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共产党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他就是一个。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看到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无私奉献,看到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看到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要有惊天壮举,在平凡中见证他的精神。罗兴富用他平凡的大爱、用他不屈的信念,在百姓心中构筑起了一道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3.
谭继东 《新视野》2002,(1):54-55
毛泽东的平民观是他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摸索而总结出的一种认识,也是他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关键环节。研究他的平民观,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他是怎样从信奉精神个人主义转而相信人民,这对我们理解他的人民主体思想的起源是很有帮助的。一、由重精神价值向重物质价值转变五四运动以前的毛泽东比较重视精神作用,夸大精神的力量,甚至认为人类只有精神生活而无肉体的生活。因此只有从精神入手,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他认为正确的方法应当是通过改造哲学、伦理学,以改变国人的思想。一旦哲学…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学习宣传郑培民事迹和精神作了重要批示。学习郑培民,首先要学习他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的公仆本色,学习他以实际行动造就的、体现时代要求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5.
学习邓小平的乐观主义精神赵海谦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理论观点,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都很值得学习,同时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众所周知,小平同志曾"三下三上",坎坷多难。"文化大革命"中,他作为党内第二号...  相似文献   

6.
杨华祥 《学习月刊》2010,(14):25-26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学的八大巨匠之一.他把人的世界划分为价值的世界和科学的世界,价值的世界包括宗教、道德和艺术。他强调要在艺术中贯彻道德精神,在《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文学精神》两书中,他站在儒道两家文艺伦理的基础上.阐发了中国艺术所蕴含的哲学精神,并以此来批判西方近现代艺术,高扬东方文化的道德理性和艺术理性。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在他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把“异化”作为哲学概念来使用.即把“异化”理解为对立面的转化。他认为,精神的辩证运动过程.就是“自己变成他物.变成它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也就是客观精神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49年了,但他的伟大形象和光辉精神却长留天地之间。他以自己壮丽的一生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铸就了一座精神丰碑,永远是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是鼓舞我们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务实清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伟大人格、革命精神是一代楷模。他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的精神风范为我们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体现在周恩来一生中的许多革命精神风范中,最集中一点,就是他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0.
邓尚喜 《共产党人》2005,(12):28-29
2005年1月28日凌晨,39岁的张宁东走完了他最后的生命历程。熟悉他的单位领导、同事及亲属们都为他的早逝而惋惜不已,更对他在病榻上积极要求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充满了敬意。从这位工商干部身上人们体味到的是他平凡而又生动的人生境界,对理想信念执著追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卢安克,一个德国小伙子,异国穷乡的支教感动了国人。当人们为他的支教之举所打动时.笔者注意到他身上的另一种精神: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实践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讲起话来妙语连珠、意趣横生,听他讲话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请看他趣解汉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在武胜县级机关里,提起段含德,人们无不为他一心为公、兢兢业业的精神所折服,都亲切地称他是革命的“老黄牛”。也因他“正统”,一些人便说他太“憨”,戏称他叫“段憨德”。  相似文献   

14.
到万源市委组织部报到那天。在走廊里,看到“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等6个条幅,我突然感觉找到了李林森精神的源头。每读一篇关于他的通讯报道。我都泪流满面,深深地沉浸在他无限深远的精神世界里,  相似文献   

15.
雷锋,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到底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在我们全国人民当中,在我们中华民族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符号?当前,这样的精神符号,还在不在、还能不能闪光?今天,我们还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从他身上还能得到很多的精神营养吗?  相似文献   

16.
雷锋,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到底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在我们全国人民当中,在我们中华民族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符号?当前,这样的精神符号,还在不在、还能不能闪光?今天,我们还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从他身上还能得到很多的精神营养吗?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历来重视文风。他认为.文风是党风和学风的表现。1942年2月8日,他在延安干部会上讲演时,曾严肃地批评党内存在的党八股文风。他说: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藏身的地方。不反对党八股。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也很难消灭。党八股形式,不利于发扬革命精神,而且容易窒息革命精神。一个人写八股文章,如果登在报纸上,就会影响许多人,  相似文献   

18.
史飞翔 《党课》2012,(2):70-71
李泽厚是一位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社会精神进程的时代巨子。那么,他是怎样评价自己呢,对于人生他又有着怎样的看法?且听他夫子自道。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500强企业——家乐福集团青岛新兴店商场办公区.我们见到了刚从卖场巡视回来的店长冯骏。看上去他很年轻,也很干练,话语虽然不多.但言谈举止使人感觉到他浑身都充满着积极向上,勤奋敬业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使他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一步一个台阶.由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店长。  相似文献   

20.
徐特立是毛泽东最尊敬的老师、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60岁大寿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给他写信,称赞他“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虚心学习新的东西”的学习精神:70岁大寿时,中共中央又发表贺信,高度赞扬他“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迄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