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3,(12):24-24
五代诗人郑谷为诗僧齐己改《早梅》诗,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把"数"字改成"一"字,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3,(11):27-27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写了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好后,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  相似文献   

3.
何小军 《学习导报》2013,(12):41-41
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赞扬某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八九岁的女生却提出“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小孩吗?我看应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惊喜不已,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一宇之师’呀!”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3,(11):38-38
1952年元旦,原东北大学历史系教师罗元贞看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出现了两个“浪”:“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浪拍云崖暖”,认为这种重复历来为诗家所忌,便提笔写信给毛泽东,建议将“金沙浪拍云崖暖”的“浪“字改为”水”字,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3,(11):42-42
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轻时,即长于书法,善于吟咏。有一次,他作《咏月诗》,得妙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颇为自得。林则徐看后,也觉得不错,但品味再三,又觉得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6.
邵建新 《党史博采》2011,(11):57-57
1938年9月,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胡适就任驻美大使。不久,他作了一首白话小诗《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诗云:“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表明他为抗战竭力奔走的愿望。三年任职期间,胡适以一介书生奔走于美国各地及英法等欧洲诸国,为祖国的抗战事业作宣传、争外援,的确是“拼命向前”尽了力的,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3,(12):45-45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两浙观察使任上,一次于视察中路过杭州清风岭时,在僧房墙上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后来,僧房诗中的"一"字,被添了笔画,赫然一个"半"字在墙。原来,钱塘江水是随着潮汐涨落的。月上中天时,江水盈涨,这时说"一江水"才确切。月落时分,江水随潮而退,只剩半江了。从岸边的水痕看,江面也只有原先的一半宽了。  相似文献   

8.
天磨之 《党史纵横》2003,(10):22-26
"四人帮"没有垮台之前,曾把姚文元执笔写出来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下简称<评〈海瑞罢官〉>)一文吹得很高,认为它是打响"文化大革命"第一炮的文章.的确,这篇文章在当时起到了搞乱全国政局、引发"文化大革命"的作用.199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认为,此文的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见该书第423页).这是非常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禾刀 《党建文汇》2011,(5):45-45
“咆哮体”之后,微博再掀造句热,欧阳奋强大呼“‘宝黛体’,伤不起”。“有木有?”“伤不起!”  相似文献   

10.
二丫是个靓女。经人介绍,认识了镇上一个男的,那男的每周都开着小轿车来看她。  相似文献   

11.
百年老报《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影,它以一张民营报纸的超然姿态,秉持民间立场,祈望以新闻舆论影响中国社会进程,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其中尤以“文人论政”最为典型。《大公报》自创办伊始,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始终主导着该报的编辑工作,这一理念不但在几任总编(主笔)中连续传承,并且因此而吸引了大批文人学者为其撰稿,遂形成以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中心的文人圈。这两方面构成《大公报》办报编辑的基本格局,也是《大公报》的影响力在当年被誉为不亚于一个政党力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6):119-119
毛泽东曾经四次虚心听取朋友们的建议修改诗文,他这种虚怀若谷、不断学习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3.
郝钢 《理论与实践》2001,(12):38-38
一位老同学,在机关里是以勤于读书出名的:休息日来聊天时告诉我,他曾经为午休时看书的人少而嘟囔过,所以前些天看到几名新来的年轻人吃完午餐就端书本,真以为遇上了知音、,可是仔细瞧瞧,他诧异了——怎么他们竞是在看卡通书,这本来都是少年儿童看的嘛。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3,(19):37-37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离开32年的故乡韶山,写了《七律·到韶山》,原稿中首联是:“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梅白看后,建议主席将其中的“哭”字改为”咒”字。这两宇看来只变动了下半部分,可整篇诗意却较前更为深刻,气势亦更宏大。毛泽东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定稿时为“别梦依稀咒逝川”,毛泽东遂称梅白为“半字师”。  相似文献   

15.
蒋骁飞 《学习导报》2013,(12):46-46
清代东海地方有位会作诗的闺秀,作《咏兰菊》诗,有句云.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意思是说,因为喜爱南山的青翠颜色,故而把东边竹篱旁的菊花也特意染成蓝色了。有个叫龚炜的文人见了,嫌“别”宇用得太硬,便举笔抹去偏旁的一“刀”,改为“另”字,诗句也就变成“东篱另染一枝花”了。仅舍半边宇,却尽得风流。细细品味,既不落俗套,又平添其韵味,使佳句更为增色。  相似文献   

16.
进入组织系统工作两年了,《当代党员》一直扮演着我的良师益友的角色。拿到每一期刊物,我最先“品尝”的必定是“开卷有益”这道“开胃菜”。为什么?因为它好看、好读、好玩、好品,因为它板块较小、节奏明快、层次感强,正好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底,北京。在一场艺术品拍卖中,剪纸画《新嫁娘》以15万元的价格拍出,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最贵的剪纸作品。  相似文献   

18.
钱江 《党史文苑》2009,(11):16-21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春,为了抵制姚文元的文章,争取政治主动,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局面已经不可收拾,正一步步走向“文化大革命”的深渊。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我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那就是满满一箱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套《资治通鉴》,还有当前流行的中外小说《亮剑》和《达&#183;芬奇密码》等,这是同样喜欢阅读的儿子和儿媳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1,(5):59-59
吴建民在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2月下旬,我出席了在阿布扎比举行的题为“美国、新兴大国与跨国威胁”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的议程上没有关于中东形势的议题。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代表,都认为中东剧变来得很突然。但是,我在同与会的阿拉伯人讨论时,他们觉得并不突然。去年5月,我曾到多哈参加一次国际问题研讨会,会上一住中东著名企业家发言简短,但引起与会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