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主管司法工作。他明察暗访,纠腐风、惩豪恶、平冤狱,颇得民心。一年夏季江准大地暴雨成灾,裒鸿遍野。民不聊生。但官府和地主仍然追缴捐税,逼得灾民揭竿而起。得知这一消息,巡抚韩文绮主张使用武力镇压,林则徐则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2.
说“怒”     
先后读过几位医务人员谈“制怒”的文章,初晓“遇事不怒,延年益寿”的道理。从医学理论的角度看,“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息霹雳火”,常“以笑制怒”、“以喜消怒”,的确是应该遵循的养生之道。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喜怒哀乐毕竟是人之常情──人生在世有谁能从不发怒﹖人总不肯或不敢发怒,那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呢﹖据说,清末政治家林则徐,无论到哪里任职,都把“制怒”二字高悬于案头之上,以此为座右铭。可是,在鸦片战争中,他不但未能“制怒”,反倒怒不可遏,在虎门销毁鸦片二百多万斤。林则徐如果总是“制怒”,怎会有虎门销…  相似文献   

3.
田田叶 《世纪桥》2012,(11):28-29
林则徐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晚清统治岌岌可危、国家民族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时,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林则徐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待西方世界,开始思考有效的救国救民方略。他关注现实,注重实效,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变通自己,开始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这些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即壮大自己而“制夷”,在“制夷”中得以振兴富强。但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林则徐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刘建明 《党课》2012,(16):126-127
1838年11月,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当时,别说是钦差大臣,就是一般京官出京,也是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而途经的地方官员更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精心伺候,唯恐不周。所以,当时出京办事的京官大多是一站一停,除了作威作福,更明目张胆地接受贿赂。  相似文献   

5.
蹇庐氏 《先锋队》2011,(11):61-61
“我是从骨子里热爱党的……”乍听之下,一定会觉得,这定是哪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发誓。然而,接着听下一句:“……我身上还有好多好的品质。”忽然又觉得,这是在辨白什么。  相似文献   

6.
朱世忠 《共产党人》2008,(24):46-47
1938年,王洛宾沿着林则徐、谭嗣同曾经走过的路线往西行进。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拒贿二事山西申林英拒收白金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五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宴会上,义律将一只精致方盒捧给林则徐道:"林大人,这是我的小小见面礼,请阁下笑纳。"林则徐接过来打...  相似文献   

8.
没收金鼠参赃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拒收烟具斥义律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7,(1)
林则徐巧治吃喝官清代名臣林则徐任职湖北时,最为痛恨的就是官场腐败行为。一年,当地遇大旱,米价昂贵,民不聊生,林则徐建议属官平价售米,可一些官员不仅顶着不办,而且仍旧花天酒地,挥霍无度,顿顿酒厚肉肥,大吃大喝。这天,林则徐以祈雨为名,亲自带领众官列坐于...  相似文献   

10.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即将奔赴广东,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幕布。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5):127-128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官吏队伍中,不光有像韩愈那样“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敢于直面朝弊、勇于谏言的谏官,有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2.
一“特民”的反侵略思想鸦片战争时期;面对英国侵略者的武装挑衅和馒略,一些疆臣和有识之士主张组织、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抵抗馒略。林则徐到广州后,一面严厉禁烟,一面加强防备。人民群众抵御侵略的斗争热情,更坚定了他的禁烟决心。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在妻折中写道:“臣等察看民情,所有沿海村庄,不但正士端人衔恨刺骨,即渔舟村店亦俱恨其强梁,必能自保身家,团练抵御。”①他在广东募水勇,雇练勇,行团练,“协防”炮台隘口,补水师兵丁之不足,“壮军威而助兵力”。定海陷后,林则徐向道光帝建议,重赏军民击杀侵略者。…  相似文献   

13.
李受恩 《实事求是》2009,(1):F0003-F0003
在新疆工作过多年(退休后定居上海)的我区著名学者、传记作家邵纯,思路开阔,思想解放,是一位学术成果丰硕的多产作家。自1993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酩酊集》以来,先后出版了《历史巨人林则徐》、《科学巨人詹天佑》、《思想巨人鲁迅》、《赤子容闳》、《大海蔡元培》、《英雄马寅初》、《本色梁漱溟》、《林则徐为官之道》、《人生楷模林则徐》、《林则徐史诗》(台湾)、《哲理文谭》等。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3):100-101
快乐大叔喜欢看书,一日,看到清末《泰晤士报》驻中国首席记者、澳大利亚学者莫里循的资料汇编《北京的莫里循》,觉得很有意思。看一个100多年前的外国人写当时的中国社会百态,竟然有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在为官40年的时间里,"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1838年11月,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当时,别说是钦差大臣,就是一般京官出京,也是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而途经的地方官员更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精心伺候,唯恐不周。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17):122-123
这是一群“傻”人,让后来的人们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7.
喻丹 《当代贵州》2011,(27):60-61
“我很普通,走在人流中没有人会注意到我。因为从事一份特殊的职业,让我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看见人们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很幸福。”(潘琴微博选摘)  相似文献   

18.
无欲小议     
李任仕 《廉政瞭望》2013,(16):18-19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期间,曾在自己府衙手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至此成为诸多有识之辈的座右之铭。有资料说,当年左宗棠被派戍守新疆,途中路过已被免职的林则徐家,林即赠此联以示勉励。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6,(6)
"百川"党支部,隶属于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总支,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流动党员所组成的党支部。"百川"取自林则徐的自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根据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福州、厦门等5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源源不断地通过福州等通商口岸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清朝末年,烟毒已遍及全国各地,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福州是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乡,福州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秉承林则徐厉行禁烟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对林则徐关于吸食鸦片足以导致亡国灭种、家破人亡的警示体会尤为深刻。一些有识之士,继承林则徐坚决禁烟之遗志,发起组织厉行禁烟的群众团体,力图以社团之力量,推动和督促政府坚决禁烟,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