今来、生生不息,她就是鄂托克。在鄂托克的怀抱中有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她就是乌兰镇……  相似文献   

8.
我歌唱十月     
我歌唱十月,歌唱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一个巨人亲手把她高高升起。她像一片朝霞,她像一团火焰,给我们信心、力量,给我们激情、勇气;她像一轮崭新的太阳,照亮了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相似文献   

9.
徐朝 《奋斗》2009,(6):33-34
有一位老人,她将她的一生献给了社会福利事业,为了残疾同胞,她花甲之年开始了艰辛的再创业之路,如今,74岁高龄的她仍在勤奋地工作着。她用生命中的每一天书写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格言:她用一种无私的爱默默地诠释着“上为党政分忧,下为民众解愁”的人生誓言。她总是满脸笑容地说:“我这一生没吃过什么好的,也没穿过什么像样的,但是,我活得很值!”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王桂荣。  相似文献   

10.
对王桃书记应该说我很陌生,只是在邮箱里看到了她的文章,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记,同时也了解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践数学老师,由此对她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1.
周庆 《当代党员》2011,(10):63-63
用电钻时,她像一名木匠;用勾针时,她又像一个绣娘……21年来,她的双手,已被磨出无数茧纹,一份看似枯燥的工作,她却干得有生有色。  相似文献   

12.
云涵 《党建文汇》2009,(4):48-48
那一天,她所在的食品公司贴出新告示。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紧张,挤进人群中去观看。那是一张下岗人员名单。她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中。这一年,她已经42岁。  相似文献   

13.
从警30年来,她从一个基层的民警逐步成长为一名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委员。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她始终在寻觅着一份属于警察这个特殊职业的快乐。她是个普通人,从不把豪言壮语挂在嘴边,但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工作激情,却感染了很多人。她就是云南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委员、警令部副政委、警令部党总支副书记俞明晖。  相似文献   

14.
看一档电视节目,介绍一对相爱的恋人,女孩得了绝症,随时有生命危险,男友没有离开她,一心照顾她,希望陪她快乐走过每一天,哪怕时日不多。  相似文献   

15.
依萍 《党课》2010,(20):89-90
她醒过来了,心脏跳得忽快忽慢,让她有些吃不消了。她想:差不多喽,自己要走了,也就在这一两天。她已经76岁了,从春节后就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转过头,看见旁边的暖椅上,躺着自己78岁的老头子,她的心里,稍稍安慰了些。  相似文献   

16.
党建短讯     
3月28日上午,在滨州市滨城区市西办事处东韩村党支部办公室,范玉花一听记者要采访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可是一谈起自己入党的事,她立即来了精神。为了加入党组织,她先后写了三次入党申请书,用她的话来说,每写一次入党申请书,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汇报和学习,入党的愿望也一次比一次更强烈。  相似文献   

17.
“在刘黎姐的法庭上,无论当事人是谁都不会‘炸’。调解时,她就和当事人坐在一排椅子上,人家信她、服她。”提起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的刘黎法官,一名年轻法官用这样朴实的话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18.
九年前,她是一名春风得意的服装老板,而他是一名普通的守卫高原的士兵,当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九年后,她不幸身患绝症,负债累累的他对她说,只要我没有倒下,你就是我永不断裂的脊梁……  相似文献   

19.
蒋励 《学习导报》2011,(24):9-10
她没有双腿,却一路坚强前行:她是一名孤儿,却成了138个孩子的母亲;37年来,她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路,她就是“板凳妈妈”许月华。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下岗女工为了养家糊口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害怕贫穷的她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百万富婆,所以她从不放过任何发财的机会,然而却一次次失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件别人丢弃的旧毛衣启发了她的创业思路,使她最终成为编织行业的“大姐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