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细想来,人们在生活中的许多细小举动,其实都有着法治的影子。比如购物,在结算后,面对长长的明细单,总想再多瞅两眼,以核实承诺的优惠是否兑现,抑或有没有算错。法治意识往往就蕴藏在这“多瞅两眼”中。“多瞅两眼”,目的是完成合法权益的确认。而每一次的确认无误,不仅会提升满意度,更在不知不觉中,为日后的小额、便捷、大量的交易奠定互信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法治社会,刑法理论的旨意在于从国家理念转向个体,从非国家的角度审视刑法,以权利本位和终极人文关爱为立足来确立新的刑法观念和刑法制度,培养公众对刑法的情感体认与趋同,塑造法治社会下公众对刑法信仰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3.
许旭 《党史文苑》2016,(4):65-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行政权力的行使也逐步走向规范化、法治化。但是由于"人治"思想尚存,依法行政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推进依法行政,就是要直面依法行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培育广大行政执行者的法治信仰,增强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坚强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自觉维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坐标,是道德境界和行动先导,回答的是人生最为关切的问题。信仰比信任更多一层价值追问,比信念更具长期性和坚定性,比信心更强调思想自觉和道德自觉。让法治成为信仰,就是让法治成为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法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一语揭示了法治的真谛。法治信仰意味着相信和尊重法律,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并把法律  相似文献   

6.
王玉堂 《实践》2015,(2):54-5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  相似文献   

7.
戴佳 《党建文汇》2014,(7):29-29
法官应具有崇尚法律的信念。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秩序和一种统治工具,更重要的是其本身隐含着一种公平正义的价值、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理想和文化。法官崇尚法律,就应有一种捍卫法律公平和正义的精神.具备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当事人尽心尽责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信法的基石是领导干部必须遵法、守法。当前领导干部法治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阻碍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战略的有效实施,也严重地影响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更伤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向往的感情。认真研究探讨领导干部法治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对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实现中国人的"两个百年"的法治梦更具有基础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这种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密切相关;法治衍 生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是衡量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尺度;没有对法律的信仰就难以实 现法制,中国要走向法治化就必须把法律作为被信仰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信仰的社会功能来讲,法治信仰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伦理价值和力图根本解决人生问题的作用。法治信仰的实质是法律至上。选择法律至上,是历史经验的验证,是解决现实问题和担当未来使命的选择,是国家权力归属以及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结果。法治不仅应当形式上被信仰,而且应当是一种民主政体下的美德,一种政治自由,一种人文关怀。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最重要的就是信仰形式或仪式的外在强化,违宪审查机制的激活以及法治宣传特别是饭碗与兴趣分开意义上的法治宣传。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本文论述了法律信仰的内涵及其与法治化进程的关系、影响法律信仰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公民法律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建设法治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本文论述了法律信仰的内涵及其与法治化进程的关系、影响法律信仰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公民法律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民因法而安康,国因法而兴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通过法治,确保全体人民对法律制度高度认同和向往、对法律至上坚定信奉和守护。法国思想家卢梭深刻指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相似文献   

14.
生活的主要逻辑,如自我保护、怀疑、功利、追求完美等,逐步确立了法律在社会调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促成了人们对于法治的信仰,可以说生活逻辑是法治发展的动力。而同时,法治也会对生活的逻辑加以改造,或促生新的生活逻辑。因此,把握生活的逻辑与法治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 ,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法治 ,切实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高校要从丰富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道德理念教育、完善实践培育机制、营造和谐法治文化氛围四个方面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17.
潘永才 《学习论坛》2003,(10):65-66
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像任何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一样 ,我国要步入法治化轨道 ,建成法治国家 ,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 ;二是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 ,即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 ,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  相似文献   

18.
一、提升法治意识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法治意识即法治观念,是人们关于法治的心理、看法、思想、理论等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状况已经引起教育界的普遍担忧和关注,但是,在相应对策研究显得比较苍白,其中关键问题是没能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内涵,大多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侧重于法律知识的传授,未能实现从知识到信仰的转化。本文从法治的视域把培养法律至上的守法精神、尊重权利的生活态度、独立自主的法律人格作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三个方面的内涵,以期提高当前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法治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党员干部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既要头顶法治信仰,坚持依法办事,又要心刻道德准则,践行道德自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法治的根基在于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法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