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被迫拿起枪杆子进行反抗。毛泽东首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并通过秋收起义将之付诸实践,将部队带上了井冈山。共产党人领导组织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广州起义等失败后,余部奔向井冈山,跟随毛泽东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蒋介石也是靠枪杆子起家,他用武力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由于他对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进行疯狂屠杀,丧失了民心,最终把自己送进了坟墓。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雄才大略、豪气干云,他的行事作风也令人惊叹。 不摸枪 毛泽东在回忆往事时曾说过:我一辈子从不摸枪。一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坚定信念者、具体实践时却从不摸枪,这足可察见伟人的智慧!毛泽东不摸枪,是因为他讨厌枪、鄙视枪,虽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的至理名言,枪是他的朋友,但他就像子弹一样洞穿了枪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3,(32):64-64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一方面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7,(8):8-9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宛希先、陈仕榘支持毛泽东兵退湘南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在同部分政治局委员商量分工时,提了毛泽东。瞿秋白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华。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瞿秋白手问世后,不仅震动中国,连共产国际也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和瞿秋白可为难得的知音。但当瞿秋白要毛泽东留在中央当宣传部长时,毛泽东婉拒了,他决心上山下湖,与绿林好汉交朋友,做改造土匪工作。国共分裂,国民党要杀共产党,眼下头等事是要抓枪杆子。瞿秋白无奈,批准了毛泽东的《湘南暴动计划》。毛泽东还要求中央从南昌暴动部队派一、二个团参加他计划中的秋收起义,瞿秋白同意了。  相似文献   

6.
“笔杆子,枪杆子,革命要靠两杆子。”邓小平重视枪杆子,长期在军队担负领导重任;邓小平也重视笔杆子,这却是别人较少知道的,尤其是,他还有关于笔杆子重要性的论述呢。他说,“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子。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作个大报告,也只有几万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  相似文献   

7.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4,(12):22-27
毛泽东原本是个温情革命者,五四运动前后,他奔走呼号,所作所为无非是“忠告运动”“呼声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中共建党初期,实行国共合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上.也没有想到枪杆子的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言筒意赅地表达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必须通过枪杆子——武装斗争。这一精辟论断的提出,是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弥足珍贵。如同毛泽东的其他思想一样,他对“枪杆子”的认识,同样经历了一个不认识--初步认识--明确认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原本是个温情革命者,五四运动前后,他奔走呼号,所作所为无非是"忠告运动""呼声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中共建党初期,实行国共合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上,也没有想到枪杆子的暴力革命。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反目成仇、凶相毕露的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开始警觉起来,故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言近旨远,感慨而发,明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的军事生涯是从1927年开始起步的。虽然在辛亥革命军起时,他奋而投军,在湖南新军有过不到半年列兵的经历,但和那些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相比,他的军事阅历基本上是空白。然而,在风云激变的1927年,毛泽东断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率领一支临时组合的队伍,并且在经受秋收起义失败的重创后,硬是在井冈山上闯出一片新天地,他本人也从此开始,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统帅。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17)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章大家。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他戎马一生,虽从没拿过枪,却从没放下过笔。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通过手中的如椽巨笔,指挥千军万马,调度国计民生,书写历史长卷。他写诗、填词,作赋、撰联,写新闻稿和批语、做报告和演讲,可谓是"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毛泽东的文章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说理透彻,文风泼辣,情感真切,言语生动,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认为,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建立新中国,归根结底就是靠实事求是,即用马克思主义之失去射中国革命实践之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是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建…  相似文献   

13.
李庆刚 《党的文献》2012,(5):119-122
1956年9月13日,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陈云被提名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会上,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陈云:“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毛泽东是以政治家、战略家的眼光来评价陈云的,其中蕴含着毛泽东对陈云思想方法和品格风范的肯定与赞赏。  相似文献   

14.
胡松涛 《湘潮》2024,(1):20-21
<正>一生崇尚枪杆子,一生鲜用刀与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由一介书生走向铁血生涯,毛泽东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在打仗中过的,一共打了二十二年,从没有打仗的决心到有了打仗的决心,从不会打仗到学会了打仗。”毛泽东一生,打了许多大仗、恶仗、奇仗,绝大多数时候打的是以弱胜强的仗。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0,(4)
正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有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优良传统,这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革命要靠二杆子,枪杆子、笔杆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反复提醒全党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70多年来,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进一  相似文献   

16.
1956年9月间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说:“至于陈云同志,他也无非是说不行、不顺。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至于顺不顺,你们大家评论,他是工人阶级出身。不是说我们中央委员会里工人阶级成分少吗?我看不少,我们主席、副主席5个人里就有一个”。本文拟对毛泽东与陈云的友谊与交往作些探讨,不足之处,欢迎指正。稳定物价的斗…  相似文献   

17.
1929年5月21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攻打龙岩城,途经连城的新泉。当天下午,红四军在新泉溪边的岗头大榕树下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演讲。他那激人奋起的话语,使饱受压迫和剥削的劳苦大众顿开茅塞,明白了为什么要拿起枪杆子的简单道理。大会还未结束,新泉就有一百多人踊跃报名加入了红军。  相似文献   

18.
"兵者,诡道也。"统兵打仗的人,无不擅长谋略。所谓谋略,其实并不神秘。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乃领军之道;知彼,就是搞敌方的情报。一个合格的将帅,不能不重视情报保卫工作。毛泽东爱好并擅长军事,可是,他却不是个爱好秘密活动的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红区轰轰烈烈打江山,白区地下工作的代表人物是刘少奇。"笔杆子用来造舆论!"毛泽东洋洋洒洒公开发表文章,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毛  相似文献   

19.
少华 《党史文苑》2014,(9):13-19
毛泽东一生中最屈辱的时刻 攫取军权后,张国焘开始用枪杆子“审查”党中央的领导。首先.他认为遵义会议及其选举结果(张闻天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任常委)组织上不合法。理由是.政治局共有12名成员,他与王明、康生、项英、任弼时都没有参加,顾作霖1934年5月去世.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仅有6名.为应到人数的50%.未达到党章所规定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爱和痛苦的伟大的父亲。他的爱之博大。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人格魅力和传奇的故事中感受得到。但他内心深沉的痛苦却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能体味的。毛泽东共有10个孩子。其中杨开慧生了3个男孩。即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贺子珍生了6个孩子。其中3个男孩,一个是下落不明的毛岸红(小毛),一个是在江西出生也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