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士龙 《党课》2010,(24):106-109
中国古人歌咏美女,词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如果把“北方”换成“西方”,这句歌词便成了古希腊美女海伦再真实不过的人生写照。人们都说红颜祸水,苏妲己引得周武反戈,杨玉环招致六军驻足,可不管是特洛伊的长老还是希腊联军的战士都纷纷声称那场由争夺海伦引起的耗时十载的战争打得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1):64-64
“微创新”是这个时代里一种具有颠覆色彩的创新路径。如推特(Twitter)的出现,它的出发点非常“微小”:以140字的简洁话语,描述自己当前所做的事,让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发布信息。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创举,几乎受到网民及手机用户如潮水般的热捧和拥护,甚至被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互动交友平台。  相似文献   

3.
陈辉 《党史博览》2003,(9):48-49
人类自从有了军队,就有了军号。两军厮杀的战场上,军号可以号令三军,鼓舞士气;盛大的国家庆典上,军号可以兴礼仪,振国威;军号还是一种传达军令的通信工具。“司号员鼓鼓嘴,千军万马跑断腿”,这句当年流传在军营中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听到中国军号嘶鸣,我们个个胆战心惊。”我军在初创时期就有司号兵。司号兵编制在我军通信兵的序列中。连编有司号员,营编有号目,师和团编有号长。每逢师、团举行阅兵式,全师、全团的司号兵都要集中起来,为阅兵式吹响军号,场面十分壮观。红军时期,小小军号在战场上为我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在东北大地上,这两位民族英雄一南一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令日寇闻风丧胆、寝食难安。杨靖宇与赵尚志的革命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如:  相似文献   

5.
“这可是我保存了50多年的两件‘武器’。”陈依清亮出他的两件宝贝:一把军号和一本号谱。一听说要捐献出来,他十二分的不舍得,“这把号我前两天还在吹呢。”踌躇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忍痛割爱。  相似文献   

6.
史涌涛 《先锋队》2014,(11):30-30
掌声,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泪光,在很多人的眼中闪动;赞叹,从人们的口中由衷发出:“震撼!”“太美了!”“非常精彩!”……8月15日,大同县会议中心,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演出专场,这是这部经典民族歌剧在大同市各县区进行巡演的最后一场.每场演出,这样的画面都会上演。  相似文献   

7.
林国建  陈冰 《奋斗》2002,(4):23-25
一、中国企业形象塑造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实际问题 一)企业处于“内外”夹击的混战之中 中国加入WTO,必将导致海外企业和产品如潮水般涌入,我国企业事实上处在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经济市场环境中,处于“内外”交加的剧烈竞争形势的压力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些压力中,既有高层次的竞争,又有许多低水平的竞争,其结果表现为:一是资金在广告对抗中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8.
余玮 《党建文汇》2014,(10):42-43
入秋的延安,微风已带来丝丝凉意。夜晚,月色如水银泻地,洒在延河,洒在清凉山。洒在宝塔山。军号的声音在远山回荡,这是催促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尽早入睡的号声。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就要到了。这段时间,每当从媒体上看到、听到对东北抗日联军丰功伟绩的赞叹,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后,我的思绪常常如潮水般奔涌——我的爷爷杨靖宇曾为灾难深重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爷爷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3年,在河南省立第一工业专科学校就读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当历史的脚步迈进1999年的时候,回首长沙市芙蓉区国土局几十名“将士”的串串足迹,上上下下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这是一支拉得出,顶得住,打得响的“铁军”。在一个阳光挥洒的下午,我们走近了这支队伍,倾听着他们的酸甜苦辣,目睹了他们的桩桩业绩……拼命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37年春,在吉林省桦甸县(今桦甸市)松花江东岸的山村小镇——会全栈,我抗日联军出奇制胜,打了一场漂亮仗。直到今天,在当地还流传着这个动人的战斗故事。3月16日上午,在松花江畔的老岭岗西侧抗日联军一军二团的深山密营里,团长史宝奎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文件。警卫员小金子一掀门帘走了进来,高兴地说道:“报告!”史团长问:“什么事?”小金子说:“团长,侦察员张有金回来了,说有重要情报要向您汇报。”史团长喜出望外,急忙说:“快,快让他进来!”时间不大,小金于和张有金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张有金,23岁,搞侦察工作浑身…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6)
正这是我军唯一取消又恢复的兵种专业——司号兵。1985年,我军取消了司号兵。2019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消失的军号声又重新回荡在军营。两军厮杀的战场上,军号可以号令三军,鼓舞士气;盛大的国家庆典上,军号可以兴礼仪,振国威。军号还是一种传达军令的通信工具。"司号员鼓鼓嘴,千军万马跑断腿。"这句当年流传在军营中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1937年9月下旬的一天,山东省济南通往聊城的公路上烟尘滚滚。但是,仍然看得见公路上走着一行12名青年,他们正迎着犹如潮水般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向北挺进。 当这一行青年跨过黄河行至潘店村时,便看到一伙溃兵从村里抢掠了财物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后面有几个老太婆哭喊着紧追不舍。这伙溃兵见几个老太婆追了上  相似文献   

14.
30年代的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点化”过的几首楹联吴直雄文学上讲的"点化"是指将别人的诗、词句或联语等稍加改动,而赋予其一种新的意境。这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毛泽东就"点化"过几首楹联。一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载:"毛泽东还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提倡:'贵有恒,何必三更起...  相似文献   

16.
东北抗日联军汇聚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1940年12月,他在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在宁安小湾沟,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年仅27岁。他被誉为抗日联军的“秀才指挥官”、“镜泊英雄”。  相似文献   

17.
周玉振 《党史纵横》2010,(5):42-42,41
1945年8月下旬,我冀东八路军和苏联红军组成联军,在战略要地山海关,打了一场“对目寇最后一战”的漂亮仗。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和苏联军队唯一一次联手攻打同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18.
在纽约的地铁里,几乎可以听到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这是因为在纽约聚集着各个种族、操各种语言的人。美国的种族问题在世界上是出名的,它现在的种族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黑人白人问题”,而是多种族之间的问题。每年如潮水般涌来的外国人,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从“暂居的外国人”变成了“永久居民”,再过几年,又变成了“美国人”,成了少数民族。这些移民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信仰。因而对他们的行为不可能用同一种价值观念,同一种道德标准,同一种信仰来规范,要规范他们的行为只能求助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萧劲光大将60年戎马生涯中,担任海军司令30年。以枪炮轰Ⅱ乌、军号、汽笛为音符的军事乐章,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但这绝不是他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的萧劲光,慈祥、宽厚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20.
张木 《党史文汇》2007,(10):52-53
“对找我申诉的上访人员,一律不要阻拦。” 1977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要求平反昭雪、落实政策的上访人如潮水般涌向北京,不但中组部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就是东城区富强胡同6号胡耀邦住宅前,也常常聚集着一群群的上访人。胡耀邦夜以继日地工作,处理上访问题,他对住宅守门人员专门打了招呼:对找我申诉的上访人员,一律不要阻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