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彦国  杨宪坤 《奋斗》2011,(1):36-37
编者按:“富了脑袋”才能“富钱袋”,才能“富生活”。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文化方面的“实惠”。在文化兴省的大旗下,黑龙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大餐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元旦春节期间,晋江推出一系列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龙腾盛世幸福晋江"文艺汇演,以城市建设为主题,九大组团指挥部自编自导自排演出节目,到乡镇、学校、企业进行5场慰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2013年2月以来,湖南连续2年举办了全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这是湖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发动最广泛、群众参与面最广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堪称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第一个关键词:作为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2,(5):20-21
2009年以来,按照乌兰浩特市委创办"市(农牧)民大讲堂"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乌兰浩特市和平街办事处创建了"民生大讲堂",使社区居民群众"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大讲堂成了居民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重点,坚持"三个突出",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已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成为全市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大餐。突出结合融入,让"我们的节日"更具影响力一是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我们的节日"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载体,让核心价值观在耳濡目染中走进群众日常生活。节日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3,(9):26-26
<正>磐石市宣传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及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以先进文化引领高端发展,全面提速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一是广泛开展"活力磐石"系列活动,群众文体生活进  相似文献   

7.
陈昌旭 《当代贵州》2013,(16):12-13
毕节市注重依靠自己和外界力量,突出自身特色,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走出一条适合毕节实际的文化创新发展道路,使毕节的文化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强市"是毕节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是毕节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促进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打造文化强市,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守军  姜久军 《奋斗》2010,(12):32-33
<正>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坚持"文化惠民、文化育民"宗旨,大力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五下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普及,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品工程硕果累累。坚持"以文扬名、以文兴市",推行"产业带动文化,产业服务社会,产业促进繁荣"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协调发展,文化作为软实力必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本文结合丹江口市的实际,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发展思路及对策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3,(17):58-58
如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做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1.
吴金华 《奋斗》2010,(7):39-40
<正>刚刚过去的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召开50周年纪念日,让人们想起了50年前,就是在万人誓师大会上,铁人王进喜披红戴花喊出了"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出大油田"的豪迈誓言。50年后的今天,大庆已形成了包括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社会文化、文化市场管理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调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正>衡量民生幸福的终极尺度,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快乐安康。快乐安康的生活需要物质条件的丰盈,更需要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精神家园是人民群众精神生命的安顿栖息之所,只有让精神有了家园,灵魂才能有所安顿,民生才会真正幸福。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和守护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说要靠文化建设。文化的功用突出表现在"化人"、"育人",即通过一定的教育引领和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期盼的“梦”。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滨海新区大田镇党委将农村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以贴近农民生活、利于广泛参与为原则,大力培育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文化载体,让文化服务变“一阵风”、走过场为生活化、长期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现了满足农民需求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吕林 《当代贵州》2012,(9):38-39
贵州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全省生产总值的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推动多彩贵州文化"走出去",以文生财、以文富民、以文兴省。《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传播工程,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贵州文化影响力"。用文化建设上的"贵州现象"塑造全新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5,(2):12-14
湖南出台了《湖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到文化运行机制,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政府职能转变到市场主体重组,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抓住"理顺关系"这个大前提,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为了进一步理顺关系,湖南着力在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迈出了"三大步"。——着眼"转职能",在推进文化机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首先,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则显得较为滞后和相对贫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宜春立足农业大市和文化强市的实际,把产业发展的"一村一品",与文化发展的"一村一品"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村一品"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不久前,晋城市城区组织"共建廉洁家园,共享文化欢乐"上党梆子专场演出。本次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为主,取材丰富,寓教于乐,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丰盛的"廉政文化大餐"。演出现场,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优美的唱腔不时赢得戏迷朋友的阵阵喝彩,社区居民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又接受了一次廉政文化的洗礼。(图为演出现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逛庙会、送春联、品年俗、看"村晚"……精彩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既满足了群众的节日需求,又充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给各地百姓送去了浓浓的年节味道和欢乐的民俗大餐。2018年春节期间,为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贵州各地开展逛庙会、送春联、品年俗、看"村晚"……精彩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讲述民俗由来,  相似文献   

20.
阮思源  束靖 《江淮》2012,(9):35
去年下半年,省市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全省及合肥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任务,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合肥市瑶海区作为中心城区,努力建设"人文瑶海",全力抓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基层文化等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富有特色的基本文化服务。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培育引进"文化产业",建好"文化场所",建设"文化街镇"、"文化社区",打造"人文瑶海"。强理念。强化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同步发展的理念,像抓经济、抓工业一样抓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强区"战略,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