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晋 《党史文汇》2007,(7):32-35
“铁老虎”和“纸老虎”:从两则消息说起 1960年9月29日,新华社对外公布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即将出版的消息。9月30日,外电纷纷作了报道。合众国际社记者克雷格莫在报道中说:毛泽东在最近出版的书中发表了1946年接见美国作家斯特朗时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创造了他的得意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他是在延安山洞中的一个叛乱的游击队的领袖”。  相似文献   

2.
散木 《党史博览》2009,(1):28-31
毛泽东的一生,有常人喜怒哀乐的一面,也有常人所不具备的非凡的一面。其中,如果说到毛泽东一生中最痛恨的,则莫过于中国革命历程中出现的叛徒。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召开的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家:革命者要讲革命道德,要永久奋斗。他说:“有一些人,他们嘴上道德、气节乱喊一阵,但在政治上是不坚定的,中途会变节的,这是无道无德。”  相似文献   

3.
李猛 《实践》2006,(9):47-47
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尤为重要。新时期,领导者的形象如何?人们期待领导者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1946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毛泽东坚持要最后撤离。突然一颗重磅炸弹就在毛泽东住的窑洞前爆炸了,毛泽东这时正聚精会神地绘制调兵路线图,同志们为他捏了一把汗。毛泽东突然问身边  相似文献   

4.
刘强 《党史文汇》2008,(1):30-33
1939年11月12日,毅然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延安参加抗日的著名医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时不幸中毒逝世。毛泽东主席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而此后,还有经宋庆龄介绍来延安的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毕道文、由斯大林派来延安的苏联人阿洛夫、毅然串公谊会医疗队来延安的英国人叶彼得、新西兰人葛礼馥、英国人许岩礼夫妇、美国人斯坦莉小姐(护士)、  相似文献   

5.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天延安各界群众代表在城内最好的“三仙园饭馆”盛情宴请了毛泽东、朱德和中央党、政、军领导人。不几天,毛泽东又代表苏维埃抗日民主政府回请了延安的各界干部群众代表,席间他鼓励延安人民借贷资金,发展经济,公平买卖,繁荣市场,把延安建设成和平繁荣的模范城。延安呈现一片祥和似春、人民安居乐业之景象。  相似文献   

6.
晓何 《世纪风采》2006,(12):4-9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延安之行。行前,毛泽东数次电召他回延安,党内不少高级干部认为,“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返回延安途中,毛泽东十多次询问其行踪,为其安全担忧。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极为罕见。回到延安后不久的1943年3月,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铁老虎"和"纸老虎":从两则消息说起 1960年9月29日,新华社对外公布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即将出版的消息.9月30日,外电纷纷作了报道.合众国际社记者克雷格莫在报道中说:毛泽东在最近出版的书中发表了1946年接见美国作家斯特朗时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创造了他的得意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他是在延安山洞中的一个叛乱的游击队的领袖".  相似文献   

8.
我家珍藏有延安时期的两张毛泽东木刻像。 这两张毛泽东木刻像,是我的伯父杨廷宾1945年在延安的作品。 一张是1945年4月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党代表大会。5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随同重要报告,刊登了毛泽东的木刻像。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延安之行姜东在延安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当我们回顾延安历史,追寻毛泽东等一代伟人战斗生活十三个春秋的足迹时,不能不为毛泽东最大的政治对手─—蒋介石视察延安补上一笔。1917年3月底,国民党占领了被中共中央主动放弃的延...  相似文献   

10.
王建柱 《世纪桥》2011,(10):41-47
被誉为中共党内“四大笔杆子”之首的胡乔木。从毛泽东秘书到“党内一支笔”,再到“新闻大管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沉浮?除了新华社的千字文简历。外界对其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1.
<正>胡乔木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前往延安,1941年2月调任毛泽东秘书。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胡乔木协助毛泽东编写《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 3本“党书”,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响应并传达毛泽东的整风思想,配合毛泽东的整风步骤,参与撰写修改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由此成长为党内“一位了不起的大笔杆子”。延安10年特别是整风运动的3年,是胡乔木政治思维和政治地位极大飞跃的时期,其凭借敏锐透彻的政治领悟力、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情形时说:“我最讨厌的是静物写生这门必修课,认为它是极端无聊的。我总是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离开课室。记得有一次我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了个半圆,来表现“半壁见海日’的画意。”“半壁见海日”,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于此可见,毛泽东当时已在读李白作品了。同年11月,左翼女作家丁玲到了延安。她在延安时,常有机会拜访毛泽东,同毛泽东谈话。她说毛泽东“常常带着非常欣赏的情趣谈李白”。①当时在延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警卫员手记     
1937年1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起进驻了延安。对于陕北来说,延安是个比保安大得多的地方,有飞机场,也有汽车,算是陕北的大城市了。 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这里一驻就是长长的10年。 虽然延安基本上炮平枪静,但毛泽东着实遇到过几次危险呢。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萧军到革命圣地延安后,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1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从大上海一路辗转,于1938年2月间流亡到了山西临汾。在这里,他决定弃文从武,重操旧业,参加抗日游击队,直接投身前线的战斗。为此他独自一人,风餐露宿,徒步跋涉20余天,于3月18日抵达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招待所安顿下来。毛泽东听说萧军到了延安,就派秘书前往邀…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中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要求。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就曾指出,形式主义"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形式主义这个祸害,非克服不可。"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16.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一些史书对解放战争中我军收复延安的时间说法不尽一致。《周恩来传》中称“四月二十日,西北野战军收复了延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说:“我军三纵队等部于4月21日收复被敌侵占一年另一个月的延安”。据笔者掌握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和当年新华社的社论等所述,收复延安的时间应是1948年4月22日。根据是:第一,我军主动撤离延安后,有一支以延安市干部和公安人员为骨干组成的游击队一直活动在延安周围,这支游击队的政委是当时延安市副市长姚安吉,队长是康世昌。据发表在《星火燎原》第9辑上的康世昌的回忆录记载:“1948年4月22日早上,延安北关的一个老乡突然气喘吁吁来报告:‘敌人跑啦!’……我们等待这个消息已经很久了,现在猛一听到,却又觉得有些突然。……当天中午,我们便向延安进发……大步走进了延安城。”笔者1989年11月访问当年参加追歼逃离延安之敌的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参谋长李文清时,他说是一支地方部队先进入延安。这支“地方部队”可能就是姚安吉、康世昌率领的那支游击队。第二,解放战争期间担  相似文献   

19.
李世明 《奋斗》2013,(11):56-57
延安时期,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尽一切可能广泛接触农民群众,并且和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11月20日,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轰炸延安城,党中央机关连夜由城内凤凰山麓搬到了城北五华里处的杨家岭。毛泽东住在村里一位大娘临时空出的一孔窑洞里,保卫部门要这户农民迁走,被毛泽东阻止了。毛泽东与大娘朝夕相处,像是一家人。大娘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给毛泽东端一碗去,毛泽东有了什么稀罕品,如外地同志送给他的饼干、糖果等,也要给大娘送一些。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冬季,中央党报委员会的负责人王明,就是那位从苏联回来不久、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的人,把新华社社长向仲华唤到他的住宅发了一顿脾气。他拿出新华社1940年的总结报告往桌子上一扔,面带怒色地问:“新华社的工作归我管,为啥不把报告先交给我看?”原来,是送毛泽东的那份新华社工作总结报告,经毛泽东批示后转到了王明的手中。毛泽东及时详细地翻阅了这个报告,并做了态度十分积极、明朗的批示,转王明所负责的中央党报委员会,以使党报主管部门能充分认识到,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务必重视和进一步加强新闻通讯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